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对受众的影响

2018-03-28 17:56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柴静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

“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作为新媒介语境下成长起来的集“采、编、播”于一体的综合型主持人,他们因记者经历更丰富因而比独立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更具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新闻素养及独特的视角,他们更擅长深入的剖析新闻。因此,对于受众而言,“记者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传播行为在新闻事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尤其是“中央厨房”理念的出现,使得“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开始成为业态发展的趋势。

一、“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一)主要特征

首先从定义方面,“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是指在主持、采访、调查等相关的环节实践中,具有记者的专业素养、新闻敏感度、信息采编能力、评论能力、写作能力、并且对于新闻事件能善于捕捉细节、深度挖掘细节等。

其次从主持风格方面。“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言说行为更具有感染力,包括有声语言和体态语,其中有声语言更是“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风格特征的主要表达方式,也是对新闻事实和主持人思维的最主要的转译方式。罗兰·巴特就曾强调:“人注定要依赖分节语言,不论采用什么样的符号学都不能无视这一点。”

最后从职业素养方面,“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身兼记者和主持人的双重身份,因而对于新闻敏感度极高,具有非常专业的“新闻眼”“新闻鼻”,较其他类型的主持人要高出一筹,能更好的把控受众的心理。

(二)“记者性”体现

因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传播新闻的速度优势正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介市场,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时代的到来为新媒体迅速打开媒介市场提供了温润的土壤。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受众获取新闻途径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传统媒体生存产业链的一次全新“洗牌”。

因此,记者型主持人,在把控新闻现场的时候,其所体现的“记者性”,在新闻传播中,更具有“把关人”的权威性。“把关人”即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负责搜集、过滤、处理、传播信息的传播者被称之为"把关人",而“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他们的行为就是“把关”。在“质量为王”的前提下,谁抢占了“速度”谁就有了竞争优势。

二、“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的主持风格

(一)让受众享有“身临现场”的真实感

毋容置疑,对于一个成熟的记者来说大量的深入新闻现场是必然。“现场感”从何而来?即大量现场实况和群众的真实反馈而来。柴静说“新闻是一盆水,从演播室到现场就等于把一个人整个放到这盆水里,浑身湿淋淋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接触到的全是新闻,当你沉浸在水里面的时候,你就不用去想你是什么样,你需要怎么去问,你只要去感觉他,按照正常人那样,按照欲望去发现就对了。”因此,“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在掌控新闻现场的话语权时,也要对于新闻现场有强烈的敏感度,能在面对新闻事件时自然而然的形成“条件反射”,从而能真正让受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新闻真实感。

在当今国内大量的新闻节目中不乏有直接成为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幸运儿”。他们看似幸运,实则在传媒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在任何场所都能直接用手机看新闻,那新闻节目主持人存在的优势是什么?归根结底是源于主持人传播是有温度的,我们能从主持人的表情、语速、神态、语气等非语言符号中感受新闻的情感。因为各种原因限制,大多数受众没法真正亲临现场,他们想要透过新闻节目通过新闻主持人“有血有肉”的播报,最大限度的产生“亲临现场”,“身临其境”之感。

(二)面对公共异质新闻事件的感知和判断力

新闻之所以叫新闻关键在“新”,所以,媒介环境的突变,对于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能力有着很大的考验,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而这样的素养没到过大量的新闻现场做过数年一线记者,在面对突发的新闻事件时很难形成自然条件反射甚至随机应变。因此,公众异质事件,即人们事先无法预计的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质性的公共事件,是一个成熟的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必备的媒介素养。

《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欧阳夏丹曾在第一届中国大学生新闻媒体峰会上说“我现在都很遗憾走上主播台之前没有多少记者的经历,而有了记者和现场的经历之后,再坐回主播台的时候,就会更加全面地、客观地、更加有自己的感受去聊这个事情,观众也能从你的话语和播报当中看出你的立场和你的态度,所以那是完全不一样的。”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911”恐怖袭击当天在美国当地时间早上9、10点钟发生的正好是她所在节目录制的时间。主编看BBC、CNN等电视台都在播“911”事件当机立断撤掉当天所有内容,转而直播“911”,导播说“引进卫星画面的时候欧阳夏丹你上去直播”,因为欧阳夏丹鲜少有新闻记者从业经历,以前播报都是记者编辑写好稿子,这次脱稿让她很慌乱,语言组织的不流畅。直播后她这样说“如果我有数年新闻记者从业经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会不会更从容,更身临其境一点。”同样是《新闻联播》主持人的郎永淳,曾在面对节目开播前两分钟,突然更换稿件的情况时,他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在2分钟之内,凭着自己过硬的新闻素养,迅速在脑海中形成现场画面,并把握住情感将新闻情感准确传达出来了,从而呈现给受众“真实新闻现场”的播报状态。因此,“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在面对公共异质新闻事件时候,有着极强的的感知和判断力。

(三)拉近距离与受众共存

柴静曾在“记者如何看见”主题演讲时说“没有好的采访,就不能有好的评论,所以报道这一关非过不可,记者做到一定年龄,再说要不要当主持人”因此,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就需要真正多接触受众多深入现场。

柴静的主持风格中,最常见的就是“语空”素养,这是“记者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中比较特别的一种非语言符号,即指运用常规语言进行交流时所出现的话语停顿和沉默。柴静在《新闻调查》中“双城的创伤”一期面对被采访对象——小男孩的掩面哭泣时,她没有选择继续发问,而是蹲下身子为他擦泪,正是这种恰当的沉默和话语停顿,拉近了与受众的共存。

鲜少人知,柴静成为新闻节目主持人之前曾经是湖南文艺台主持人,所以柴静在中央电视台做的第一档新闻节目《时空连线》时被指“你的眼中没有人”而之所以“没有人”是因为没真正入现场怎么“会有人”?正因为节目主持的“空”,新疆地震她选择了新闻第一线,正是这次“实战播报”让柴静对于新闻主播有了全新的概念,她自己更是坦言:“被要求去现场才知道原来现场和演播室完全是两回事,原来赈灾不是新闻稿件上的一串数字,而是就摆在你面前赤裸裸的事实。”如今,柴静的主持风格已经成为同行业学习的典范,因为在她的节目中,新闻现场是真实的、有温度的。因此“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更能了解在不同的语境应该怎样播报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与受众的“零距离”。

三、“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现状

由于新媒体还尚处于成长阶段,因而在现阶段,我国新闻节目中还是传统媒体占主流。纵观我国新闻节目主持人布局,不难发现,中央与地方明显存在人才分布不均的现状。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功底深厚,人员相对固定,拥有一批像白岩松,水均益,海霞等一批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因此新闻节目品质较高。而对于地方电视台近几年由于全媒体浪潮的迅速袭来,改革速度赶不上新变化,“硬件”“软件”都提不上来,致使很多地方台被卷入“主持人年轻化”的恶性循环浪潮中。以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为例,其主持人绝大多数都是30岁以下,甚至还有很多还没毕业的年轻主持人,年龄结构与学历结构的不均衡分配,使得地方新闻主持人的发展呈现良莠不齐的现状。因此,培养“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已经成为当下均衡中央与地方新闻人才分布的当务之急。

(二)现阶段中外新闻节目对于记者从业经历要求差异

纵观中外新闻节目,不难看出,西方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多是出自资深的记者,他们具有良好的新闻素质、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清晰的表达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凭着记者从业期间丰富的实践及大量深入现场的报道经验使他们在做新闻节目时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像爱德华·默罗、戴维·布林克利、约翰·钱塞勒、丹·拉瑟这些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无一不有着丰富的记者从业经历。所以,西方新闻节目主持人从一开始就集采编播于一体,而丰富的记者从业经历更是他们的必备素养。

在中国,主持人一开始就多为采编播分体,理念上国内新闻业普遍认为“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地位要高于“记者”,因而在选拨新闻节目主持人时往往存在重外表、轻内涵;重年龄,轻阅历;重语言,轻素养的问题。且由于新闻理念的差异,现阶段“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依旧尚未成为国内选拨新闻主持人的必然要求。

(三)未来我国新闻节目主持人发展趋势

全媒体时代,各种媒介形式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介市场。2018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撤销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建制。对内保留原呼号,对外统一呼号为“中国之声”。此举也证明了国内传媒业已经在逐渐转变媒介形式,逐渐向“融媒体时代转变”,“媒介改革”浪潮势力之大可想而知。

当下的媒介取向,正从以“传者为中心”逐渐走向“受者为中心”,也就是说,其他社会个体期待着新闻从业者能够提供负责而准确的信息和观点,以助于整个社会的意识传播和舆论构建。因而“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已经成为当下新闻行业的发展常态,拥有丰富记者经验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更懂得如何“有温度”的将新闻传递给受众,而这也将会是新闻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结语

在媒介语境更迭的当下,“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因其媒介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定位被社会寄予厚望。尤其是作为政府的喉舌,他们更是扮演着社会中“意见领袖”的角色,也是最能体现“群众的声音”的。所以,成熟的“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必须时刻明确自己的身份定位:首先是新闻人,然后是记者,最后才是主持人。只有掌握其中的“新闻度”,“记者型”电视新闻主持人才能真正“感群众所感,发群众之声”。

猜你喜欢
柴静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