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辉 河北传媒学院
在传媒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尚浅但也在不断的取得新的突破,它的运用并不局限于智能语音系统,其技术下的智能语音机器人、虚拟主持人、智能机器主持人等产物也已问市。
人工智能配音是借助语音合成技术,依托海量的大数据,将文字稿转换成有声语言,使其合成的语音达到接近真人配音、并符合画面需求的效果。
例如,在2018年1月,世界首部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配音的纪录片《创新中国》,让已逝的著名配音艺术家李易老师的声音依靠人工智能和智能语音技术重现荧幕。目前,已有很多智能配音软件利用智能语音技术,使文字秒变声音,任意变换自己需要的配音,解决用户配音难、配音贵的问题。
虚拟主持人也是人工智能技术下的产物,其行为符合主持人的职业标准,是一种科技感非常强的“主持人”。
2018年3月,全国媒体第一位人工智能虚拟主持人在南方财经全媒体指挥中心“上岗”,通过语音模拟和语音合成技术,AI主持人模拟著名主持人俎江涛的声音进行新闻信息播报。
2017年11月,科大讯飞通过AI语音合成技术对央视新闻主播康辉的声音进行合成模拟,打造声音和图像并具的虚拟主持人——“康晓辉”,它现场展示的新闻播报和绕口令,与其声音高度相似。当工作人员做出点头、摇头或张嘴的动作时,虚拟主持人会做出与之相应的动作,但目前副语言表达并不自然。
人工智能语音背景下,国内媒体推出了智能语音播报的功能。语音播报是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将无声的文字转换为清晰流畅的有声语言,进而实现新闻信息的智能播报,央广新闻以及百度新闻客户端等媒体已启用此功能。智能语音播报相较于人工播报,免去备稿的过程及时间,及时地完成播稿;语言流畅、表达无误,高质量完成播稿;全天候播讲,状态积极稳定,高效率完成播稿。
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下的虚拟主持人、智能语音合成等产物,已经能够胜任简单的播音主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播音创作主体的工作任务,解放了播音员主持人。例如,智能合成语音技术在新媒体移动客户端的应用,成为受众收听新闻的新选择,语音规范、随时在岗、嗓音永不疲劳、情绪状态稳定、应用成本低廉的新技术已经能够分化部分播音员、主持人的劳动。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应顺应当下人工智能的语境,适时调整信息传播的方式。如今人们长时间依赖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获取信息,会对眼部健康造成影响。现在面对信息接收方式的“读”与“听”,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听”的方式,一方面是为了缓解眼部疲劳,而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媒介环境的变化。智能语音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加高效、便捷。
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目前还处于早期的发展阶段,能力水平有限,在语音技术方面的应用也很难准确把握真正的播音创作主体的思维、情感、实践及副语言等。
感情色彩非常丰富,其范畴很大,包括情感、情绪、心境等等,它属于一种体验,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播音创作主体在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时,讲求情声气的结合,贵在表情达意。目前智能语音技术下的产物是没有感情的,难以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共鸣,毕竟无情之语难以感动有心之人。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播音主持教育工作讲求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使播音创作主体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积累创作经验。目前智能语音技术下的产物只能依靠人类大数据的输入进行有声语言的表达,无法通过自身实践积累经验。
播音创作的手段包括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副语言涵盖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服装语言等等。目前虚拟主持人的面部表情无太大变化,基本处于微笑状态,假如面对低情感基调(灾难、失败、不幸)的消息时,若还处于微笑的表情是不合适的。部分具有三维动画形象的虚拟主持人已经能够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手势,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无法自如的进行肢体语言的表达。
播音创作主体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这与其独特的生活阅历、文化素养、语言功力及审美情趣等密切相关,我们所说的“播如其人”指的就是个性化的风格。个性化的主持风格是播音创作主体自身的发展方向,也是受众的审美需求。目前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下的产物都还处于合成或模拟主持人声音阶段,暂不具备个性化风格。
播音表达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独立意识对于虚拟主持人来讲,是指其作为主体能够拥有自我意识,可以自主进行播音创作。日本教授石黑浩利用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研发的名为“Erica”的机器人,在今年四月已经成为日本一家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她热情、体贴关心人,未来可能会有“独立意识”。
人工智能背景下,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理论体系建构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与播音主持专业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