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观众,贴近生活
——对改进军事电视新闻文风的思考

2018-03-28 17:56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军人官兵军事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广播电视部

当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公共媒体和自媒体蓬勃发展,在互联网信息和各类移动终端的捆绑式轰炸下,眼球经济似乎占领了制高点,受众能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阔。对媒体而言,如果没有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就难以抓住受众的注意力。独特鲜明的文风是作风的体现,正如苏轼以豪放洒脱闻名,柳永以婉约柔美传世,因为风格浓烈,作品方能经久不衰,站在电视人的角度来看,军事电视新闻也该有一份自己独特的气质。

军事新闻因为题材的特殊性,除重大活动、军事演习、军事改革信息发布等消息类新闻外,观众对部队官兵的训练和生活关心甚少。如何从小众化传播的固有格局中进行突破,提升军事新闻影响力,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笔者认为,除了在资源整合和报道形式上下功夫,还要在文风上继续改进。亲切朴实,接地气的风格,是电视观众普遍乐于接受的,其中最具代表类型,当属走基层报道。

一、深入部队一线,了解基层官兵

当前军事新闻受到诟病的几大问题,主要包括报道模式固化,有走套路倾向;军人形象缺乏立体感;采访同期喊口号明显;反映事实不够全面;负面问题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等等。在报道中如果不能坚持求真务实的新闻理念与工作作风,就无法做到贴近观众。

因此在走基层报道中,军事记者应从过去单一的观察者、采访者、记录者,转变为参与者、感受者和思考者。贴近基层,重要的是新闻姿态的平等和真情实感的共鸣。报道军事新闻,要在基于对部队环境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跟随官兵出操、训练、学习,舍得花时间观摩官兵的工作状态,建立彼此的信任感,不能让官兵们把记者当成一个外行,礼貌应对。只有真实了解一线官兵所思所想,才能让新闻立起来、有灵魂。

二、学会使用故事性叙述手法

关于新闻叙事的故事化,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认为,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的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一般来说,新闻叙事的故事化就是借鉴戏剧的写作手法来报道新闻,增强新闻的可看性。

(一)有悬念、有情感,彰显人文情怀

走基层报道的特点在于用情感打动人心,用精选的事例折射出普遍性的现象,被报导的语言表达和讲述策略十分重要,在解说词的使用上,多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尽可能把晦涩难懂的军事术语,转换为老百姓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如果人物与事件本身轰动性或话题性不强,在新闻价值上就会打折扣,此时在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容易陷入记流水账的窠臼中。只有调动现有的新闻素材,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排篇布局,放大细节,营造一些“真相大白”的戏剧效果,才能增加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善用视听语言,营造现场感

电影学家麦茨在论述电影符号时指出,电影有五种传播符号,影像,文字,音效,声音,音乐。五种元素构成了电影的视听语言,而在电视新闻中,视听语言同样适用于叙事,在镜头的使用上,一组快节奏的连续蒙太奇,往往能直观表现出部队官兵战术动作的干净利落,而一个具有设计感的长镜头,能有效起到交待环境背景,奠定新闻基调的作用。拍摄时应注重用镜头表达人物关系,用空镜隐喻人物情绪,在声音使用上,尽量使用有信息量的现场声,可以拉近观众与新闻的距离。

三、新闻中对军人媒介形象的塑造

《战狼》《红海行动》等军旅题材电影的热映,引起了百姓对中国军人的关注,同样,也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密集报道。中国军人在电影中的形象,与“硬汉”“忠诚”“热血”等词汇挂钩,让观众认可了官兵是“高颜值,有原则,有担当,懂爱情”的优秀青年,立体的人物设定有助于对军人形象的成功塑造,这对军事新闻也同样有着启示。

(一)塑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军人形象

军人形象的成功刻画塑造,往往以金戈铁马,枪林弹雨的战争紧紧相连。在和平环境下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散尽了战火硝烟,从某种意义上说,呈现军人风骨的物质载体是缺席的,在这样的缺席中,我认为塑造军人形象必须与时代接轨,与生活交融。在部分新闻报道中,军人的采访语言往往显得古板和模式化,不乏口号式话语出现,让观众感到与时代脱节。和老百姓一样,军人也面临着职业命运的选择,婚姻家庭的平衡的问题,面对现实生活,他们对于理想信念、精神追求、价值判断,同样有着自己的思索。只有贴近人性,才能塑造出鲜活生动的新时代军人形象。

(二)关注军人个人价值

我们的解放军在大众传媒中多以“钢铁意志、血性担当、勇于牺牲”等词汇来形容。但这样的印象稍显片面,军人的个人魅力往往被忽视。近两年,随着新闻报道走转改的深入,军人单一的形象呈现已经有所转变,军事新闻走基层报道中,军人作为个体的情感与性格开始展露。目前80后90后甚至00后正在成为部队官兵的主体,不乏大学生与海归人才的加入。整个军人队伍的学历、修养和眼界都在提升,新的思想与观念正在影响着官兵们的思维模式,我们的新闻里也有了新鲜的元素,例如多才多艺的女兵,幽默风趣的战士,学霸型军事专家,对家人无微不至的暖男等等,当性格军人的报道成为常态,甚至策划出不同主题的专题报道时,观众对当代军人将会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改文风不仅仅是文字和形式上的改变,更应是传播理念上的进步,是传播事业上的扩展,要有站在高处总领全局的行情,以气魄,观众需要培养,观众需要沟通,如何让他们对军事新闻产生兴趣,并形成较为固定的收视习惯,是我们要不断进行探索的,也是军事频道进一步明确,和履行好国家媒体责任而不断追求的。

猜你喜欢
军人官兵军事
军人就该这个样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军人“四有”歌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