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朗读者》看文化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

2018-03-28 16:48
传媒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朗读者董卿类节目

郭 萌

(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一、前言

近年来,诸如《朗读者》《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一类的文化类节目开播受到了线上线下观众的广泛好评,同时为浮躁的高度娱乐化的综艺节目市场带来了清流。其中,央视《朗读者》的“情感阅读”节目定位吸引了许多目标观众,使得阅读再次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国家宝藏》的开播使得更多人能够具象地了解中国历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新一辈的民族自豪感。可以说文化类综艺节目对观众的影响意义是具体深远的,是一种在未来可以深度探讨的节目形式,但由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低娱乐性导致了其受欢迎的难度。例如,在《朗读者》形成全民热议现象之前也有很多电视台开播了朗读类文化节目,例如中国教育电视台开播的《读书周刊》,北京电视台的《华夏书苑》,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的《速度时代》,都因其与社会需求脱节而遭遇停播,似乎文化类节目已经成为了收视禁地。相反地,央视科教频道的《读书》,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的《书香北京》等节目,都凭借其创新的节目形式受到了观众认可。《朗读者》更是凭借其创新策划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突出重围,逆流而上。那么这档节目是如何进行创新策划的呢?它的成功能够为我国文化类节目提供什么样的借鉴?

二、《朗读者》的“精英”策划定位

(一)高社会影响力的嘉宾设置

文化类节目是具备主流引领性的,这决定了《朗读者》必须做到“高品质”“高格调”,该节目中社会各界的名流人士、专家学者的参与以及节目主持人的品牌力量构成了这档节目的高端性,是使得其具备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关键。文化资本是电视读书节目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是大众媒介吸附知识精英加盟其中的主要原因。正如布尔迪厄所言,一个人在场域内的地位高低主要取决于他所拥有的资本数量和质量,文化资源的拥有与否和拥有多少,决定了一个阶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声音的强弱。《朗读者》的每一期嘉宾都包含各行各业的具有影响力的人,例如知名演员斯琴高娃,著名作家郑渊洁、麦家,商界名流柳传志,为国家奉献一生的科学家郭琨老先生以及许渊冲老先生这样享誉全球的知识分子。这些“精英”嘉宾或具备文化素养或具备人生阅历,由他们上台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朗读文学经典即更有话语权,这样的“精英化”效应就像是“明星”带货效应,从而实现提升观众对于经典文学的关注度以及情感调动作用。

(二)专家解读环节设置

另外,《朗读者》还设置了“专家”这一角色。由于节目时间的限制,朗读者必须选择最简要合适的名段佳句进行朗读,专家在节目中可以为嘉宾选择真正契合其背后故事的文章选段,使其两者交相辉映,这一角色架起了朗读者与文本意义的桥梁,降低了阅读本身的知识性对大众而言的晦涩感,能使其与大众的情感层面更好地融合。另外,专家在现场能够对嘉宾所朗读的文学作品进行准确的意义传达。例如在“选择”一期节目中,专家为王千源所朗读的《老人与海》的解释可谓将看似不尽切合现实的“杀鱼”选段与王千源的经历紧紧联系在一起,将抽象化的文学提升成为了真正意义上与人有关的情感,准确的文学经典选段加上朗读嘉宾真切的故事,便成为能够直达观众的强大力量。

(三)主持人“精英”化

除了阵容强大的嘉宾团和文学专家的“精英”光环以外,主持人董卿也是构成这档高品质节目的重要部分。由于主持人是节目制作组中与观众接触的最后也是最近的一环,因此观众对于一档节目的稳定性和重视程度与对主持人的追随密不可分。《朗读者》的节目内容带有一定高端性和特殊性,如何选择合适的主持人对于文化类节目制作组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其主持风格必须在这类节目中精准把控,由于这类综艺节目不是新闻联播、海峡两岸等重大事件评论类节目,过于严肃学究会使整档节目陷入“阳春白雪”、不接地气的尴尬境地,同时其又不同于《王牌对王牌》《快乐大本营》等娱乐类综艺节目,主持人以夸张的语言眼神及动作来娱乐观众,则会使节目定位不明、不伦不类。观察近年来的文化类节目,主持人明星化的设置似乎可以解决具有文化底蕴的主持人缺乏“综艺感”问题,例如《国家宝藏》《见字如面》的主持人张国立,丰厚的人生经历使其具备了文化类节目主持人该有的稳重及应变力,同时,作为专业演员,其幽默的主持风格也成为吸引观众的一大利器。具备综艺感的明星艺人很多,然而,像张国立一样同时具备两者的“精英”明星却不多,所以这仍然是文化类综艺节目面临的难题。

面对上述形势,《朗读者》采用了日益兴起的“精英”主持人兼制作人模式,一定程度上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借鉴。其实,董卿早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其就以才华横溢的“精英”知识分子形象在观众中深受好评,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品牌准确契合了该节目定位。同时,董卿的个人魅力,恰到好处的综艺感,扎实的主持功底,丰富的舞台经验加之其极具亲和力的主持采访风格,极大弱化了文化类节目与大众“脱节”这一特性的同时,保证了节目的权威度。另外,由于《朗读者》的定位为情感文化类节目,那么除节目内容的权威度外,情感调动也是节目策划的重要关注点。鉴于此,董卿主持人兼制片人的角色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方面,作为制片人角色时,董卿需要感悟节目本身,亲身讨论、了解嘉宾及其背后故事,所以其传递给观众的也是最真挚的。另一方面,在其作为与观众联系最为紧密的主持身份时可以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故事和情感,从观众角度出发去进行设计策划,同时将创作过程中产生的强烈共鸣糅合进自己的主持风格当中去,这样一来又能够从中取得更强的品牌化效果。可以说在节目中主持人、制作人这两种身份是相互促进的,其他文化类节目在保证主持人具有“精英”条件时可以适当借鉴这种制作模式。

三、“精英”题材的平民化策略

在“高格调”的形势下并且保证宣扬主旋律的同时,《朗读者》却没有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它利用各种方式将“精英”文化进行“大众化”传播“亲民化”传播。《朗读者》打破了高端文化节目不接地气的魔咒,注重通过阅读背后情感和故事的表达与阅读者产生共鸣,从而引发读者对阅读深度思考的目的,这与现代阅读心理学认为的阅读行为不仅是一系列的心智活动,而且还有动机、情感、意志等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参与的理念十分契合,这些非智力因素构成的阅读心理动力是与阅读带来的其他功能是不同的。阅读其获取知识、开启智慧的功能带有一定程度上的功利性,如果不好好处理便会形成阅读厌倦感,而对于受众内心的冲击是具有超功利性的,这就是为什么《朗读者》的情感节目定位可以持续激发受众的阅读积极性。正如董卿所说:“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节目播出之后,当当网等图书销售平台将《朗读者》中嘉宾阅读书目策划成书单作为营销策略,其图书销量也在不断攀升。这便体现了节目定位的成功对社会、对激发大众阅读兴趣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由于融入了情感因素,使得这样一档大气、庄重、正能量价值取向的电视节目不仅能够满足“精英”观众群体的高端文化诉求,也可以满足大众的情感层面的需求。

(一)节目主题词设置

《朗读者》节目的主题基调充满了人文情怀。正如《朗读者》的策划人兼主持人董卿所点明的:“主题词的选择标准首先是它的情感张力,我希望每一个观众在听到这个主题词的时候都会有很丰富的生命联想。”确实,《朗读者》的每一期节目都将青春、选择、遇见、陪伴等富有人文情感的词语作为主题词进行具体节目设计,每一个主题词又涵盖了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朗读者”,每一位朗读者又是以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故事讲述对主题词的理解从而丰富着节目内容,这样的设置或可以使受众个体具体想到人生经历或可以受到他人经历的感动,是强有力联系阅读与观众之间的纽带。例如作家麦家在“选择”主题的一期中朗读《致信儿子》时说:“这是我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但这个我,既是我,也可能是你的父亲母亲。”其在网络学习平台“麦家理想谷”微媒体上推送后,阅读量在一天内达到25万。这说明每一期节目主题词的设置看似限制了主题实际上拓宽了思考的维度,使观众产生了对阅读背后的感动。

(二)人物访谈形式的融入

虽然《朗读者》是一档文化类节目,但是它借鉴了新闻性“访谈”节目的形式来进行叙事。人物访谈本身就是一种人物事件与场景的记录与呈现,这类节目以新闻事件为故事和线索,将镜头和画面聚焦在故事中的主体人物上,通过主持人与嘉宾即兴互动的镜头捕捉,使观众具象了解到嘉宾背后的故事,将真实情感视觉化传达,从而实现吸引观众、引导观众深入了解人物和故事的目的。比如对“南极科学考察站建设者”郭琨老先生的采访,董卿采用访谈的方式,对郭琨当年在南极科考站建设中重要的时间点、线索等众多细节进行了深入挖掘,最终所呈现出的节目内容丰富生动地还原了建立南极科考站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场景与内容。对于观众来说,正是访谈这一形式的融入才能使观众了解到人物背后的故事,尤其是历史故事,这才使得《朗读者》接地气,没有陷入“大雅”的文化,脱离群众的弊端之中。

在访谈这种形式中,出色的采访可以为观众还原真实的背后故事,而对于主持人和嘉宾的双向镜头捕捉则可以起到情绪感染的作用。例如,董卿对患难夫妻丁一舟和赖敏的采访中,镜头不仅给到赖敏读自己给未来自己的孩子写的信时泣不成声的镜头,同时也给到作为一个倾听者董卿低头抽泣的镜头,这样的双向镜头设置往往可以使观众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不仅是与嘉宾的共鸣,同时也是作为一个倾听者与主持人的共鸣。

(三)节目的真实度的提升

纪实性“记录”原本是纪录片最常用的一种手段与方式,通常强调对正在发生的真实的人物事件与场景的记录与呈现,也包括对已有的历史影像的采集与呈现。在当下娱乐至上的喧嚣市场氛围下,为追求高收视率而按照剧本拍摄的真人秀,综艺节目“假”剪辑,嘉宾炒作现象屡见不鲜,而这样的现象违背了观众的参与和体验,提升节目真诚度能够更好地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融入记录性内容,是文化类节目值得借鉴的策划形式。例如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朗读时,节目邀请到其学校低年龄学生到场含泪与其同台朗读。这样非虚构非表演的方式强化了人物故事的丰满度与可信性,大大提升了节目的真诚度。另外《朗读者》节目组还对特殊嘉宾进行生活上后续的“跟踪”记录,例如在“眼泪”主题一期的节目中,患有罕见遗传病的女孩赖敏在与丈夫丁一舟在中国版图上进行“爱之旅”的旅行过程中怀孕,留下一个由于该遗传疾病而无法决定孩子去留的问题。几期节目之后,《朗读者》又将这对夫妻请回舞台进行后续的访问,这样线下线上对嘉宾的关注凸显了该节目的人文情怀,也提升了节目的真诚度。

(四)明星+普通人双重设置

在现代文化产业中,名人或明星作为“世俗的乌托邦中的新神”,成为一种能指的消费符码,他们的外在与内涵满足着受众多样的消费需求。在这样的市场诉求下,《朗读者》选择了以明星与普通人共同讲述的方式来打破综艺节目“明星化”的现状,冲出重围,直击观众内心。在《朗读者》舞台上,面对严肃的文化主题和庄重的文学经典,所有嘉宾都只是被设置为一位经典的“朗读者”,而无关身份。面对文本,名人与普通人之间财富、知名度的巨大差别消失了,当观众看到各种娱乐新闻定义下的明星卸下包袱流露自己的真实情感时,受众得到的感受也是最真实的。例如李亚鹏在接受采访时讲到女儿李嫣和父亲时的真情流露,那时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儿子;徐静蕾的形象也完全不同于娱乐新闻刻画中的她,那时的她仅仅是透过文字展现出对已故奶奶的无限思念。《朗读者》同时也尝试普通人群体,他们有的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例如朗读《泥泞》的斯坦福大学生优秀毕业生村干部秦玥飞,甘愿将青春和才华奉献给中国农村发展;还有的人通过特殊的工作生活经历唤起观众的别样情感,例如朗读《可爱的中国》的外交官安文彬,他为了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的顺利进行与英国大使进行16轮艰苦卓绝谈判的故事,增强着观众的民族自豪感。这样的双重设置,既发挥了“明星”作为带动观众消费,提高大众关注度的效力,也避免了全明星阵容所带来的与节目初衷相悖的“过度娱乐化”。

四、节目程序“仪式感”设置

如何打破温暾、沉闷的节目程序和节奏也是该类综艺节目应该着重思考和应对的问题。文化类节目固有的知识性、严肃性决定了其不能像真人秀以及喜剧类综艺节目通过为了趣味而趣味的方式来取悦观众获得收视率,它在策划上必须平衡好趣味与严肃,在保证不无聊的同时也不能丢掉文化节目本身存在的意义。《朗读者》以出色的仪式感打破了沉闷的叙事节奏,在这一点上为今后的文化节目提供了发展经验。由于仪式是人类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符号,仪式感本身并不一定具有明确的含义,但是却能传递出一种文化、一种高于现场其他展示的东西,并且能够从中能够收获一种形而上的精神价值,这一点体现在文化节目中的作用,即是通过弘扬精神层次的享受来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首先,《朗读者》设置嘉宾入场、进入访谈室以及观众见面与朗读者谢幕等仪式,并且将仪式与文字讲述进行了很好的平衡,整体上具有娱乐性又错落有致。另外,舞美的设计是打造仪式感的重要环节,《朗读者》中邀请了英国的专业人士来设计舞台灯光,又采用李云迪这样的知名钢琴家为其准备配乐,这都起到了打破单一朗读的沉闷叙事节目节奏的重要作用。“仪式感”这个概念也体现在其他央视文化节目中,例如另一项受到大家关注的历史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从国宝守护人印玺环节到介绍国宝到小剧场表演再到国宝守护人宣誓,都充满了庄重的仪式感,加上其高科技的舞美布置为观众带来了穿越感,打破了历史节目的单调性,增强了文化类节目的综艺性和趣味性。另外节目组在线下为热爱阅读的大众设置了朗读亭,这样的设计为热爱朗读的观众提供了一个私密的具有仪式感的朗读空间,极大增强了节目与受众的互动性,从而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同时,这样的设置使观众成为朗读的线下传播者,提起了忽略日常阅读的大众对于阅读的兴趣,从上海等地的人们排队数小时就为在朗读亭中深情朗读三分钟就可以看出这项创新设计起到的作用。

五、结论

当观众所接受到的文化内容都成为娱乐的附庸时,人们的文化品位也会受到限制,电视节目要创新,“不接地气”的文化节目更要创新,可以说,《朗读者》的创新策划不仅突破了娱乐化作为制胜法宝的桎梏,同时也在困顿的文化节目市场下大放异彩。《朗读者》能够突出重围成为现象级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标志着我国文化类节目将会进一步发展,其成功为其他文化类节目提供了借鉴经验。

猜你喜欢
朗读者董卿类节目
有一种友情叫倪萍与董卿
董卿最有才华的四次救场
与中国诗词有不解之缘的董卿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董卿的宝贝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