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冰
(白山广播电视台,吉林 白山 134399)
基层广电媒体要想突破发展瓶颈需要依靠大胆的改革来实现。对于身处一隅的基层广电人,要想突破当前的困境,可能需要更大的魄力和雄心,以及超脱过往那种单纯囿于行政观念的管理框架。
首先来说,基层广电媒体在现有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首要解决的便是资金问题。就此,可从常规和超常规的思想入手。
通常来说,广电媒体本身就是优质资源,如何将之变现是其中关键。我们要明确一点,在我国的社会体制下,广电更是一定意义上的垄断资源。与本地的专业广告营销企业洽谈,将部分广电的时段打包出售,以便获取资金或合理资源的目的。
充分发挥小城市甚至区县地区小企业、小经销/代理商、小门点的广告市场资源。设想一下,若以广告促销活动的名义(以此避免外界认为广电广告贬值严重的错误认知),将以往大段的广告时段打碎拆零,把以往地方台动辄5分钟乃至10分钟的广告改版,变为1000元/3秒/月、1500元/5秒/月、2000元/10秒/月的模式,对微小经济实体进行推广,完全有望打开大片的市场空白。
若想改变眼下基层广电媒体广告运营不利的问题,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广告营销团队无疑是重中之重。一方面,现有人员队伍中,往往会有不适宜原有专业岗位的人员,可组织其接受专业的营销培训,给予高额销售业绩回报,帮助其转化至专职营销工作岗位,同时,适当对外招聘。这种专业广告销售人才,具备超越多数人的交际能力,组建一支干练的销售团队,将对基层广电媒体的广告资源销售带来明显促进。另外,对专职销售团队的待遇问题,必须采用阶梯式薪酬,激发业务人员的能力,让广电的资金愈发充盈。
通过对相关法规研究,证实事业单位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以国有的名义注册法人企业。既然国家允许,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政策来助力基层广电事业的发展。
1.建立公关庆典公司
基层广电媒体完全可以注册公关庆典公司,以广播电视台这块在老百姓心目中仍然够专业的牌子,来承揽婚庆或其他庆典,让广电闲置资源可以变现,让员工有利可图,在工作和效力广电事业的同时,也得到丰厚的个人物质回报。
2.建立商贸实体,自行代理和经营产品,打造广电商城
在电视商城依旧拥有巨大市场号召力的情况下,基层广电媒体完全可以将这一资源进一步挖掘,并做大做强。第一步自然是注册实体,并注册400服务电话;第二步是用广告时段与大型商企置换商铺或档口、专柜;第三步与第二步是同步进行的,即选取采购代理商品,可以是食品、生活用品等,务必要做到安全合法,这是对观众和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自身和市场负责。此三步做完,即可进行电视商城销售。利用空余广告时段宣传推广,而且必要时可以选择比较热门栏目的主持人、出镜记者、编导等人员前往现场互动,以助力商品的销售工作。
当前许多基层广电媒体有大量的聘用工作人员,如何解决好聘用人才的使用和出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基层广电媒体的发展前景。
现在部分基层广电媒体的聘用人员待遇不是过低的问题,而是不公平的问题。参考私企和外企的成功经验,对于聘用人员群体,理应采取多层级多变化的工资结构,即分级分档,对于确实具备独当一面能力的聘任员工,开出金领一般的工资待遇,对能力普通但亦可胜任岗位工作的,参考事业编制人员给予相应报酬,而对那些全无能力的人员,不妨直接解聘,避免了资源的无谓消耗。
在某些发达地区的媒体中,有能力的聘用人员担任制片人或策划人,领导在编员工开展栏目制作工作的情况已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很多基层广电媒体目前以僵化的行政思维来进行人员管理,对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对人才锻炼和培养极为不利。如果聘任人员能力强大,为何不让其在更广阔的舞台展现自己,给广电带来赢得更多成绩。
对于传媒行业而言,其产品就是节目。一个媒体能否占据市场,当然是看其提供的产品是否迎合受众的需求。从传播学的专业角度推论,最简单的“拉斯韦尔5W模式”表述的很明确,即“谁→在哪儿→通过何渠道→向谁→说了什么”,以这半个多世纪前的标准来衡量,恐怕许多基层广电媒体的节目,除了当地时政新闻勉强及格,其余的均有不达标项目。可以说,大量基层广电媒体的节目普遍存在自身定位不明晰、受众定位不明晰、赢利点定位不明晰的问题。如何改变,或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此举同样是为了促进营销创收,对于那些打了3~5秒广告的小广告主,时间只够播放企业名称、品牌、店面、商品图片的,把这样的广告集中起来,做成类似央视二十多年以前的《榜上有名》栏目那样,再进行滚动播出。
作为基层广电媒体,既无力聚焦国际热点,又难以派遣驻外记者。那么能否让本地受众关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目是不是和本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不是单纯的民生新闻(当然,民生新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是要涵盖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受众的目光聚集到基层广电媒体的屏幕上。
比如,讲述一百个老百姓的故事。主角可以是个警察,可以是个消防员,可以是个教师、学生、清洁工、小商贩,甚至可以是个想重新融入社会的刑满释放人员。只要讲述好一个人的经历和故事,那就是吸引人的。且一个被采访对象,自然会告知亲朋好友节目播出的消息,这种“街头社+路边社”的传播模式,本身就会给基层广电媒体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
做一些回顾性追忆性题材的节目,必然唤起许多当地观众的共鸣。在制作这样节目的过程中,单纯是通过电视台和电台发布征集老照片和当事人的过程,就是聚拢受众提高关注度的过程。
恋爱不顺、夫妻矛盾、养老分歧、遗产继承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可通过设置一档栏目,由富有社会经验的记者(可联系协调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节。这样的节目迎合的就是人性中客观存在又都不愿表露的一面。
尤其是侧重当地人文历史的内容,毕竟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依笔者的人生体验,哪怕似乎是一些偏远的地区,也同样有着久远的传承痕迹,而这些经过探寻都可能形成故事。能把这些通过镜头展现,就有吸引人的可能。
前文中讲到过,网络对电视的冲击是巨大的。相较于对抗,不如融合。由于网络电视平台建设的费用较为昂贵,对人员要求也较高,所以不少基层广电媒体还无法上马。但在通过前述手段取得一定经济收益后,这个步骤必须尽快完成。从而实现电视和网络同步播放、网络点播回放的播出序列。当前的严峻现实是,大批民营地方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和信任度都超过了同地区的基层广电媒体,对比之下,更可明白此事不能久拖。
顺历史及社会大势而动,应人心及市场潮流而为,定然能令基层广电事业有所收益,能为基层广电事业劳苦奔波的袍泽同仁有所收益!无论从哪个层面看,行进在最基层的广电人都要坚定信心,电视行业本身不会消亡,而是要在时代和环境的捶打中成长发展。面对困难就解决困难,追寻机遇并把握机遇,基层广电事业,终究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