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通新闻报道检验“四力”

2018-03-28 10:20邓晶琎湖南日报社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湖南日报笔力四力

邓晶琎 湖南日报社

“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四力”,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了殷切希望,也对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交通新闻与民生息息相关,一条铁路、一条高速公路、一趟航班的开通均能引发人民群众高度热议;每逢重大节假日、上下班高峰期,出行群众对交通信息最为关注。可以说,交通新闻报道对于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而言,就是一场全新的“四力”大检验。

一、增强脚力,丈量大地

新闻采写常说“脚板底下出新闻”“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说的就是要记者迈开双脚,深入到生产一线和火热的生活中去,才能捕捉新闻的“活鱼”。交通新闻与百姓出行紧密联系,交通新闻记者更需要增强脚力、丈量大地。

以《湖南日报》为例,近年来每年春运,均开设了《春运进行时》栏目,跑线记者深入车站、机场、高速公路施工现场、高铁动车所等,把新闻写在大地上。

如深读报道《夜幕下的“壁虎人”》,讲述了夜幕下“爬行”至铁轨上方,检修高铁供电接触网的接触网工人。每天,一趟趟高铁结束运行后,他们开始上班,因为工作时间通常是在凌晨,所以被称为“壁虎人”。记者以体验式采访,详细记录了他们在春运期间保护高铁安全运行的工作经历和背后故事,并大量采用现场鲜活的对话,极大弘扬了铁路工作者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交通新闻还要让读者“解渴”。今年中秋节前,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建成通车。作为地方媒体,如何报道这样一个备受瞩目的大事件?《湖南日报》派出了两路记者,一路为新媒体记者,搭乘第一趟从长沙开往香港的高铁,全程以图文形式进行现场直播;一路为报纸记者,以体验式报道,图文并茂、详细地展现了旅客从购票、上车、通关、出站的全过程,起到了较强的服务性。

二、增强眼力,善于发现

宣传思想工作的活力在于发现。增强眼力,就是要善于发现、善于判断。

2013年,《湖南日报》记者参加了当地某单位开展的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进行了常规报道。不过该记者并没有因这次报道结束而结束对该事件的关注。记者了解到,该单位出台了公务车辆管理新规,严禁将公务车辆作为领导干部的专用车辆,以杜绝公车私用。新规能否真正落实?能执行多久?

记者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等新规出台1个多月后来了一次“回头看”,结果暗访发现该单位真正落实了新规,所取得的成效也的确获得了全局上下的好评。

于是,记者立马展开采写,把新闻与当时转作风工作结合起来,写出了一条好新闻。

交通新闻现场采访,多数情况是见人之所见。要做到见人之所未见,就必须增强眼力、拓宽视野,既看到点又看到面,既看到明又看到暗。

三、增强脑力,深入思考

采写稿件是否厚重,有没有建设性、探讨性,对记者思考问题和捕捉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比如,去年7月底,《湖南日报》记者随省委领导赴岳阳调研城陵矶港时,就在领导的一次脱稿讲话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一条信息:湖南将探索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记者马上意识到,这将是湖南省港口经济的一次重大结构性调整,将对湖南开放崛起战略实施起到有力助推作用。

随后,记者深入长沙、岳阳、常德等主要港口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发展诉求,征求企业对“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建议;探访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对湖南港口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推进措施和发展规划;分析比较全国其他省份改革经验。最后形成了《湖南港口整合蓄势待发》的一篇深度调查报道。

该稿件不仅独家披露了全省港口“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更深入阐述了过去局部改革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展示多方建议、对比外省经验,对全省港口整合路径进行了前瞻和解读,具有较好的决策参考意义。

四、增强笔力,书写时代

缺乏“笔力”的新闻宣传往往容易导致“文件味”“机关腔”,空话、套话连篇。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增强笔力,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交通新闻与民生紧密联系,新闻文本更应该多点“大白话”“普通话”。比如,《湖南日报》在2017年春运前刊发的报道《湘南有趟“农民免费进城专列”》,就紧扣民生视角,讲述百姓故事,传播民本情怀。

故事背景是在郴州火车站,有一趟铁路部门的内部通勤车,却成了沿线村民也可免费搭乘的“顺风车”,常年每天一次,往返于郴州城区与宜章县白石渡镇之间,深受当地农民欢迎。记者实地上车体验,通过大量生动对话、鲜活现场,记录乘客与免费专列的故事,同时穿插介绍铁路发展背景,传递平凡美好的温暖,传播浓浓的为民情怀。

此报道紧扣网民关切,首次将铁路部门的善意之举通过传统主流媒体进行正面、深度宣传,一改铁路部门“铁老大”的刻板形象,赢得了良好的百姓口碑。报道配发短评,呼吁更多有责任的企业服务于民、让利于民,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总之,交通新闻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才能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更加接“地气”、聚“人气”。

猜你喜欢
湖南日报笔力四力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湖南日报》三论守好网络舆论阵地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提高科技报道工作水平——人民日报如何做好科技报道
谈风骨
报刊交邮发行公告
党报发展探新路 融合创造“新湖南”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