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结构主义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双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2018-03-28 20:46詹春娟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双向英语专业跨文化

詹春娟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语言和文化是一对奇特的矛盾体。从理论上看,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关,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两者并不完全统一。从20世纪80年代强调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到90年代以跨文化交际法为指导,再到21世纪初批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强调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英语课堂教学理念发生了重要变化,一度被忽视的中国文化教学成为英语专业教学的必要内容。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已有研究来看,如何有效开展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学界并未形成共识。相反,一系列问题亟待讨论和解决,如何平衡英语专业教学中目的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的比重?如何有机融合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形式和内容?如何激发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和创新等等。本文试图以语言学家克莱尔·克拉姆契(Claire Kramsch)的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为指导,提出树立目的语与和本族语的双向文化意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1 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与双向文化意识

后结构主义是兴起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种西方哲学思潮。它反对以固定的结构框架来解释一切,主张消解中心、意义和主体性,强调世界的多元和差异,促进人们思想上的解放。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语言教学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在众多后结构主义学说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克拉姆契的多元互动语言文化观。她反对传统教学中将语言和文化割裂开来的两分法,强调用“多元合一”的眼光去看待一个硬币的两个侧面,避免走向某个极端或是含糊不清。在她看来,语言不应该仅被视为传递文化信息的载体,因为文化并不是听说读写译四种语言技能之外的第五种技能。她提倡多元互动,鼓励通过对话和交流化解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之间的冲突、达成一种跨文化的理解。换句话说,克拉姆契的理论意在说明,语言文化是复杂多元的,只有不断吸收和融合双向文化,才能克服单一狭窄观念的束缚,了解别人,也了解自己。基于克拉姆契的理论,我们不难看出,双向文化意识注重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双重输入,可以实现不同文化互动和意识流动,应该被视为新时期外语文化教学的重点,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有效途径。

具体而言,双向文化意识注重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对等。只有本着互相尊重的心态,学习者才能清楚地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相互汲取和融合。从另一个方面看,本族语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则进一步丰富学习者对本族语文化的理解,因此两者并不矛盾。其次,双向文化意识强调不同语境下的跨文化比较。世界是多元的,学习者的个体背景决定了文化理解上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克拉姆契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必然涉及两种文化:本民族文化C1和某特定外国文化C2。但简单地将C1和C2假定为两个一成不变的知识实体是不充分的,也是行不通的。现实与想象会大相径庭,具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因文化差异而对现实作出完全不同的想象。因此,双向文化意识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开放的、包容的学习态度和文化认知。最后,双向文化意识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一种文化创造力。两种文化的交流和互动不是为了简单拔高目的语文化,也不是单纯加强本族语文化学习,而是通过不同的交际对话,让学习者用不同的认知框架来描述同样的事件,从而获得面对各种文化都能交际自如的力量。

总之,双向文化意识是一种将不同文化兼容并举的教学策略,意在加大中国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输入,同时不削减语言学习中目的语文化的比重,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文化比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切实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2 双向文化意识的构建策略

2.1 增强学习者的中国文化素养

中国文化素养是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英语专业课程主要以西方文化输入为主,较少涉及中国文化的英语教育,因此很难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从教材上看,无论是技能训练课程,还是专业知识课程,大多以西方国家思想、历史、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为主要素材,导致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容易盲目认同或从属于西方强势文化。针对这种文化输入的不平衡现象,我们有必要加大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比例,全面提高学习者的中国文化意识、增强学生们的中国文化自觉。

目前,一些高校已经率先开设了中国文化相关课程,如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国粹文化英译课,山西长治学院的《阅读中国》文化教学改革,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的《中国文化概览(英文)》课程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应,增强了学生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元素的意识和使命感,为进一步开展中西文化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从另一个方面看,有关中国文化的中英文教材日益增多,如《新目标英语阅读:中国文化》(2007)、《中国文化概况》(2008)、《中国文化英语教程》(2010)、《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全英版)(2017)等,弥补了之前中国文化教材严重不足的短板,为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

尽管英语专业教学已经表现出对于中国文化输入的重视和倾斜,但是全面实施起来仍然能存在一些问题,如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输入不仅需要辅助教材,课程设计,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知识积累和教学观念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素质培养。因此,如何加强教师的文化培训工作,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另外,教育主管部门的宣传和推广对于推进中国文化英语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原有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应当增加对中国文化知识内容的测试和考核,明确中国文化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可见,加强中国文化在英语专业课堂上的输入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教育部门、教材发行机构以及教师等多方的配合和努力。

2.2 文化与语言的教学融合

构建双向文化意识除了要强调中国文化的输入,还要注重文化与语言教学的有机融合。传统的英语专业教学以语言教学为纲,往往将文化教学视为独立于语言教学的教学内容,不予重视。在克拉姆契看来,文化是语言习得和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语言的特征,始终存在于语言深层中。针对语言和文化这种不可分割的特性,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不宜分而治之,而是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渗入式语言文化教学模式。

首先,这种教学模式不再一味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鼓励他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挖掘语言的外部社会意义。克拉姆契指出,教授一种语言就是教怎样塑造一堂课的上下文:这堂课既是单独的个体学习事件,又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因此,教师可以将中国文化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鼓励学生以提问、讨论、辩论、演讲等各种方式习得语言和文化差异。以笔者正在使用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大学英语》为例,很多课文可以与中国国情进行比较以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如第六册第一课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的“如何不为穷人的存在而内疚”一文对于贫富不均问题以及美国政府策略进行了历史性阐述。该文可以与中国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等政策进行对比,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切入贫困问题,理解贫困的根源和解决途径。又如第三课“星球之战”可以与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相比较,从泛泛的生态规律讨论引申到具体的文化语境,促使学生加强对于中国现实社会的认知和了解。这种寓文化对比于语言教学的方式同样适用于英语专业其他课程,如语音、语法、阅读、写作、翻译等等,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其次,渗入式语言文化教学模式不仅强调课内文化互动,而且注重不同形式的第二课堂。以《中国文化概览(英文)》课程为例,教师在课后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了解中国文化历史,激发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开展“英文演绎中国古代故事短剧比赛”,借用英文视角反观中国文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型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如“中博会”“奥运会”“世博会”等,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元素等。另外,中国本土出版的英文报纸如中国日报、21世纪报也是学生们了解中国文化、加强英文表达的有效途径。克拉姆契强调,文化情境的构造对于学习者具有重要性。她鼓励教师创造课堂的文化环境,使语言教学置于一个社会大舞台上,便于交际互动。通过外语而塑造上下文的各种途径将决定学生被允许探讨、发现和交流的那些意义。越是能鼓励他们发现更多的潜在意义,他们的学习机会就越加丰富。”不难看出,渗入式语言文化教学模式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学习当中,以语言学习促进文化探究,以文化探究深化语言学习质量,有利于实现新时期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目标。

2.3 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思辨能力

双向文化互动既是一种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语言习得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去模仿或迁就某一种文化,而是在超越本族语文化和另一种文化时,达到“第三种位置”。换句话说,文化比较和互动的目的不是让学习者停留在原地,而是让他们突破文化的界限,走向一种真正的跨文化思辨。

具体而言,英语专业教学中除了应加大中国文化的输入,鼓励学生进行文化互动和对话,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认识到同一事件可以用不同的参考框架来表示,从而对不同文化的视角、不同文化的本质以及附着的价值观有着更清醒的认识。但是从以往的传统教学看,学生们多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的语言学习模式主要依赖于教师的灌输和课堂笔记记录,缺乏自主学习和知识探索,也很难有独立的见解。随着教学体系的日益国际化,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通过“双向文化意识”的构建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为此,教师可以开展不同的文化课题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表达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和体会。如让学生撰写中西文化对比的小论文,改编莎士比亚戏剧并演出,对比阅读中西经典著作、评判中西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等等。通过这些课堂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文化特征,辨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同时保持和增强中国文化身份归属感。此外,大学生文化创新项目也是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笔者曾经指导过的一些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计划为例,学生们经过讨论和调查,最终选择了研究课题如“徽州菜菜名的翻译研究及应用”“皖茶文化的翻译研究及应用”“合肥市双语道路标识标准化研究”,从文献调研、课题选择、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到项目的申报、开展和实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辨能力在创新实践中得到了系统的训练和提升。

总的来说,跨文化思辨能力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和前提,而超越文化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是跨文化交流走向成功的保障。只有通过对两种文化的对比和互动,英语专业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使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成为彼此积极的、正面的参照体系,实现文化间的正迁移。

3 结语

根据克拉姆契的多元互动语言文化观,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复杂性。从这个角度看,双向文化意识是对传统单向度文化观的否定,也是对语言决定论的驳斥。它的构建有利于学习者从第三位置的角度理解文化差异,从而获得独特的文化视界。为此,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加大中国文化的输入,强调对双向文化的平等关注,坚持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同一性,提倡文化间的互动和交流。只有以开放、宽容的文化态度,学习者才能在跨文化交流中化解文化间的冲突,达到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目的。

[1]Kramsch Claire.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2]Kramsch Claire.et al.Why Should Language Teachers Teach Culture[J].Language,Culture and Curriculum,1996(1):99-107.

[3]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4).

[4]林素容,孙太群.专业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教育的探讨[J].韶关学院学报,2009(4):104-107.

[5]郭佳.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意识培养——一份基于使用《阅读中国》进行文化教学改革的报告[J].外语学刊,2011(3):148-150.

[6]陈申.Kramsch的后结构主义语言文化观[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74-80.

猜你喜欢
双向英语专业跨文化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