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影像课程的实践与革新

2018-03-28 16:48
传媒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视域意识理论

李 宏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麦克卢汉在传播学领域做出过巨大的研究贡献,尤其他的“媒介延伸”观点。在现实社会中,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媒体技术改变着传播路径、传播内容,同时,也引导着传、授双方的传授方式。我们也经历了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网络媒介。“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概念最早由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新媒体”“第四媒体”来界定网络传播和传统媒体的关系是融媒体。融媒体不是一个个体,概念应该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会随之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等;而广义的“媒介融合”则范围广阔,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也就是说,“媒体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从以上概念上看,媒体之间的特点和传播方式均被融媒体融合在一起了,最突出的一个传播方式是影像,因为影像是包括了声音、图像、文字,现又有了不受时空传播限制的网络,影像传播如虎添翼的在融媒体视域下大行其道,所以,融媒体视域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影像课程的实践与创新就尤为重要了。

一、融媒体视域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影像课程的态势

(一)融媒体视域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影像课程的发展背景

近期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31亿,普及率53.2%,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达6.95亿,中国网民总量已相当于欧洲人口总数。2015年排名前十位的网络自制节目播放量达到了60亿,其中腾讯视频以21.7亿居于第一,爱奇艺以21.2亿居于第二。而仅腾讯视频的《我们15个》一档节目,播放量就破了12亿,成为网络自制节目首次播放量超过10亿的标杆。由以上具体的数据,我们能看出融媒体时代影像作品的丰富多样和受众点击量的巨大,所以新闻与传播专业开设影像课程就非常重要和必要了。

(二)融媒体视域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影像课程特点和分类

首先,在融媒体传播的大背景下,各高校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院系基本上都开设了影像课程,其特点很多都是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其次,影像课程的分类大体上分为影像课程的导论,比如:《摄影基础》《艺术学概论》《影像基础》等;影像课程的创作,比如:《纪录片创作》《影像作品创作》等;影像课程的后期剪辑,比如:《影像作品剪辑与制作》《图片编辑与剪辑》等。

二、融媒体视域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影像课程的培养模式与实践

(一)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融媒体背景下,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高校依据媒体当前的形势,判断出未来很可能是大视频发展的趋势,那么我们新闻与传播专业院校的老师就必须具备影像理论讲授、研究、拍摄和剪辑制作的能力,而现实却大相径庭。纵观原来的“985”“211”以至于现在的“双一流”大学都转为研究型大学,在选择教师的时候,首先看高学历再看科研成果,而老师的专业动手能力往往被忽略。其他的一二本院校在引进教师人才的时候,也大多参照着“双一流”大学的脚步。只有三本的民办高校相对门槛儿低一点,允许暂时性引进业界知名的专业人士且具有较高职称的等学历人才,才可走入教师岗位。可想而知,教授专业的老师不懂或者不能熟练地掌握影视拍摄、创作、后期剪辑的技能,如何能教授好影像课程呢?所以,建议各高校有新闻与传播专业且开设有影像课程的院系,可以开设绿色通道引进具有优良影像制作技能的人才。

(二)分层次分阶段的理论教授与实践的培养模式

新闻与传播专业院系在教授影像课程的时候,很多都是以理论教授为主,甚至于只教授理论课程,这跟不上融媒体发展的趋势,也给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就业制造了障碍。反之,只重视实践忽略理论的教授、界定和引导,学生们会变为“生产工人”,只会机械性的生产,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理论和实践要并重,分层次由浅入深地讲授理论,再分阶段地讲授各阶段的影像理论课程。

(三)努力建成校内外导师的联合培养模式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更加强调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成。要求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强且具有创造性。建立校内外的导师联合培养制度就尤为重要了。纵观全国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院校,超过160个本科院系开设有相关专业和课程,但是我们的专业老师都是以研究理论为主,在教授学生理论方面是无可取代的,但在指导学生实践创作的时候有心无力,那么具有专业技能的校外导师的指导就不可或缺了。如果各专业院校能建成校内外联合培养的导师模式,那我们新闻与传播的学生在影像课程学习和实践方面就会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不仅,我们的学生对融媒体时代影像的发展有了一个客观的了解,而且也会激发学生参加各种影像制作的热情。

三、融媒体视域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影像课程的意识培养

(一)影像课程的理论意识培养

各大高校的新闻与传播专业都开设有影像课程,这不仅是融媒体时代的与时俱进,也是未来发展方向。既然是大学课程培养里开设的影像课程,理论课程教授是不可缺少的。现在不仅有很多学生觉得学习理论没用,就连设计专业课程培养计划的教授人员也在大幅压缩理论课程,觉得在实践中能够更好地认识学习,其实不然。“书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是强调在书里得到的知识一定要通过检验的,可是,脑袋里空空的如何去检验?会使用器材了,拍什么?拍点什么?为什么要拍?用不用什么手法编辑?为何要用蒙太奇效果?一切都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的,所以一定要培养好学生的影像课程的理论学习意识。

(二)影像课程的实践意识培养

《荀子·修行》中说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意思为:道路虽然近,不去行走,是到达不了目的地的;事情虽然小,不去做,是不会办成的。这说明实践很重要!学生们在影像课程里面学到的理论知识,不是听听然后考试一下结束了,这样的话我们的学生是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的。影像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包括了前期的理论认识学习,然后是策划,再后来是拍摄、灯光,最后是编辑剪辑。现在的门户和商业网站大量使用影像作品,层次、质量和主题都参差不齐,只有让学生分门别类地去实践才能深入地理解影像课程的重要性,未来也会成为行业里面的佼佼者,所以,作为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教师培养学生在影像课程的实践意识是重中之重。

(三)影像课程的创新意识培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下社会的流行语,各行业只有创新才能越来越强。同样道理,在融媒体视域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影像课程也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培养学生有创新意识,也要求影像课程设计、影像课程教授上都要有创新意识。

比如:首先,影像课程可以和推出公众号,在公众号上推出影像作品,并配有音视频和文字的解析,让学生们评比一下哪个作品好;其次,定期在自设的公众号上推出有时效性的不同题材的影像作品,定期评选;最后,在试运行成熟后,可以引进商业模式,广告投放,投资拍摄等等。通过以上简单的流程树立学生的影像课程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融媒体视域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影像课程的实践和革新,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意识,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学习意识,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实习实践意识,更要有独具特色的创新意识。培养出专业素养高、学习意识足、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独特的专业人才来。

猜你喜欢
视域意识理论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