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伟
(徐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 22100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于1985年开始实施。标准以分项工程为基本单元,逐级进行分项、分部工程、最后单位工程评定。这三者是评定工程质量工作的主要脉络,也是这本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公路发展越来越迅猛,不仅高速、一级公路建设数量越来越大,甚至三、四级等农村公路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评定标准》与时俱进,历经4次修订,内容日趋完善和科学,其工程应用不仅为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更强化了其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定位和主导作用。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是经由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方面的质量标准。1985年由我国的交通部的第一公路工程局编著颁布,从颁布开始,一直是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方面的质量指导标准。通过其对我国的公路建设标准做出要求,其实施和颁布对我国公路建设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随着新材料的投入、设计理念的转变、高污染高成本工艺的淘汰,原有的《评定标准》已不能适应工程质量控制需求,所以为了更好的适合当下公路的建设和质量评定,进一步提高我国公路建设的质量控制水平,交通部公路部门对此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如《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l— 2004)。最后一次修订的版本为2017年颁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l— 2017),此标准在以上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完善了相关条文内容。进一步明确其适用于各级公路新建和改扩建部分,而不适用于公路养护及各种维修工程。公路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检测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管部门皆可参照其对公路工程质量的进行质量管理。
在2017年颁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最大的变化取消了公路工程质量评定评分法,采用合格率法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原条文进行了简化,明确了由施工单位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进行划分,并报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审核后统一执行,确保各级工程划分的一致。为进一步加强对施工过程中重要技术指标的检验和评定,增加了相应的检验评定指标,对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定位、适用范围、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质量检验评定程序以及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绿化和声屏障工程等进行了全面修订,进一步提高了本标准的权威性、刚性要求和可操作性。
另一个主要变化将各专业工程关键项目的合格率标准确定为 95%,较原标准提高了5%;对一般项目合格率标准进行了统一要求(不低于80%)的要求。同时,参照国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规定,补充增加了当个别、非主要工程的质量保证资料缺失时,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有关标准进行相应的实体检验或抽样试验的解决措施。再者,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分部工程,经加固、补强或返工、调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重新进行质量检验和评定,取消了返工后的工程重新评定的结果打九折的规定。经返工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或重要使用功能的分部、单位工程,严禁评定。最后,原标准中实际上不进行分部(单位)工程的检查,而仅仅是汇总、计算评定。新标准明确,分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合格除要求分项(分部)工程的评定资料应完整外,还应检查外观质量并应满足要求。在外观质量要求方面进一步提高。
工程背景:铜山经济开发区与206国道连接线(二期)建设工程项目,路线起于三堡镇罗岗村东,止于206国道,路线起点桩号K3+350,终点桩号K10+181.938,路线全长6.832公里,其中上跨连霍高速公路(大桥全长788.2米,箱梁跨径组合为5*30+5*30+5*30+5*30+6*30m)、上跨京沪铁路。本项目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100km/h。本工程开工于2016年10月,截至2018年11月路基路面等主要工程已基本施工完毕。
开工前按照土方路基基本要求清除地表植被、杂物、积水、淤泥和表土,作为项目管理人员我发现施工队在地表清理时并未清理干净,清表后的地表仍有较多的草根,要强求施工队进行返工,加深地表清理深度,施工队技术人员拒绝返工持不同意见,依据17版标准要求表土应充分利用,由于本项目开工较早,根据投标文件合同条款规定和征求建设单位意见仍按照04版标准进行控制,此外,表土应用方式和范围本规范并未写明,在质量控制时引起争议,不可凭经验任意使用而应通过击实试验、CBR试验来确定其是否可用于路基填料,如不能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则可用作绿化土方等对压实和强度没有严格要求的工程部位,不仅大大节省了成本,而且减少了外购土方带来的扬尘污染。
路基压实度报验时,采用挖坑灌砂法,试验检测人员挖坑数量仅为04版规范最低要求的一半,原来其依据17版新规范降低工作量,但是检测结果确实评定为不合格,新规范关键项目 95%的合格率依照施工队现有工艺确实很难到达。最后按照04版标准提高检测频率,按照90%的合格率进行控制,结果反而合格了。至此,施工队再无使用新标准的意愿。为了提高试验检测效率,降低劳动强度,17版标准降低了相关试验检测指标和检测频率,多数检测项目检测频率降为原标准的一半,如路基压实度检查频率(密度法:每200m每压实层测 4处降为2处)、中线偏位与平整度的检测频率 (每200m测4点降为2点),采取了精度高、检测效率高的快速检测方法,如引入快速高效检查方法(核子(无核)密度仪: 每 200m每压实层测6处 );但是标准对合格率的要求却提高了5个百分点,实际上标准变得更严格了。标准应用在路面工程、桥梁工程还有很多变化争议的地方,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再赘述了。
在进行公路的建设质量控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熟悉掌握《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里面的相关内容,而且还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其修订优化的内容进行及时了解、消化,之后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检测评定。应用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能够影响到公路工程的质量评定结果,所以我们要结合工程的实际环境和材料特点,准确的应用《评定标准》相关规定,不断的进行实践检验,同时不断的反省自身,才能在工作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这样做出的质量评定结果才会更具有科学公正性,更容易让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