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旎娜 俞爱平
艺术介入农村闲置资源盘活和区域产业联动研究
赵旎娜 俞爱平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面对乡村振兴的伟大任务,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举措之一。艺术学科的开放性、综合性与民主性为其参与乡村建设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但对艺术介入农村闲置资源盘活的策略和方法鲜有探讨。依据现有的农村闲置资源盘活现状和经验,可从天、地、人三个维度提出艺术介入农村闲置资源盘活的路径方法,并进一步展望未来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实践的方向。
艺术;农村闲置资源;区域产业联动
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乡村原有的丰富资源在闲置中慢慢流逝,敬畏感在消亡,主体性在迁移,逐渐陷入空壳化的险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1]。如何唤醒农村沉睡的人力物力资源,让农村能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的最终目标,是社会各个层面都在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问题之一。艺术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介入乡村建构更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同,因此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唤醒乡村活力、复兴乡村文化、重塑乡村价值。
绍兴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环保等国家性示范城市,全市辖三区两市一县,有118个乡镇(街道),227个农村社区(居委会),2 175个行政村,总农户124.57万户,农村人口273.37万人。2017年市农办会同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组成课题组,从绍兴市“三区两市一县”入手,针对农户闲置房和村集体房产、山林、土地资源抽取样本进行调研。调查数据显示绍兴现有闲置农房476万平方米,其中农户个人房屋396万平方米,村集体房屋80万平方米。相较于闲置房产,集体厂房、校舍等为主的村集体闲置房,通过装修改造为村招待所、村委办公室或文化礼堂等使用率相对较高。对于茶林、竹林等资源,外出务工农户多数委托亲戚或邻居对山林进行管理。而以农田、湖泊、山塘、水库等为主的村集体资产,普遍处于荒废状态,90%以上的村仍沿用几十年前的模式管理。调研数据显示,随着海拔的上升、离城镇距离的加大,闲置和荒废率逐步提高。
在过去的几年中,绍兴各地区激活闲置农房、破败祠堂变文化礼堂等农村闲置资源盘活工作扎实有效,变闲散土地为景区、让荒芜田园升级为公园、将闲置民房变身成人气客房,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提升,让农村房屋的价值得以显现,让富余的劳动力能够就业,还让不少农户通过租金、入股分红等增加收入,乡村旅游、民宿产业、文化创意、运动健身、电商物流等业态百花齐放。但调研数据显示全市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如人口流失大、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房等闲置资源开发模式简单粗暴、业态单一等现象,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乡村是永恒的,乡村和城镇的二元结构如同双环,交叉在一起就是人类社会的和谐结构。而艺术是人类想象力的最大化,艺术是文化的可视性形式,是社会的象征体系和符号体系[3]。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艺术始终都在参与社会建构,与人类的宗教、文化等级秩序包括人类的文化认同是结合在一起的。艺术的嵌入可以更高质量地实现农村闲置资源的盘活,国内外诸多成果案例都呈现出这样一个发展的必由之路。
艺术与乡村原本是没有很强关联的词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现在越来越多地走到一起。艺术介入乡建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话题,从梁漱溟到近十年来成功的“许村计划”“碧山计划”“莫干山模式”等,都体现了艺术与乡建的融合。只是其中还会发现许多存在的问题,比如在相对完备的乡村体系之中,艺术介入农村的闲置资源盘活的最终目的指向哪里?艺术与乡村的场域、农民的生活情感产生怎样的有效链接?在乡建过程中艺术究竟该产生怎样的“力量”和“效应”?怎样建立与原住民有效沟通的“艺术”的“语法系统”?[4]这些问题要获得最佳答案,应该从思想意识上把艺术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这个研究主题放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格局里来看。众所周知,艺术离不开社会环境,离不开时代,它不会孤立存在,因此艺术介入农村闲置资源盘活必然要将其放置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要求下,要透彻理解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
历经30年的城市化推进,留下了乡村大量空置的房屋和村庄,如何利用这笔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如何帮助村民在全球化的今天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亟待解答的。农村闲置资源盘活就是实现活业、活村、活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过社会资本和政策引导双管齐下将艺术引入农村,实现城乡要素交换,为提高农村产业竞争力和价值链延伸提供了一种新途径[5]。城市和乡村两种文明需要共存、共荣和共生,这两者是平等,是共需的,是处理好城乡关系的基本准则。今天我们在考察农村闲置资源盘活的时候,处处可见艺术介入的影子,从公共艺术、建筑设计、环境景观、文创包装到产品设计和艺术教育等,几乎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投身到了其中,艺术家将自己的理念融入重构新的象征体系,形成新的文化表征语言并形成一种建设性的力量[6]。
费孝通先生说过,中国社会的基层在本质上看来是乡土性的[7],但是乡土性已经开始瓦解,乡村不是都市的剩余空间,经济上的贫困也不等同于文化上的贫乏。中国的乡村非但不是蛮荒之地,恰恰相反,在饱受冲击的现代化发展大潮中,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乡村存在的意义,绝不只是经济学方面的。对农业和乡村的保护,既有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的考量,也有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8]。因此,密切关注闲置资源巨大、文化断层等当下乡村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在中国当代独特的历史社会语境和文化关联脉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建设面临着一些危机:一是农村的空间被大量地挤压,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二是农村的传统文化遗存包括村落建筑被大量地废弃闲置以及城镇化的替代、挤占甚至消亡;三是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到城市,农村的主体人群变成了“38、61、70”部队,农村的空心化不只是年轻劳动力走了后剩下的资源和劳动力结构空心化等问题,也是文化的空心化[9]。
1.务虚:以艺术教化民众
务虚的核心是通过艺术观念和艺术行为,启发和教化当地农民,挖掘并提升他们潜在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如著名的乡建案例“许村计划”见证了村庄从凋敝到复兴的转变,其纲领性的《许村宣言》提出了“新乡村修复计划”:“希望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用当代技术修复,找出与今天的生活有关联的部分加以发挥和推广,建立起一个全新和完整的活动空间系统,恢复一个有精神灵性、有伦理规范、彼此关怀和仁德本性的现代中国乡村。”[10]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需要有系列象征体系来形成自己的行为指南,艺术刚好在其中发挥了教化的作用。艺术介入农村闲置资源的盘活需要针对不同的村落有的放矢,需要研究乡村的文化特点,找到其枢机,只有激活、升级当地的文化机制,以艺术为手段教化民众才能在乡村建设中获得最大的效益[11]。
2.务实:以作品惠及民众
务实的层面就是以农村闲置资源盘活为载体留下艺术作品。当下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和闲置资源盘活中存在诸多模式:有涉及建筑景观营造开发旅游的;有试图通过艺术教育来启发民智的;亦或是努力通过现代设计手法来赋予传统民艺新生命的模式等。不管是以何种形态呈现的艺术作品,艺术家都通过留下的作品及其艺术价值转化为当地的经济价值。艺术家打造一个艺术空间,形成一个艺术作坊,带动一批艺术产业,最终回到具体的社会结构和生活实践互动关系的探讨。将艺术实践中的社会关怀、人文反思和生活再现等嵌合于现实脉络中,不是强行植入,不是被迫接受,而是与当地历史文化相融合,挖掘被村民忽视的身边的文化遗产,继而将其变为宝贵资源的过程。
艺术介入的盘活是一种艺术实践,是从当代独特的历史社会语境和文化关联脉络中深刻地展现艺术和生活结合的意义[12]。什么样的“空心村”逐渐消亡,宅基地复耕为农业用地;什么样的村落有保护价值,逐渐开发为旅游地,说到底是由市场决定的。政府只能适当规制,防止市场急功近利,让闲置村落、文化等的盘活为资本所裹挟。
1.唤醒“失连”土地,提供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多样化的盘活路径选择
农村资源闲置的根源是“失连”——情感失连、信息失连、财富失连[13]。传统村落生活模式的消亡引发情感失连和村庄空心化的信息失连,进一步造成乡村与财富失连,乡村的发展停滞了。三大失连互为牵连、恶性循环,不断消磨着乡村的活力。例如绍兴的柯桥区、上虞区等地,经济发达,村民多在外经商,不仅闲置农房多,现居住的农房利用率也较低,闲置各类资源呈现出典型的失联状态。因此,2017年,绍兴已在柯桥区、上虞区试点“闲置农房激活计划”。两个由政府组建的,具备信息采集、审核、发布、竞价、成交等功能的互联网对接平台投用,采用“产权淘宝”模式,发布辖区有流转意愿的闲置农房信息,实现供需双方对接。目前,两个网站注册用户已突破万人。让信息充分交流对称,引入社会资本提供政策支持,实现双边精准对接,达到共赢。简而言之,“互联网+”的现代农宅租赁合作的服务平台,就是在不改变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对农村闲置住房进行个性化改造,并根据需求改造为市民田园生活房、度假养生房等多种模式,再通过互联网对外出租,与城市租赁住房需求对接。由市场进行供需对接、余缺调剂,目标是使农民人均住房财产性收入增加40%以上,乡村旅游、农业体验、健康养老、休闲度假等产业规模增加50%以上,增加新农人(农创客)3 000人,带动农村新增就业人口1万人,增加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 000万元。
2.“精准”帮扶,实现农村闲置土地盘活的产业升级
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农村闲置资源盘活要把重点放在协调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要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1)个性化的文化民宿+趣味化的休闲聚落模式
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差异化开发。筛选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业态丰富的地区进行“民宿+”的模式盘活开发。该类型村落适合以体验经济为基础发展综合性旅游产业,集合乡村资源,以住宿、餐饮、游览、购物(体验式农业、林下经济)、娱乐等综合“一条龙”服务,从“环境美、业态美、发展美”三个方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开发利用较为成功的有新昌县东茗乡下岩贝村、上虞区岭南乡东澄村、新昌县镜岭镇等。如镜岭镇现有民宿47家,外婆坑、雅庄等4个村引进中高端民宿项目8个。通过开发集游览、登山、探险、水上活动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线路,闲置资产被很好地盘活使用,闲置农房每平方米年增收208元租金收入,实现农民的增收增产。下岩贝村则积极发展“茶乡体验游”“云海茶乡”乡村旅游业,在外发展的专业人才回乡创办的“茶香人家”“东眉悦居”等13家客栈,利用闲置房面积4 680平方米,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2)产业化的主题庄园模式+农旅产业模式
一方面,利用地区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依托产业,大力发展延伸农业经济,同样可以作为有效盘活闲置资源的方式之一。一类如新昌大市聚镇东郑村通过种植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打造的200亩庄园,将农业种植、加工等形成一定特色,加以生态农旅化。柯桥区王坛镇由6 500亩闲置山林种植梅花林打造的“香雪梅海”,实现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果、冬踏雪的特色农业。这样既可以降低劳动投入、成本投入,提高收入,又可以增加林草覆盖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得,把闲置土地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变废为宝。另一方面,以技术改变农业,为农村注入活力,吸引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如“互联网+林业”“互联网+渔业”等,乡贤回乡成“农创客”,市民下乡成新时代农民,把闲置山林土地有效盘活。上虞区下管乡的兴南村,盛产板栗、毛竹,可以立足深加工,进行板栗零食、药用价值、生态旅游等方向的延伸,以全产业链发展为主线,打造特色农旅小镇,为村民创收。
(3)个性化的文化民宿+特色文创模式
对于历史氛围浓厚、文化资源丰富的村镇,可结合农房与集体闲置资源现状,一方面利用悠久的历史文化名人背景,吸引开发商投资成立产业园,将部分集体闲置厂房等装修改造打包出租,打造成以文化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乡村化+”文创产业,目前做得比较典型的有新昌县镜岭镇外婆坑村、梅渚村。该类型可以利用现有的历史典故、历史建筑、人文资源等进行开发,通过“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多样性文化形态发展乡旅经济。再如新昌县东茗乡后贷山村,有闲置校舍一个,操场面积1 200多平方米,已经吸引投资,整合开发,打造特有的“SOHU”创意园,作为艺术、摄影等采风基地,带动本村及周边综合旅游的发展。目前该类型开发村约占绍兴闲置村总量的21.9%。
3.以生态联动复兴农村闲置土地盘活的持续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将艺术介入乡建这种行为归结为“体力进城,智力下乡”[14]。在智力下乡过程中把艺术嵌入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品位,以生态联动复兴农村闲置土地盘活的持续发展,实现“保护+开发+利用”三步走,可持续化显得尤为重要。该盘活方式适用于村落闲置体量大,风貌形态保存完整且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拥有天然资源的度假村。盘活过程中可以通过政府统一回收租赁或者村民产权转化为股权,引入专业机构塑造独立度假品牌,同时村民可持续参与,推动闲置劳动力就地就业。如丽水市莲都区的下山南村,老村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近50幢江南明清时期古民居垒石而筑,错落有致、依山而上。为了将古村面貌完整保护下来,盘活闲置资源,当地政企联合,村民整体下移到山脚修建新村。新村紧挨着省道,交通便利,生活方式灵活。部分老村则由政府统一承租,以“古村+众创”的互联网分享模式探索合作经营,打造民宿综合体,融合餐饮、咖啡吧、书吧、讲堂、农超、养生、手工等多种服务形式的平台型业态建构,在古村保护的同时,赋予了古村新的生命力。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被征地农民和失地农民逐渐增多,如何让这部分闲置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增加收入,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盘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底盘活的是劳动力还是有血有肉的人?修复乡村,到底是修复文物价值还是文明价值?其实核心就在于修复乡村的社会秩序和信仰体系,而其根本则是人,是世代生活在此的村民。因此有意识地用艺术或传统文化资源介入乡村建设,改变了村民的自我意识,改变了村庄的文化环境,村民生活日渐富裕的同时能够建构他的文明,尊重他的选择,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1.建立身份自信
乡村建设迫切需要人们从物性的需要和自我的天地中提升出来,增强心有所属、魂有所安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早在20世纪初,梁漱溟、晏阳初等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就意识到,乡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唤醒农民文化自觉性,但是实践过程中农民对乡村建设漠不关心,仿佛与自己无关。究其原因,首先,在强大的物质生活欲望冲击下,无人再甘守清贫;其次,当时的知识分子只是居高临下地介入乡村生活,没有走入农民的内心,没有想农民之所想,完全无视其自身的创造力。艺术介入农村闲置劳动力的盘活,焦点并不在艺术,也不是农民个体,而是以盘活闲置资源为载体,推动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的保障以及文化教育的推进,真正重建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自信,只有自信才会有更好的精神面貌去创新和安居乐业。
2.培养协作精神
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人类进入了一个以协作产生生产力的时代。那么农民为什么要强调协作呢?在前工业社会,农民就算不协作也能获得物质资源,维持基本的生存所需。所以会产生很多自私、分散的小农意识,这是生产方式决定的。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创、旅游、现代化农业等逐渐发达,在农村有意识地提倡协作精神,把非政府组织和协会制度性地镶嵌到农民群体中,靠协会和社会机构把闲置的劳动力组织起来,形成团队,培养农民的协作精神,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社会的发展。只有如此,农民的力量才能壮大,农村发展才能有扎实的基础,真正实现农村闲置资源的盘活。
3.提升艺术素养
实际上,空心村不可怕,农村的“38、61、70”现象只是一个过程性的调整。人们对人口流出和空心村的紧张情绪,还是因为一些传统思想在作怪[15]。一个地方乃至一个村落,需要合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来发展经济,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升级,更好地实现人口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农村人口的流出,是农村地区提高经营规模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前提,未来的农民和过去现在的农民都不一样,他们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开阔的经营视野和艺术修养,才能适应大规模农业和旅游文创产业开发的需要。
4.解决一技之长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经济业态多样化、差异化。差异化的发展就要有绝活、有冷门、有特色,这就涉及到手工技艺的传承、发展问题,整体规划农村闲置劳动力,让其有自信、能协作、懂艺术、长技能,改造并提升农民素质。盘活闲置劳动力可以通过各类艺术培训实现劳动技能的逐步提升,营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体现有序价值的、多赢的农村闲置劳动力开发的良性循环模式,以改善整个地区的人文和社会环境。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让乡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贫富差距,文化荒漠,从村落空心到人情空巢,从环境恶化到习俗崩塌,美丽乡村建设面临诸多困难。以往农村闲置资源开发的惯性思维亟待修正,荒废的土地资源如何分类、取舍,制定盘活方案时如何保证在地性和有效性并重,如何为乡村的文化、信仰注入新的活力,让乡村血脉延续的同时获得更强的生命力?都是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从文化大儒的乡建实践,再到近十年来学者们的积极参与及多种业态的乡建案例,尽管介入姿势多种多样,但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延续我们的乡村文化。与之前的政策性参与相比,艺术的表达方式既没有宏大主题的宣泄,也没有社会情绪的挑逗,以春风化雨般的柔性姿态,始终提示着改变世界的一种新的可能。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2] 于法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J].国家治理,2018(1):3-6.
[3] 孙君.乡建十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8:103-125.
[4] 渠岩.艺术乡建——许村家园重塑记[J].新美术,2014(11):12-16.
[5] 马华,王守智.农村资源资本化: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动力——以河南王岗镇北湖村的调查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7(6):36-43.
[6] 邓小南,渠敬东,渠岩,等.当代乡村建设中的艺术实践[J].学术研究,2016(10):33-51.
[7]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2-124.
[8] 方晓风.设计介入乡村建设的伦理思考[J].装饰,2018(4):20-22.
[9] 方李莉.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264-272.
[10] 渠岩石,王百长.许村——艺术乡建的中国现场[J].时代建筑,2015(5):8-13.
[11] 方李莉.技艺传承与社会发展——艺术人类学视角[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35-39.
[12] 刘姝曼.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回首、反思与展望——基于“青田范式”的人类学考察[J].民族艺林,2017(11):45-53.
[13] 陈圆圆,莫敷建.腾讯为村:“互联网+”中的为多数人设计[J].装饰,2018(4):123-126.
[14] 连辑.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317-332.
[15] 陆铭.大国大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215-222.
(责任编辑:张建升)
On Art Intervention in Shaoxing Rural Idle Resources Vit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dustry Linkage
ZHAO Nina YU Aiping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problem of idle resources existing in rural areas cannot be ignored, which will eventually lead to the demise of rural culture, thus restrict further rural development and imped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rts, with its advantages of openness, integrity, and democratic feature, has started intervened in China’s rural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and opened up the construction and vitalization of rural idle resources. This article tries to find out the value of arts intervention in the vitalization of idle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 beings, based on the existed means of vitalization and its inspiration.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also proposes new ideas and prospects for the ways of art’s intervention into rural idle resources.
Arts; intervention; rural idle resources; vitalization; regional industry linkage
赵旎娜(1982—),女,浙江绍兴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文创设计,民间工艺。
俞爱平(1980—),女,浙江宁波人,讲师,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区域经济。
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大课题“艺术介入绍兴农村闲置资源激活与区域产业联动研究”(135291)。
J505
A
1009-8135(2018)05-00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