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学院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正能量”的国家形象是中国纪录片乃至中国对外传播事业亟待解决的课题。[2]生态片不同于其他题材的纪录片,它介绍的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生命环境,是除了人类自身以外的鲜活生命。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十年前的《森林之歌》并没有过时。这首来自森林的乐曲,传播着中国故事、倡导着生态建设,同时也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首先,《森林之歌》讲述了一个物种的一生。无论是《竹语随风》,还是《大漠胡杨》,无论在竹影潇潇,还是流沙飞尘,我们全方位的见证了一个物种立体且鲜活的一生。从竹笋的破土萌芽,到顶天立地的一瞬;从随风而行的胡杨种子,到傲然于沙漠的生死永恒。在镜头下,我们见证了不同的生命是如何完成自己的旅程。大部分的画面通过选择仰角度拍摄,率直的表现着森林原始的样貌。风雨后越发的坚韧竹子,“断臂”后重获新生的大树,这些克服困阻的灵魂触动了我们。
其次,《森林之歌》讲述了不同物种的共同生存。碧凤蝶与毛竹相随的一生,尺蠖与胡杨的相互依存,竹节虫躲藏在叶片间的身影,黑鹳飞回胡杨林的本能。各种生命的交织,既让人领略了环环相扣的生存之道,也俨然折射了万物与共的自然之本。虽然每一集有固定的主角,但那些不同的过客,让原有的一种生命姿态呈现出璀璨多变的不同时分。简单的介绍一种植物称不上是森林,千姿百态的物种交替才能唱出最响亮的森林之歌。
最后,《森林之歌》连接了自然与人类。竹叶包裹出的粽子,奎麦奇中揉进的胡杨泪,最简单的饮食透出了人与自然最浓厚的羁绊。作为生态片,《森林之歌》没有单一的局限于自然风物,而是放眼于整体环境之中。它脱离人类虚有的高姿态,传达出了一种经常被忽视的情怀——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之情。《大漠胡杨》中,司马义老人对着独臂大树的祈祷既是一个老人希望的寄托,更是象征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无法抗拒和虔诚敬畏。这一层内容的呈现将本片的文化内涵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在作者刻画的一种植物或动物时,多次运用了特写,几乎每一种提到的生物都有特写画面。这就像是交代出场人物时给的镜头一样:从正面清晰的拍摄,将生物拟人化,赋予一种仪式感。如此画面虽不显眼,却在细微处体现了作者真切的发自内心的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
每一集的故事中总会穿插人类,这样的场景似乎提醒着我们什么。而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的一些场景:人们运用胡杨泪中的碱制作奎麦奇、人们砍伐竹子去集市上卖,这包含了一份人与自然共处的平衡感。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两处人物的选择,一处是孩子们在高大的胡杨树下用蚂蚁钓沙牛的场景。这个的场景的选取,一是唤醒了观众的记忆,用怀旧气氛达到了拉近与观众间距离的作用;二是强化了对自然的眷恋之情,启发人们思考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命题。另一处值得注意的画面,是《大漠胡杨》中对司马义老人的拍摄。纪录片中多次拍摄了老人的活动。看黑鹳飞过、对胡杨祈祷、喂羊小麦……,这些生活化的场景因老人的安宁而显现的富有诗意。淡然安稳的心灵与严酷残忍的环境,原始、简单、纯粹,却极具冲击力。
《森林之歌》十分讲究细节处理,细微的拍摄点选取使片子整体充盈着细腻感。碧凤蝶的第一次飞行,尺蠖被沙牛吞噬的情景,竹子长高时脱落的外皮,胡杨种子寻找水源的踪迹……这些不常见到的情节都运用了大量的特写,清晰展示给观众一个未知而新奇的世界。
从科普角度上说,《森林之歌》没有介绍太多深奥的科学知识,只是简单的告诉观众各种动植物的名字,以及它们的一些习性。不过,即便是这样简单的介绍,由于有了画面与解说的支撑也能让人对其有了更多的认知。
第三,便是音乐。除了动听宜人之外,拿捏地恰到好处的背景乐是该片的亮点。悠扬且舒展的音乐伴随着碧凤蝶的飞行,伴随着胡杨种子的飘零。在尺蠖与蝴蝶的幼虫遭遇到危机时,音乐也随之变得低沉而充满紧张的气息。不同的旋律象征了生命中不同的经历。
最后一处需要注意的,是本片的开篇和结尾。两者的呼应并不是依靠画面的重复,而是巧妙地运用了细节与情节上的衔接。例如,《竹雨随风》的开头是幼年时期的竹子等待度过休眠期,结尾则又提到了新的生命即将延续。类似小而精致的呼应,既是完美而隐性的点题,也让观众获得了一种完美结局的满足感。
《森林之歌》不仅是关于森林的故事,它更多的是唤起我们对生命态度的思考。在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我们真心期待着更多优秀的电视纪录片的出现,让电视纪录片能够承载着中国故事不断远行,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最为闪耀的名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