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探析

2018-03-28 10:20:49李尚京版芳草教育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电子图书出版单位媒介

李尚 京版芳草教育

随着数字化出版形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给传统出版形式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与挑战,但同时也给出版的形式向数字化转变带来了机遇。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的,他指出:“媒介融合是指多种媒体相互融合、呈现功能丰富多样,形式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形成一种新兴媒体”。[1]简单来说就是指传统媒体比如报纸、出版物等与拥有高新科技的新兴媒体比如移动互联网的有效融合,通过这种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进而将内容高效便捷的传播给受众。

二、媒介融合-数字化出版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发展与融合也成为了我国党和政府的重大文化战略部署。对于出版社而言,各个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也由初露头角而后发展为必然,依托技术突飞猛进的进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覆盖,丰富多样的数字化媒体应运而生。

(一)数字化出版的发展现状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它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流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它在图书出版流程、内容加工、生产模式、传播载体、阅读消费的数字化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具有低成本、易流通、海量储存、快速查询等特点。

从国内图书数字化出版发展历程来看,随着电子图书受众群体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杂志社、图书馆或企业越来越重视图书的数字化出版,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在规模较大的图书网站中建立主页,出版不同类型的电子图书。并且为了能够吸引广大读者,提高电子图书的点击率,通常会设置专题或宣传活动等,让数字化出版的图书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推动图书出版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迈进。

回顾分析近些年我国数字化出版建设实际情况,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其依旧处在萌芽状态,致使其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突出的是:第一,数字化出版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们阅读方式或多或少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很多人青睐于电子阅读。出版单位应当正确认识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明确数字化出版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推进数字化出版建设,如此才能保证本单位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良好发展。但实际情况则不然。目前,大部分出版单位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致使其未能对数字化出版予以深入的了解与分析。第二,出版单位建立的网站基本相同。对目前国内数字化出版建设的实际情况予以了解,不难发现一种现象,即不同出版单位所建设的网站很是相似,也就是在纸质版图书发行的基础上,借助网站这一平台来推出电子图书,这使得网站成为进一步推动纸质图书销售的一种手段。这侧面说明了出版单位未能正确定位网站,未能正确认识数字化出版,致使其未能调查读者的阅读需求,分析数字化出版的不足,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来优化构建和经营网站,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图书数字化出版建设。第三,传统的版权保护已经无法适应数字化的发展相对来说,数字化出版属于新兴事物,还没有建立健全的、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又因数字化出版与纸质图书出版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传统的版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并不适用于数字化出版,这就使得目前所进行的数字化出版建设缺乏法律保护。另外,数字化和网络化均有广泛性、开放性等特点,在具体进行图书数字化出版建设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电子图书内容被复制的情况,那么其他网站或平台出现同类电子图书的可能性极高,进而给出版单位数字化出版建设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数字化出版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出版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而从数字化出版建设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媒体形式增多,个人媒体兴起。第一,数字化媒体形式的增多。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地位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传统媒体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相应的传统媒体受到强烈的冲击,尤其是报纸、图书等纸质媒介。而数字化出版则是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其所具有的优势是纸质媒介无法比拟的,相信不远的将来数字化媒体的形式会越来越多。第二,个人媒体的兴起。以往个人作品的发表只能通过出版社或专业机构加工、策划、传播,才能真正面世。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各种网络平台都能成为个人作品发布的渠道,并且能够让广大网民观看到。这使得的图书或作品数字化出版逐渐从单位或企业向个人媒体的方向发展。

三、数字化出版实现方法

(一)优质内容是融合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社在数字技术层面、商业模式层面以及产品层面都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和创新,但这些仍然都属于图书范畴,这仍然不是融合发展的本质。因为新的网络数字出版业务仍然是传统出版业务的附属产品。传统图书出版产业作为内容产业,应该积极围绕自身的内容资源进行再开发,积极向外拓展业务。媒介融合使内容多媒体化是一个必然的事实,同时,优质内容是融合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提速,必须努力优质内容牢牢吸引原有用户,并开发新用户,新业务,这完全可以成为传统图书出版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路径之一。同时传统图书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要追踪受众阅读需求的变化趋势而动,将积累的内容优势与受众需求结合起来,在提供基础阅读的基础上,以专业化满足个性化需求,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二)建设数字化出版平台

建设功能完善的数字出版平台,对图书内容、产品、发行以及销售等环节有效整合在一起,提高数字出版的可执行性。现在的数字化平台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所执行的标准并不统一,存在规模小、公开度低以及难以大规模商业运营的问题,导致大量的数据资源被浪费,成为最为常见的“信息孤岛”。读者通过平台来点击阅读或者下载相关内容,以及知识搜索等相关信息保持相互对立,未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无法对读者群体进行划分,更是无从说起掌握不同读者群体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建立数字平台时,首先需要明确数据信息利用的必要性,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深入分析后确定平台用户需求,以求更好地实现内容与需求的无缝对接,增强读者阅读体验,刺激其消费购买。

(三)加强数字化出版人才培养

数字时代背景对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编辑需要时刻掌握时代发展中的潮流,能够依据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和受众需求对内容进行高效的甄别和把关,同时,在新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下,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对内容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的综合能力。因此,这对编辑的能力提升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思想观层面上,编辑要能够将数字出版作为工作的一部分,结合内容和数字化出版的特点,寻找数字出版发展的出路。编辑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必须时刻注意所学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更新,能够对作者的思想观念起到引导的作用。同时编辑人员要意识到数字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新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主动进行深入学习。在技术操作层面,编辑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字化出版技术,能够对整个流程进行操作,懂得如何应用数字技术挖掘不同类型选题的新卖点,同时编辑需要将传统出版方式与数字化出版方式结合比对,并保留传统纸质书籍的优势,将其优势与数字出版相融合,做出传统出版难以达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电子图书出版单位媒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全科护理(2022年3期)2022-02-18 08:01:04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 03:38:32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科学导报(2019年8期)2019-09-23 09:04:01
书,最优雅的媒介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18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中国最美的书
出版社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出版的价值链比较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6
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图书?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
中国编辑(2009年5期)2009-10-26 09: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