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
在一些高校中,为了面子工程,在建设和发展图书馆过程中,一味追求基础设施的先进,而缺少内在价值的完善,特别是有些馆员素质较低,严重束缚了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作为一个人与知识融合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在丰富人们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起到提升技能水平的作用。然而,对于地方建设和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中,缺乏对图书馆的发展规划或服务转型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忽视了图书馆对城市精神文化建立所起到的根本作用。
时代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运作模式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再只具备单纯的书籍收藏功能,而逐渐转变成集实用性与功能性于一体的,集读者与馆员互动功能的重要场所,而馆员在图书馆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强,成为读者与图书馆联系的重要纽带。目前,我国图书馆缺少对馆员管理的规范制度,馆员的工作状态与技能水平并没有与时俱进,综合素质较低,工作方式依然沿用上世纪的工作方法。馆藏地点多,文献布局分散。虽然信息化手段的植入帮助图书馆节约了管理成本,但馆员缺乏对新技术的了解,对馆藏的实际情况不能做到了解透彻,造成了图书资源的不足或浪费,让原有书刊没有做到及时调配,极易造成读者找不到所需书籍。不但造成文献资源的浪费,也浪费了读者的时间,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利用率。
为了达到一切为读者服务的目标,图书文献资料应当做到自由流通,达到资源的共享。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图书馆能够实现这一要求的还占少数,主要的原因是服务体制不够完善,多种因素制约着文献借还的流通能力,包括文献类型单一、复本量及购置经费不足、复制能力较弱的情况,这些均影响着读者对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对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与变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为了实现图书馆的顺利转型,图书馆应当深入了解并反思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并建设一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服务管理模式。将图书馆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新整合,实行统一管理。在业务上,利用数字信息化手段,将图书馆的馆藏书目、采编及流通等信息进行重新梳理,从而实现数据即时共享。并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达到数据的同步更新。这种全新的服务管理模式起到了整体效应最优化,将文献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将多个部门进行合并、精减,实行业务的统一管理,达到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完善的服务管理模式既能够发挥资源的整体优势,又可以保证各类服务项目的深度融合,还加强了各部门的有效连接。
新形式下的图书馆服务,要求我们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机制,增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价值。图书馆可以通过良好的服务,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从技术上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服务的水平与能力,使人们适应于网络和信息时代影响下的图书馆服务,让人们更愿意走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更新一直都是图书馆的优势,应当合理利用此优势,将馆藏文献转变为电子资源,再对电子资源进行浓度分析与重新构建,并提供数字信息增值服务。当然,对于馆员来说,这也是一项严峻的考验,要求服务人员掌握信息源,增强职业技能水平,了解信息资源分布情况,熟悉网上信息构架,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手段为读者服务。
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环境,建立图书馆服务改革的整体机制。信息化数字环境的发展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浑然天成的良好机会,图书馆应当牢牢抓住发展的契机,对信息资源进行重新搜集、整合并加工,满足新形式下服务发展的需要。图书馆的组织架构,人员管理,业务进程都要不断适应信息化数字环境的要求,达到传统的服务方式向新环境转变的要求。例如,图书馆的文献查询,外借预约,馆际互通互借,图书资源推广等服务,均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
新形式下的图书馆发展需要转变馆员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增强工作效率,完善工作成果。变革中的图书馆必须拥有适应信息化数字环境的专业人才团队,特别是要建立一支具有团队核心力的工作队伍。领导班子在建立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时,要注意发挥馆员的优势及专业特长,注重不同专业学科的馆员合作方式,这样才能发挥时代色彩鲜明的有效队伍。
除了专业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外,现在的公共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的服务面向人群是大众读者。对大众读者来说,图书馆功能除了满足基本的借阅服务之外,应当为他们提供图书馆具体方位、电话、工作时间等基本信息,例如采用线上推广的方式;完善图书馆网站的建设,提供线上资源,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留言反馈等交流服务是即时解决读者疑问最直接的方式。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师生。校园新闻的及时发布、自习室预约、图书等专业知识讲座的推广等各类校园服务是高校师生日常所需。应该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和内容。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服务中,根据数据显示,60%的访问量与涉及到图书馆功能分布位置、开放时间、活动日程、博客及阅读列表相关,用户实际上对紧密联系图书馆与相关用户社区的基础信息和服务更感兴趣。因此,通过信息化数据显示,了解用户的实际需要是完善当前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当务之急。
尽管信息化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包括文献搜索、外借预约、电子视频下载、电子书阅览、信息检索等内容,服务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可提供的图书、电子书、音视频资源的数量还不够完善,读者使用率较低、无法形成规模,资源检索、借阅也局限于本馆馆藏书目检索。针对以上问题,我国应该加强对先进服务技术的借鉴和使用,合理利用信息化数字手段,拓展各类服务的规模和应用范围,促进图书馆服务内容的不断深化、完善,实现由简单服务到复杂服务、由实验可用到普遍应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