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丹
(海峡都市报社,福建 福州 350003)
现阶段传统纸媒正面临新媒体传播媒介的挑战,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报纸传媒需要借助时代科技力量,提升自身优势,增强自身可读性和吸引力。那么如何掌握新闻图片的合理使用,以及图文并茂增强新闻可读性呢?笔者认为新闻图片的巧妙运用必不可少,本文着重从新闻图片的编辑使用上来谈谈其在传统纸媒报纸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
报纸离不开新闻图片,否则满篇文字看多了难免会枯燥乏味。新闻图片好比烹饪中的味精,不宜太多但也必不可少,它可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为报纸增光添彩。概括来说,新闻图片对报纸的价值在于以下方面:第一,它具有展示、感染和引导读者理解新闻的作用,这在深度报道中尤为重要。第二,它具有记录历史的作用,文字的记录在真实性和丰富性上存在欠缺,而图片则可以弥补这一点,比较著名的例子如毛泽东同志参加重庆谈判时记者拍摄的那张“挥手之间”。第三,它具有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新闻观点的作用,有的新闻观点的论述可能不够有力或者观点比较隐晦,这个时候新闻图片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图胜千言”。第四,它具有佐证文字报道的作用,也即人们常说的“百闻不如一见”,文字对新闻现场的报道总是有遗漏的,需要论据支持,而新闻图片因其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堪称最有力的证据。由于新闻图片具有这些价值,图片编辑在报社中的角色应当值得我们认真审视。从纸媒现状来看,图片新闻的质量和地位仍然落后于文字新闻。这并不是因为摄影记者不够努力,也不是因为报社领导不重视新闻摄影。1990年银川会议(即我国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蒋齐生和穆青两位老先生提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理念以来,新闻摄影已普遍受到报社的重视。但为什么图片新闻还是落后于文字新闻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对图片编辑的角色定位还不够科学造成的。
要科学定位图片编辑在报社中的角色,应当分析图片编辑对报社工作的功能作用。首先,图片编辑最重要的作用是决定图片的运用方式进而决定图片的传播价值。这包括用不用、用在哪个版、怎么用等。就此而言,如果没有图片编辑而由文字编辑来决定图片运用方式的话,就显得不够专业化,在政治标准的把握上也比较容易出错。图片编辑的门槛较高,必须具有对图片的政治判断力、审美能力和新闻敏感度,其专业性是文字编辑难以轻易替代的。其次,图片编辑对图片的编辑工作决定了图片新闻的质量。摄影记者拍下来的大量图片素材需要通过图片编辑的精选和精修才能使用。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的工作内容和目标是截然不同的,两者是“创造图片”和“再造图片”的关系。前者以抓拍抢拍为主,后者则以搜集挑选为主,不求多而求精。再次,图片编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图片,弥补本报摄影记者渠道的不足。图片编辑取得新闻图片的来源可以多样化,除了本报摄影记者之外,还可以通过图库公司、各类通讯社、读者投稿等渠道获得图片。
在媒体业态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中,无论是纸媒还是网媒,都普遍重视图片编辑的作用。他们对媒体行业经营时间更长,经验教训更为丰富,对图片在媒体中的价值和地位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们已经充分领悟到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和求生之道,视觉效果超强的图片是最有效率的传播方式,特别是在突发的重大新闻报道中,其传播效果是单纯用文字难以达到的。但为什么我国的纸媒对此问题不够重视呢?因为西方媒体是高度市场化的,他们追求的是传播效果最大化,从而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这就是他们经常说的“读者就是上帝”,而图片恰好是吸引“上帝”眼球的利器,所以他们大多会把图片编辑定位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我国媒体有所不同,大体可分为两类,非市场化的媒体一般没有经营压力,对传播效果也就不太重视,图片编辑的作用难以发挥;市场化的媒体则较为重视图片和图片编辑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媒体经营的历史相对西方而言还比较短,对图片编辑作用的认识还不如西方那样深刻。以各级党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是否设立图片编辑职位,如何构建图片新闻的编排机制等关键问题上,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报社应当对图片编辑的角色作如下定位:
第一,向需求侧倾斜,赋予图片编辑对版面编排的发言权乃至核准权。所谓需求侧也就是报纸的读者。无论是市场化的媒体还是非市场化的媒体,如果缺乏读者关注的话迟早将失去自身的存在价值。能否“吸引眼球”是关系到媒体生死存亡的核心问题。因此,读者敏感的、关心的、喜欢的图片类内容就应该被赋予更多的资源,图片编辑也因此应当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就报纸而言,它对读者的主要价值是获知新闻,最具时效性的图片新闻应当成为报纸的主打卖点。因此,图片编辑至少应当具有对版面编排的发言权。对于追求时效性的报纸来说,还可以考虑赋予图片编辑对版面安排的核准权,这是一个改革创新的好路子。
第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赋予图片编辑对图片运行机制的主导权。专业性是报纸质量的生命线,文字编辑与图片编辑的分工是必要的,否则难以确保图片新闻的质量。必须明确,从职务设置上说图片编辑不应居于文字编辑之下,从权责关系上说他不应对文字编辑负责,而应当只对总编辑或者编委会负责。其应当有权独立决定或者在总编辑把关后决定向各个版面签发图片。在图文结合的新闻报道中,图片编辑与文字编辑可能产生冲突,对此类冲突应由总编辑或编辑委员会来裁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专业性和积极性。
第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赋予图片编辑在新闻报道的选题策划中更多的话语权。一方面,摄影报道是报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流程看它的起点是策划选题,图片编辑对此应当享有主导性的话语权。他可以根据报纸的总体风格和新闻题材资源,选择摄影报道的题目,并决定摄影的实施方式。另一方面,对于突发新闻,图片编辑可以根据图片数量质量的情况向总编辑或编辑委员会提出意见。这样可以避免新闻报道无图可看或文图不匹配的尴尬。总之,我们应当让图片编辑参与新闻报道的时间点尽可能前移,让其专业能力有更多的用武之地。
从我国报社的现状来看,图片编辑还没有普遍获得其应有的地位,他们的价值也没有充分展现。鉴于此,笔者建议对此有清醒认识的报社采取如下措施来充分发挥图片编辑的作用。
报社要摆脱让摄影记者兼任图片编辑的旧思路,着力提升图片新闻的专业性。图片编辑的专职化势在必行,专职化才能推动专业化,专业化才能保证报纸的品质。设立专职的图片编辑岗位对于报社来说仅仅是一个底线性的要求。报社对图片编辑不但要将其专职化,而且还应当赋予其充足的职权,包括对版面安排的话语权、对图片运用的主导权和对选题策划的参与权。
一是图片编辑与摄影记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图片编辑应当处于主导地位,组织和指导摄影记者的工作。对此,美国著名新闻摄影教育家肯尼斯·考伯曾精辟地指出“有成效的新闻摄影在于它的照片编辑者而不是摄影记者。”二是图片编辑与文字编辑的关系。两者都是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种,应当具有平等的话语权,定位为协作型关系较为合理。三是图片编辑与总编辑(以及编辑委员会)的关系。总编辑对报纸内容把关定向,同时承担最终责任,是报社的最高管理层。图片编辑可以对专业问题发表意见,但最终应当服从总编辑的决策。四是图片编辑之间的关系。图片编辑应当理解为是一个工种、一个团队而非一个职位,图片编辑内部也需要分工,包括负责总体把关的图片总监、负责搜集素材的图片编辑、负责制作的图片编辑、负责策划的图片编辑等。
总之,新闻图片编辑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只有科学管理、合理定位,有效地处理好新闻图片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从而促进传统媒体新闻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