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儒清
(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渐频繁,商务英语翻译作为对外经济活动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其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因此,许多大中专院校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设立商务英语翻译课作为选修课或者是必修课,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也出现了极大的发展。归根结底,商务英语翻译还是属于“语义”的转换。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在词义推理、词汇意义等方面给予了学者极大的启示,诸如图示理论、范畴化理论等已被广泛应用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当中。框架语义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也有其独特的理论指导意义。
“框架”的概念最先由菲尔墨提出。当时语言学界用来分析语言概念结构的主流理论是结构主义的语义学,最为突出的则是成分分析法[1]。根据成分分析法这一理论,词义是由一组语义成分组成的。例如,“男人”可分析为“人类”“成年”和“男性”三个语义成分,而“女人”可分析为“人类”“成年”和“女性”三个语义成分。成分分析法就是这样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语义。然而,这一理论也存在着问题,例如对于“男人”和“女人”,性别是区分二者的唯一标准。但是莱昂斯曾做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分析,如果问一个小孩,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在哪里,他可能会说出许多的特征,比如头发的样式、衣服的样式、平常的行为等等。因此,仅仅是在大多数成人的观念中,性别是区分男人和女人的唯一标准。莱昂斯的这些分析说明了要把构成成分说成是最小的意义单位是困难的[2]。在这种情况下,菲尔墨提出了框架语义理论。在框架语义理论中,显像指的是词语象征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指称意义),它通常被称为概念显像;框架是一个表征各类体验的概念工具[1],但也能被看作是概念成像所蕴含的概念结构或背景知识。菲尔墨曾这样定义“框架”这个概念,“当使用‘框架’这个术语时,我心里想到的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概念体系,对这个体系中任何一个概念的理解都必须依赖对其所属的整个结构的理解”[1]。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语言的意义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许多认知活动所构成的框架之中[3]。
商务英语是依靠英语为基本语言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专门用途英语,其内容涉及英语基础知识、商务专业知识、行业习惯、民族习俗、人际关系技能和处事技能等。商务英语从普通英语而来,既有普通英语的语言特点,又有商务知识,即是商务知识和一般英语的综合体,因而具有独特性。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一门综合技能课程,结合了基础商务知识和英语技能培训,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基础知识、商业知识、行业专业知识和翻译技能,以便达到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有效传递商业信息的目的。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在具体商业背景下进行的跨学科、跨文化交际。虽然都属于英语翻译,但是商务英语翻译由于其专业性和特殊性,表现出其不同于普通英语翻译的特点。
在商务英语文本中,译者通常会发现许多日常能见到的或是经常使用的词汇,但是这些看似相熟的词汇往往与我们熟识的意思相距甚远。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类型的商务文本之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解释,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就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背景知识,否则就会造成误译或错译。例如:“credit”在不同的句子中有“荣誉”“贷方”“贷款”“赊账”“银行户头”“信誉”“信用证”等不同的含义。
商务英语与商务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在商务英语文本中有着十分丰富的专业术语。如缩略语 A/P(应付账款)、B/L(提货单)、B/E(汇票)、L/C(信用证)等;专业词汇 stocks(存货/库存量)、port of discharge(卸货港)、documentary credit(跟单信用证)、counter offer(还盘)等。
商务英语由于其本身具有准确、得体的特点,译者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也往往着重于译文的得体恰当。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有许多固定的句式,熟知这些句式能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商务英语翻译。例如:“So far,all our purchases from you have been paid by confirmed,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迄今为止,我方向贵方订购的全部货物都是采用的保兑的、不可撤销信用证付款。”商务英语的句式正式,且较为单一,大多数句式可以说是“一通百通”,只要掌握了一个句式的翻译,很容易举一反三。
同时,在某些商务文本如商务信函的翻译中,一定要强调“得体”原则。无论是作为买方还是卖方,商务英语翻译都要充分尊重对方,尤其是在外贸函电中。 例如:“We are in receipt of your letter”就可以翻译为“贵公司来函已收悉”,这样就显得礼貌得体。
商务英语与一般英语的区别在于其严谨精确,由于商务业务往来之间涉及金钱利益和法律责任,一字之差就可能酿成大错,所以商务英语翻译一定要突出强调“忠实原文”,以免给买卖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在涉及违约条款及事项时,译者必须更加严格认真对待,即便译文比原文长,也必须要准确,严格忠于原文。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而且还是一种跨文化信息的传输。著名翻译学家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4]翻译首先强调的是意义。商务英语涵盖经济活动中的所有领域,在不同的商业活动中,同样的词汇可能会呈现不同的意义。框架语义理论作为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理论学说,在其指导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笔者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基于以下两点。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做翻译时无外乎用两种办法:第一种就是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学生弄清楚原文中每个词语的意义,然后再把它们连接起来就得到整句话的翻译;第二种就是一些英语专业的学生所采用的办法,即他们首先分析句子结构,然后把句子分成几部分再进行翻译。这两种办法都与教师长期以来所教授的模式息息相关。第一种就是教师虽然注重了每个单词的词义,强调翻译中“意义”的重要性,但忽略了句子结构,只是教会学生对单词的意义简单叠加,然而这与好的翻译所要求的标准相距甚远。而第二种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中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结构,然后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作对比。这两种教学模式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相冲突。
首先,商务英语翻译不同于普通英语翻译,它具有专业性、严谨性和准确性。同时一词多义现象也广泛存在,商务英语中的许多单词都是人们日常经常见到和使用的,但是在商务英语文本中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例如“interest”这个词,人们常用的意思是“兴趣、爱好”,然而在不同的商务英语文本中却有着不同的意义。例如:(1)“Enclosed for your interest is our new brochure which summaries:BIP products and services.附上我们新出的小册子,供贵方参阅。该册子综述了BIP公司的产品和业务情况。”(2)“Packing is a matter of great interest to our end users.对最终用户来说,包装十分重要。”这两个例句说明“interest”这个单词在具体的商务英语文本中不能简单地翻译成其使用用途最广泛的意义“兴趣、爱好”。因此,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并不只是简单的单词意义叠加。
其次,虽然分析句子结构是一种不错的翻译方法,尤其是针对商务英语文本中许多长难句、被动句的情况,但是不了解专业术语的翻译始终是存在局限性的,学生只是简单地翻译出了他们所知道的原始语义而没有进行复杂的推理和整合。众所周知,翻译是翻译者解释源语言并构造目标文本的过程,这是将文本与情境、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的过程。所以单单注重句子结构分析也不能做好商务英语翻译。
框架语义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框架”。什么是框架呢?意义的确定必须参照一定的背景知识体系,而且这一背景知识体系反映理解者的经历、信念和实践[5]。其中所提到的“背景知识体系”就是框架语义理论中所提出的“框架”。所以说商务英语翻译和框架语义理论是相契合的。因为商务英语本身就是普通英语的一种特殊变体,它是用来进行经济往来和贸易活动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这本身就是给商务英语这个概念划定了一个框架,那么商务英语翻译就是在这样一个“框架”中进行的,这正好与框架语义理论不谋而合。那么在商务英语翻译活动中,在解释原始文本时,翻译者必须在特定语义框架中理解原始文本的每个单词。在目标文本的构造中,翻译者应根据由原始文本中的每个单词提供的语义框架来再现或重构目标语言中的语义框架。例如:“Without prejudice to any rights which exist under the applicable laws or under the Subcontract,the Contractor shall be entitled to withhold or defer payment of all or part of any sums otherwise due by the Contractor to the Subcontractor.”这句话中的“prejudice”“withhold”“defer”和“due”都是多义词,但是这句话中的其他信息能为它们提供具体的语义框架。在这一句中,有“承包商”“付款”和“分包商”的框架,在这样的框架下,“prejudice”必然不会是人们常用的释义“偏见”,而应该是 “损害”。由于“withhold”和“defer”与“payment构成一组动宾结构,也就不难推测其“保留”和“推迟”的释义。因此,做好商务英语翻译,首先必须要有商务英语文本所构建的框架,在这一框架中推测出一词多义的具体释义。教师只有这样引导,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活动。
框架语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商务英语翻译有契合之处。在框架语义理论的视阈下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指导学生构建具体语义框架,在具体的语义框架下进行句子结构分析、语法分析和词汇语义分析,教师需要扩充学生具体的知识面,例如商务信函、外贸跟单、国际物流等方面;同时也要对学生加强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组织能力和联想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高质量的商务英语翻译活动,以保证翻译内容的准确性和得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