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冰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研修班
增强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逼真虚拟环境,将虚拟环境和真实环境结融为一体,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让受众得到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生动的体验的技术。当前,在纸媒行业的转型过程中,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将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
传统纸媒呈现的信息是静态的、有限的,很难容下海量的信息[1]。纸媒刊物一旦发行,内容就是不可更改的,难以对信息进行扩展。除此之外,传统纸媒在呈现信息时形式单一,不够生动形象。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纸媒的这些弊端。首先,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对传统纸媒进行内容扩展,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扫描相应的界面可以获取更深的报道,进而跟进新闻事件,及时更新新闻进展情况,丰富纸媒的内容,打破版面的限制。其次,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使受众利用手机扫描纸媒中的新闻报道或图片,从而播放视频动画或呈现3D情景,使受众通过多种感官全方位了解新闻的真实情况,实现了对传统媒体中文字和图片的补充,受众可以获取更逼真的感官体验,犹如身临其境。
在传统的纸媒时代,受众通过阅读单方面接受信息,缺乏互动性,受众的体验度不高。而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人机互动技术,能够实现受众与刊物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传统的印刷品在增强现实技术的帮助下,由静态走向动态,受众也从阅读变为了体验。这样的转变把阅读新闻变成了一件生动有趣的事,大大增强了受众的体验感。当我们在阅读增强现实技术期刊时,可以借助这种技术实现与刊物中角色的互动,也可以与其他读者分享阅读的感受等,甚至某些情景可以被激活,像戏剧一样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虚拟和真实的场景相结合,受众受到多种感官的刺激,从而获得全新的体验。
在纸媒中引入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使受众感受到现代技术的无穷魅力,同时新技术也会为传统纸媒创造新的价值,给纸媒带来新的商机[2]。增强现实技术使传统纸媒变得生动有趣,更多人被吸引,而受众的增加会吸引广告商的投资,因此给传统纸媒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除此之外,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也会给传统纸媒带来盈利方式上的革新。当前,纸媒主要通过“二维码”来连接线上线下。通过二维码技术,商家在与用户沟通时只能获得用户的IP地址,而得不到其他信息。但是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满足受众做任何事情,他们可以通过AR扫描获取产品信息,甚至能够购买产品。这样就使纸媒由信息传播平台变为传播和销售的综合平台,盈利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纸媒的价值得到大大的提升。
多感知性设计是指让处在增强现实环境中的主体,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运动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多种感觉来感知虚拟对象,并且在感知的同时能够产生交互。如果想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受众更好的投入到虚拟环境中,就必须让他们用丰富的感官进行体验和认知。在设计中要注意合理的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充分利用角色、情节、情景、节奏、氛围的设计让观众融入故事本身当中[3]。比如,将报刊书籍上的静态图片转换成可以与受众进行交互的动画,并且配上背景音乐;也可以将二维的平面图像转换成三维立体模型,中间加入可以与受众互动的声音等。
增强现实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增强传统纸媒的交互性,使纸媒能够更好的适应新的消费理念。引入增强现实技术后的纸媒最大的改变就是可以通过交互界面指导受众进行阅读。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建立以受众为基础的交互界面,通过交互界面建立起纸媒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平台,使纸媒能够更好的输出信息,读者也能更好的进行自身表达。在增强现实技术引入纸媒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强化用户需求匹配,优化用户体验,把“读”真正转变为“体验”。此外在设计中要注意以用户为中心,考虑他们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和处理能力,使受众可以方便快捷并且愉悦地接受信息。
在设计中,开发者应该根据目标读者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比如针对儿童教育的纸媒,就应当根据儿童的特点,设计的内容主要为卡通形象、卡通互动场景等,其中也可以融入一些小游戏。而针对较多成年人受众的读物,互动设计需要更注重搭建社交平台、网上购物平台等,内容也应该为成年人感兴趣的内容。
增强现实技术在传统纸媒中的运用能够提高读者的体验度,使纸媒阅读的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方便快捷。但是当前增强现实技术运用于传统纸媒行业仍处于探索阶段,还不够完善,在今后的一段时间,还需要我们共同完善和成熟增强现实技术在纸媒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