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露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散文《文化沧浪宜人居》是陆文夫先生为“文化沧浪”系列丛书写的序言,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苏州的热爱和赞美。散文着墨于苏州沧浪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名胜古迹甚多,杰出风雅人物迭出。陆老用词凝练,引经据典,历史文化典故信手拈来。
文章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从意义的功能对等、风格的功能对等以及翻译策略3个方面分析《文化沧浪宜人居》的英译,以期在译文中揭示原文蕴含的文化意义。
《文化沧浪宜人居》一文有大量的对偶句、排比句、典故等,如果僵化地对照直译,不利于译语读者理解。因此翻译时应有取有舍,灵活处理,在保留原文文化含义的同时,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奈达不追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是“关注两者的动态关系,即译文读者与信息的关系必须和原文读者与信息的关系大体一致”①。因此,这篇散文的翻译不应该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要确保译文自然流畅,使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中涉及的名人逸事,能感受到沧浪区的文化底蕴。这种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思想,正是功能对等理论的主旨。
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就是译者用译入语再现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形式而言。在他提出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中,“意义相符,功能相似”是一项最基础的翻译标准。奈达将意义分为语法意义、指称意义和内涵意义。然而在翻译中实现这3个意义层面的完全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译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优先传达词语的某层意义。笔者将结合《文化沧浪宜人居》的英译实践,选取语篇词语中涉及的指称意义和内涵意义进行分析。
指称意义是用词语来指示某一客观事物、某一思想概念时所获得的意义,也可以理解成语言符号的所指。指称意义受语境的制约,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指称意义。因此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选取最适合的指称意义,避免英语读者理解错误。例如:
(1)原文:住居的文化环境……可以借用,难以创建。
译文:Cultural environment…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but not created in short times.
“借用”一词义为“引用、抄录、借鉴”和“为了当时或临时的使用而借别人的东西用”。文化环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像物品一样可随手取拿,怎么“借用”呢?从前文“现代的建筑理念也注意到了住居的文化环境……不是……营造出来的”一句可知,这里的“借用”指的是由于缺少文化积淀,现代的建筑理念只能借鉴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的设计理念。如苏州城市道路的两旁的白墙黑瓦和城中大大小小的园林古朴的气质相呼应,使城市在不知不觉中添了几分安详静谧。这何尝不是一种“借用”呢?如果根据其字面含义将其翻译为“borrow”,未免太过生硬且不符合原文的含义。笔者将其译为“use as a reference”,指以其他文化底蕴深厚的环境作为参考,并将其设计理念运用到现代的建筑中。“use as a reference”有“借鉴、引用”之义,能使英语读者理解该句表达的含义。再如:
(2)原文:一个区……聚积……众多的文化资源。
译文:such a cradle of outstanding talents…
“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物力、人力、财力的总称,可以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开发资源。根据“资源”所指的不同,可以对应地翻译为“natural/human/…resource”。此处的“文化资源”指宋代以来曾居住在沧浪区的杰出人物,如范仲淹、苏子美、叶圣陶等,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形成了沧浪区厚重的文化史。但如果僵硬地将其翻译为“human resource”,一则很容易让英语读者误以为是劳动力人口,二则过于直白,无法揭示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文化内涵。因此笔者将“文化资源”一词译为“outstanding talents”,不仅与前文呼应,也能使英语读者更好地感受作者对沧浪区人才辈出的感叹。
内涵意义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附加给语言的意义,是语言之外、人体感觉以及社会行为方面的意义。人们在阅读时不仅仅是理解词语的所指意义,还会作出自己的主观情感反应,翻译时将这种微妙的情绪传达出来是使读者充分接受、理解原文的关键。例如:
(3)原文:沧浪区以她……泽被子民,以她……培育……
译文:she,like a mother,gently spread her cultural benefits to people here and tenderly cultivates them with her rich cultural contents.
汉语中常把祖国比作母亲,英语里也用“motherland”指故乡、祖国。因此,这里笔者直接将“like a mother”这一意象点出来,并添加了副词“gently”。“母亲”一词总让人联想到其无私、温柔的特质。沧浪区就如一位母亲,以宽广的胸怀包容着她的子民,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着她的子民。如此一来,英语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对沧浪区最真挚的赞美。译文呼应了原文里“她”这一拟人修辞,再现了原文的风格。
奈达认为意义对等才是第一位的,风格对等被放在相对靠后的位置,但不是说诠释原文的风格不重要,相反,仅仅做到意义精确的译文并不能算作合格的译文,因为译入语的读者不能和源语读者接收到同等的源语信息。“要比较完整地传达原著的精神和面貌,就必须尽最大努力接近原著的精神和面貌。”②因此译者必须在保持意义对等的同时,理解作者的意图,抓住原作的精神内涵,才能翻译出与原文风格相近的译文。
在《文化沧浪宜人居》一文中,作者频频使用排比句来赞叹沧浪区文化底蕴深厚,且辅以拟人手法。句中动词丰富多变,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注意其文体风格的再现。例如:
(4)原文:都会一一与你擦身而过,你可以进园林小憩,你可以入古宅探幽;你可以到图书馆里阅读,也可以在文物市场和商店中把玩。
译文:brush against…one by one.The gardens will invite you to take a rest; the antique residences will welcome you to explore its deep and serene spots; the libraries will embrace you to have a good read; the cultural relics markets will receive you with cordiality to appreciate the playthings.
“擦身而过”义为“距离很近地经过”,在文中指的是沧浪区的居民在居住区随处可见各种风雅之地。这些园林、古宅等本身是不能“擦身而过”的,作者赋予其人的行为意义,使文章更显生动。因此笔者在翻译时,将排比句主语由“你”换成了“园林”“古宅”等,句中的动词分别使用“invite”“welcome”“embrace”“receive…with cordiality”,用词虽不同,但都表示“欢迎你来……”,不仅与原文中“你可以……”的意义相对应,也呼应了前文的拟人修辞。
重创就是把源语的深层结构转化为目的语的表层结构。也就是说,先分析原作想要传达的深层信息,将其剖析成最简洁明了的形式,再用表义明晰的目的语表达出来。汉语中词句形式和语义表达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中国人能够理解,但外国读者理解起来却有些困难。因此译者需要将原文“抽丝剥茧”,透过表层结构看到作者的真实思想。例如:
(5)原文:你不能居而无食,也不能行而无衣;你不能住而不行,也不能行而不归。
译文:Each element is so essential that without one of them,one’s life can’t run on the rails.
4个“不能”构成并列句式,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这一句是与文章开头“衣食住行是不可分割的浑然一体”相呼应的,表达的意思是衣食住行这4个要素缺一不可。如果简单地将这句话直译,未免太过啰嗦直白。笔者结合语境,将其译为“each element is so essential that…”,表明这四大要素任缺其一,人们的生活都不能正常进行。用“can’t run on the rails”翻译原文中“不能……”的含义,如果缺少其中任意一个要素,生活就不能处于正常的轨道上,就会一片混乱。“run on the rails”这一比喻修辞,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类似的例子还有将“倒不是说……或者说,当然也有……但那不是,是……”这一复杂的句式译为“not because…,but…”。
中国有着5 0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翻译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典故时,首先应该考虑外国读者是否能正确理解。这些典故产生于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中,对于对中国的文化、风俗习惯、社会发展知之甚少的译语读者而言,如果简单地音译或直译,他们就无法理解作者列举这些典故的意图。在《文化沧浪宜人居》一文中,作者多处提及与沧浪区有着深厚渊源的名人逸事,笔者在翻译时适当补充了一些背景知识,方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沧浪区的文化内涵。例如:
(6)原文:你过沧浪亭时会想起苏子美,入文庙时会缅怀范仲淹,也可能会想起评点《水浒传》的金圣叹和那著名的哭庙案。
译文:Canglang Pavilion may remind you of Su Zimei who restored it; Confucius’ temple may remind you of Fan Zhongyan who established it or Jin Shengtan,a famous commentator and editor ofAllManAreBrotherswho once cried in front of the memorial tablets of Chinese sages in the temple to show his grievances to the royal court.
纵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多次列举名人典故是为了表现这些文人雅士或多或少都与沧浪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沧浪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这些典故不加以解释,外国读者很难明白先贤与这些地方有什么关联。因此笔者在翻译时点出人物与地点之间的联系,以解释背景的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不同民族思维习惯和文化的差异造成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英语更偏重直来直去的肯定表达,因此英语的正说和汉语的反说或问说有互译的趋势③。正说与反说的互译大多数是通过肯定和否定的互换完成的,因此在英译过程中,笔者尝试变换角度,寻找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表达。例如:
(7)原文:一个人在如此浓郁的文化氛围中生活着,如果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话,决不会感到文化的寂寞和知识的匮乏。
译文:One who lives here can always savour cultural ambience and acquire knowledge as long as he is willing to.
例(7)中,笔者将汉语中“如果不是……决不会”的双重否定表达转换为英语中“只要……就”的肯定表达。在汉语中,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且比肯定效果更强。英语中偏好直来直去的肯定表达,因此笔者在句中添加副词“always”,使表达更有力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英语的正说在汉语中倾向于翻译为反说或问说,但语言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如果目的语中存在具有相同含义的现成说法,也不排除汉语的正说与英语的反说或问说互译的可能。例如:
(8)原文:在文化的沧浪区安居,到邻近的高新区去乐业,安居乐业,开拓进取。
译文:Why not settle down in cultural Canglang district and seek jobs in industrialized new district,forge ahead and embrace a better life?
例(8)的原文虽然以句号结尾,但整句有鼓励人们去做的意味,英语中“why not…”表示劝诱、建议,因此笔者使用该句式,以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作者对沧浪区由衷的赞美之情。
上文通过《文化沧浪宜人居》译文阐明了功能对等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意义。翻译时不仅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原文的含义,也要同时兼顾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语义、风格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英语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原作的精神内涵。
注释:
①贾文波:《应用功能翻译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第83页。
②NIDA E A,CHARLES 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12.
③杜争鸣:《时政用语中译英释例》,外文出版社,2016年,第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