基于产教融合的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原则

2018-03-28 10:20:49刘晶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产教协同原则

刘晶 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

产教融合及其深化是当前一个重要的政策主题,专业是一个人才培养的平台,也是产教融合的平台。地方本科院校常常定位于为区域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专业建设时需要基于产教融合来选择合理的原则。

一、需求导向原则

社会需求是专业存在一个必要条件,而所谓的社会需求又主要由产业状况及发展趋势来界定。需求导向就是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来选择和调整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目标、内容与路径,即社会需求及其变化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指明方向。这条原则也可以表述为适应性原则,所谓适应就是适应社会需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产教融合为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线索和启示。一些重大的社会需要已经从国家的高度被明确而清楚的提了出来。这里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归纳。第一,国家创新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前者主要是针对双一流大学而言,后者则与地方本科院校密切相关。第二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这一点国家明确提出要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根据产业的需求,目前一些热门的紧缺的专业是,现代农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人工智能、新材料、数字创意、现代交通运输、高效物流、融资租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

需求导向原则遵循市场机制,即由市场来调整教育结构,而教育结构又主要体现为专业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快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而行业组织、用人单位则要求在人才需求预测、职业能力评价等方面发挥特殊作用。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人才供给侧,基于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改革则是其主要任务,也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策略。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如果偏离了需求导向,就有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陷入困境,艰难生存,丧失发展的主动权,最终影响学生的就业和自身的办学声望,二是在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下,某此专业被迫退出或被淘汰。

二、协同育人原则

协同育人是产教融合的基本精神,于是协同育人的原则也就成了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协同是指多个主体之间的协同,主要是企业和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相互合作,产生协同效应。产教融合的本体职能就是育人,所以协同育人的原则是一条根本性的原则。

协同育人原则是政府极力主张的,所以这一原则本身具有可靠的政策依据,也具有极高的权威性。目前校企的双主体,学生的双身份,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概念被不断提出。关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协同育人,2017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行解释和说明,“健全高等教育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推动高水平大学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和行业特色类高校建设,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结合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产业组织基于产业需求而介入的实践教学是协同育人一个基本领域。

产教协同育人还可以发生在教师层面,也即通过产教协同来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当然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仍然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这一问题上,政府的立场是鼓励行业的实践专家转型为院校教师,同时也在积极引导院校的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技术实践。这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模式。这一系列做法有望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动态开放原则

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产教融合的持续冲击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必然是动态开放的。动态开放是一条基本原则。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动态开放原则的基本内涵是指专业建设向产业界开放,不断的从产教融合中获取专业建设的动力、线索和资源,从而使专业建设与产业需要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关联的状态。

传统的专业建设思路把院校看作是专业建设的唯一主体,把专业建设的空间局限在院校的情境之中,把专业建设的时间局限于某一特殊的时间段,认为在这个时间就可以一劳永逸的完成专业建设的所有任务。随着产教融合时代的到来,这些观点已经过迟。专业建设的主体已经变成了联合主体,而专业建设的时间和空间也都从封闭转向开放。产业世界和职业世界正是持续冲击地方本科院校,而地方本科院校对这类冲击的回应也变得更加的及时和主动。于是动态开放就成了专业建设的一种常态。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开放性原则还可以理解为视角变换原则,通俗地说就是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有研究者指出,产教融合的2.0 时代的已经到来,这个时代高校从依托企业到拥抱行业的转型。高校的专业建设也走上了服务型专业建设的道路。当高校的专业建设走向了服务型,那么动态开放也就自然成了专业建设显著特征和基本原则。服务型专业建设意味着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是互动的也是同步的。

除上以上三条原则之外,还有一些原则值得关注,如因地制宜的原则。所谓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要根据自身的专业传统,现有的专业结构,区域的产业特点,地方性的产业与教育政策等制定适切的专业建设目标和路径。

猜你喜欢
产教协同原则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38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56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0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协同进化
生物进化(2014年2期)2014-04-16 04: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