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 中国传媒大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人口中出现了一大批有较高知识和文化层次并积累了一定个人和家庭财富的中等收入群体(媒体和民间话语体系中一般称之为“中产阶级”,为保持统一性,以下统称中产阶级),他们大多聚集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已经成为文化创造和消费的主力人群。然而,随着社会环境急剧变化、产业升级不断加速,以及持续多年的高房价、医疗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等现实问题,在中产阶级人群中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情绪,并伴随出现了“中产阶级因工作压力自杀”、“中产阶级家庭因医疗返贫”等各种极端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另一方面,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自媒体正在逐步取代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日益成为人们日常获取资讯和知识的主要渠道。每隔一段时间,新媒体、自媒体上就会出现关于中产阶级生存处境、财富状况,以及该群体面临的教育、医疗等困惑的热点话题,使得其主要受众中产阶级焦虑不已。在新媒体、自媒体语境下,中产阶级如何正确面对并有效摆脱媒介传导的焦虑情绪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迫切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中产阶级源自英语词汇“The Middle Class”。维基百科对于“The Middle Class”的定义是:中产阶级是处于社会等级的中间层次,在韦氏词典社会经济学词条里,中产阶级是指在当代社会中处于劳动阶级和上层阶级之间的人群。在不同的文化中,中产阶级的衡量标准不同。最狭义的定义就是将其限定在国家收入阶梯的五分之一范围内。广义的定义是除了20%最富有人群和20%最贫穷人群之外的所有人。①
在我国,“中产阶级”的提法更多是出现在媒体上,这一名词的官方正式说法应当是“中等收入群体”。今年1月7日,中国社科院社会政法学部、中国社科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举办新时代国家治理高端论坛,并发布《中等收入群体的分布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战略选择》报告。
该报告将家庭人均收入中位数的75%及以下视为低收入群体,将家庭人均收入中位数的76%~120%、120%~200%、201%~350%分别视为中低收入群体、中间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则中国目前低收入群体占比重为35%,中低收入群体占22.7%,中间收入群体占19.6%,中高收入群体占14%,高收入群体占8.7%。根据上述报告,按总人口计算,中国大约有4.5亿多人口属于中等收入家庭。②此外,网上还经常流传所谓的“中产阶级十大标准”的热门文章,都有很高的点击量。这些标准虽然难以达到,且与官方标准相去甚远却深入人心,代表了普通网民的心理期许,成为焦虑情绪产生的一个诱因。
关于如何界定中产阶级,从国外到国内、从官方到民间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基本上都在围绕收入这个指标展开。同时,随着这一标准不断变换,部分媒体推泼助澜,不断刻意拔高所谓“中产阶级标准”,焦虑情绪的种子由此萌发。而媒体随意刻画中产阶级生活状态并为之制定所谓标准的背后,则隐藏着对受众的刺激和撩拨,以及若隐若现的商业利益。
(一)新媒体、自媒体传播机制分析。
关于新媒体,美国《连线》杂志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自媒体(We Media)则依托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伴随产生,具有个人化、个性化、平民化的特点。新媒体和自媒体都带有鲜明的网络时代特征,区别在于新媒体并不为自媒体所独享,因为传统媒体也可以借助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
2009年前后兴起的微博,以及2012年前后崛起的微信公众平台,还有最近几年百度推出的百家号、今日头条推出的头条号,都为自媒体人成为广受欢迎的信息内容创造者和传播者提供了绝佳的土壤。短短几年时间,就涌现出一批极具个性和争议的自媒体大号,尤其以微信公众平台独领风骚,如主打“心灵毒鸡汤”的“咪蒙”,解读武侠小说的“六神磊磊读金庸”,分析国际关系的“占豪”等均拥有数百万的订阅者,相当于每人拥有一份上百万人读者的报刊。
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部分甚至完全脱离了传统媒体的“把关”范畴。虽然有些自媒体账号背后有公司或团队,也存在审稿、发布等“把关”流程,但其主要围绕如何生产“爆款文章”为核心,标题和内容越耸人听闻,点击量就越高,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抄袭和“洗稿”现象高发,新闻编辑原则在此难以发挥作用。即使是对于专业程度较高的作家和媒体人员,由于缺乏传统媒体审核、校对、发布的标准流程,把关更无从提起。
(二)“中产阶级焦虑”的文本分析。近年来,自媒体平台推送的关于中产阶级焦虑的文章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夸大事实、耸人听闻或者以偏概全,以想象代替现实,辅以貌似合理的逻辑营造恐慌情绪。如认证为“房产专家”的微博账号“北京大土豆”(65万粉丝)2018年3月22日发表博文,认为“在北京年收入100w就是一个刚刚脱贫的水平”,迅速引起网民关注和热议,虽然网民基本都认为其夸大其词、危言耸听,但是迎合并加重了网民的焦虑情绪。事实上,这一观点仅仅是主观臆测,传递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缺乏实证基础。
二是重点围绕教育、医疗、房产、年龄等现实问题,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事带入个人情绪,使面临同样问题的中产阶级感同身受。其中,教育、医疗、房产和年龄是中产阶级焦虑产生的四大根源性问题。以教育问题为例,近两年网上出现的《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不了你800w的学区房》、《成都小区里的阶级斗争》、《牛蛙之殇》等“爆款文章”,就引发了中产阶级对于子女教育的经济焦虑和攀比焦虑。
三是关于“中产阶级焦虑”的信息呈周期性爆发,背后或有自媒体传播者有意进行议程设置,并形成了固定的逻辑话语体系。有观察者形象地指出,中产阶级每三个月焦虑一次。研究新媒体的公众号“新榜”曾经撰文称:“朋友圈的中年人每焦虑一次,就成就一批自媒体人的10W+”。
一是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消遣和娱乐、人际交流、寻找自我认同以及了解外面的世界。因此,对于这一群体而言,他们对于网络信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与需求。另一方面,自媒体倾向于选择呈现和自己观点一致的网民评论,删除攻击自己的言论。当新的受众发现作者的观点和评论观点基本一致时,就会误以为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为了避免成为人群中的少数,出于从众的心理形成“沉默的螺旋”。
二是自媒体本身缺乏“把关人”机制,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在“注意力经济”模式下商业利益至上,夸大事实、以偏概全,很难做到客观公正。部分自媒体出于制造爆款、博眼球的目的,往往对能够引发中产阶级焦虑的信息内容带有选择性偏好,主动进行议程设置。于是,流行于19世纪30年代的魔弹论效应,又以变异的新面孔重新出现在我们的传播活动过程中。③
三是在媒介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代,关于社会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却相对滞后,对于网络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研究也略显薄弱,许多中产阶级尤其是纯粹的专业技术人员从未涉及媒介素养甚至传播学的概念,对纷繁芜杂的信息缺乏足够的分析和鉴别能力。实践证明,即使是理性的受众也会在一定的传播环境下丧失一些理性,比如群体传播,即使是理性受众,其原有的观点和喜好会在参与群体传播过程中被重新“建构”。④
媒介素养是听说读写等传统素养的延伸,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与生活所需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包括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还有评估、创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辨性回应能力。⑤媒介素养的作用是它能赋予你完善的知识结构,提供你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培养你不被媒介信息所牵制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信念和行为的能力,使受众成为积极的信息使用者。⑥那么,如何从媒介素养角度缓解中产阶级焦虑情绪?本文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应当重视对中产阶级人群的媒介素养教育。从当前学术界对媒介素养研究来看,对象主要是大中小学生等青少年群体。而对于处于25至50岁的人群,尤其是35到50岁的中年中产阶级而言,往往会因为这部分人群属于社会中坚力量,知识水平较高、拥有相当财富和话语权,反而容易成为媒介素养研究和教育所忽略的对象,出现“灯下黑”。“中产阶级焦虑”现象的产生恰恰说明,这一类人群除了要正确面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压力之外,还需要掌握选择、理解、辨别、分析网络新媒体时代下乱象丛生的海量媒介信息的能力,摆脱“信息迷雾”的困境。要想做到这一点,往往需要教育卫生、新闻宣传等多部门以及全社会力量的参与。作为中产阶级群体自身,也应当增强理性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意识,打破“从众效应”和“沉默的螺旋”。
二是提高新媒体从业人员媒介素养水平。一方面,互联网监管部门应当重视对网上包括“中产阶级焦虑”在内的各类社会问题的舆论监测,分析考量其中是否存在少数自媒体故意夸大事实和问题,刻意传导社会负能量的行为及其表现,从政策法律层面和意识形态角度予以规范引导,并借助专业力量加强对自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培训。
另一方面,自媒体从业人员和提供技术支持的互联网企业也应当加强行业自律,主动学习《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传统主流媒体学习借鉴“把关人”的经验做法,加强内部把关和自我把关,积极做到客观公正,不刻意制造传播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如此才能避免“饮鸩止渴”,获得长远的发展。
注释:
① 维基百科:middle class,en.wikipedia.org,2018年4月13日
② 定军.中国约有4.5亿中等收入群体报告建议个税改革并降低房租.21世纪经济报道,www.21jingji.com,2018年1月7日.
③ 张开.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的专业素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12期.
④ 张开.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下的受众研究新论[J].现代传播,2018年第2期.
⑤ 郭小平.风险社会的媒介素养:“风险传播”的视角.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年12月7-9日.
⑥ 张开,石丹.媒介素养教育传播效果途径新探——媒介素养教育与传播效果的关系[J].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