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谍战剧的发展与流变

2018-03-28 15:35姚振轩
传播与版权 2018年1期
关键词:谍战剧创作艺术

姚振轩

一、谍战剧的缘起与发展阶段

我国谍战剧的缘起可追溯到“十七年”电影中的间谍片,或称为惊险样式影片,发源于其分支反特片。谍战剧与反特片在情节设置、叙事风格、情境铺设、主题表达等方面均有其共性。[1]随着电视剧创作的风格化与制作的精细化,“反特”已不能涵盖当下谍战剧的内涵了,但反特题材曾出现于我国早期的戏剧、小说、电影等艺术形式中,特别是反特电影的成熟化创作给电视剧艺术提供了较大的创作借鉴及参考。

(一)谍战剧的缘起:反特电影

我国反特题材影片的开山之作是1949年《无形的战线》。该片虽在多方面略显稚嫩,但已有了类型片的雏形。综观“十七年”时期反特片创作,呈现数量多、影响大、质量优等特点,为后期创作描摹了范本。这一阶段共拍制了反特片30余部,以《国庆十点钟》《羊城暗哨》等为代表,均突出了我党我军的英勇善战、机智果敢,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但囿于特殊的创作背景,影片带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性,局限也较为明显:一是思想单一;二是内容局限;三是人物塑造缺乏立体性;四是宣教意味浓。[2]

“十七年”后期,反特片探索步步深入,1976年《南海长城》拉开了创作的新帷幕。这部陆续拍摄了12年的电影,公映不足半月便被封存。虽“面世”未久,但其探索性是不容忽视的。[3]《黑三角》《斗鲨》《暗礁》等优秀影片,在《南海长城》后雨后春笋般问世,形成了每年都有经典片的良好局面。

(二)谍战剧的发展阶段

电视剧作为一门踩着诸种艺术样式的肩膀成长起来的新艺术,在其回归与探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其他已成熟的艺术样式影响,[4]谍战剧就在反特片趋于成熟的时期站在了其肩膀上发端并成长起来。

1.初创阶段:1981年—2001年。1981年的《敌营十八年》不仅是我国电视剧史上的首部谍战作品,也是首部电视连续剧。随后的13集连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在1984年创下了当时国产电视剧的长度之最,和《敌营十八年》共同显示了早期谍战剧的特色。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最主要的文化事件是文化启蒙与政治改革,电视剧的创作依托于社会背景而扮演着新的文化启蒙角色,且多以反思历史、反思人性、反思文化为主要创作内容,谍战题材在这一时期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5]因而在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谍战剧的数量屈指可数,《76号窑洞》《狼行拂晓》等成为这一阶段后期的零星剧作。

2.发展阶段:2002年—2008年。新世纪开端,电视剧人的思想进一步解放,对前期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有了深度的把握,“老剧新拍”应运而生。谍战剧在这六年间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2002年《誓言无声》斩获飞天奖,使得谍战剧的关注度飙升。虽然剧作兼有谍战和涉案的题材,但为谍战剧的再发展创造了条件。2004年广电总局发文限制涉案剧,使其退出了黄金时段。这一政令让谍战剧触发了荧屏热,《一双绣花鞋》的收视率达到了13.1%,居上海同期的榜首,《梅花档案》获得了当年风云盛典最佳收视率奖。这两部剧作在广州、深圳等地的收视率均超过20%,刷新了记录。[6]

2008年新《敌营十八年》在81版9集电视剧的基础上批判创新,借鉴了前期代表作《暗算》的“一剧三部曲”,以“卧心、雄心、丹心”编制全剧,将其扩展为120集的巨作。虽然此前也有对反特电影的翻拍,如2006版《羊城暗哨》,2001版《黑三角》等,但2008版《敌营十八年》代表了发展阶段的创作成就,且在谍战剧发展中有承前启后之作用。

3.成熟阶段:2009年至今。2009年谍战剧“万千宠爱集一身”,数量上达到巅峰,总产六十余部,特别是《潜伏》《红色电波》等热播肯定了2009年在谍战剧历史上的地位。此后《悬崖》《红色》《伪装者》等相继走上荧幕并受到认可。电视剧人反复咀嚼经典影片,将经典元素与时代特色相嫁接。谍战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反特片的模式,兼容了当下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了影像话语的变迁。

张育华认为叙事能力的提升是类型化电视剧成熟的重要标志。我国谍战剧发展至此,已有了类型成熟化的标志,每一部经典的谍战剧都能用“好故事”来吸引观众的注意。

二、谍战剧的流变表现与成因

(一)主题内容丰富化

早期的谍战剧创作都根植于较特殊的社会背景与文化中,意识形态性强。多以敌我斗争中我方大获全胜来突出特工的英勇。发展中的谍战剧主题渐多元化,打破了二元对立的模式,有主次地增加了人文元素。如《悬崖》的主题除了表现周乙的过人智慧,还补充了对周乙与孙悦剑的爱情、与秋妍超脱的情感等叙述,在冷酷的斗争中饱含了温情。情感的升温处理是谍战剧主题丰富化的重要特点。

主题丰富化引导了人物塑造的去扁平化、去模式化。《伪装者》中明家的每个人都有两种以上的身份设置,这种多层维的格局构成了与观众的心理式对话。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身份中的灵活转变既拔高了人物形象表达,也让观众在其复杂的内心矛盾中感受到心理承受力的拓展,增加互动感和参与感。

(二)叙事方式多元化

以往谍战剧多采用线性结构,以事件的顺序线索建构情节,使故事的发展呈现单向不可逆的线性流。随着类型成熟,谍战剧叙事结构更复杂,情节安排更繁密。[7]如《梅花档案》中,特务都布局在正面人物周围,而看似最为正面的人物却是隐藏最深的特务。编导还在情节上设计了白蕾寻找自我的线索,以人物内心的矛盾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种多线合并的叙事结构既能让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也能让观众从人物心理的变化读解谍战当中的心理战。

此外,发展中的谍战剧力求打造自由式结局或是“反圆满”式的结局。如《潜伏》中,我方取得了阶段胜利后,余则成被命继续潜伏,翠平则回到老家生儿育女,由于二人互不知对方的真实身份以致失联。如此开放式的结局留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和空白填补的机会。再如《悬崖》的结局,周乙牺牲倒地,在悲瑟的吟唱中,悲剧化处理与观众文本期待中的英雄主义形成了深刻的文本碰撞与反思。[8]这样的处理促使观众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更易激发对周乙神圣感的表达,艺术的张力也更为显著。

(三)视听修辞意境化

由于技术手段的落后及类型的尚未成熟,以往的谍战剧常用密集式的对白或旁白讲故事,镜头语言也多囿于环境的束缚无法传达,电视剧这一视听艺术的天性尚未完全释放。发展中的谍战剧尝试调动视听语言的主体作用,表现出了不俗的文体自觉。

在镜头语言的调动上,《潜伏》整体上节奏平缓,把持住了谍战剧的压抑性,但压抑却不呆板。景别上虽多用中近景,但虚实结合,表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悬崖》则紧扣电视剧的美学天性,多用小写意来表现情境,对情节中的“紧张镜头”多用动态跟镜头以及铺轨式的移镜头,精准地表达情节的惊险性。谍战剧在音乐、音响等听觉元素建构上也有了颇为明显的改观。《潜伏》中最感人处是余则成和翠平在机场的送别:二人失联弥久后在此偶遇,翠平见余欲言又止,余见翠平嘴角微扬,无语凝咽。编导认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处理尚不足以道出二人此时的内心情感,于是用音乐代替言语抒发:中低音的弦乐悲壮而深沉,大调中的圆号铿锵有力,小号和单簧管奏出了胜利,温情而悲凉的钢琴谱出了二人心底的美好。[9]复杂的心理、情感、言语,及故事发展的线索均通过这场音乐协奏倾诉了出来,艺术感染力非同凡响。《悬崖》中插曲《苏丽珂》贯穿全剧,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与情感,苦涩而甜蜜、澎湃而安详。究其规律性,当下的谍战剧更倾向于使用非对白式的语言点缀作品,表现出其审美的高段位。

三、结语

中国谍战剧的发展前途光明而道路曲折。一方面谍战剧有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其本身难以突破既有的模式桎梏,数量激增但同质化愈发加重。若新作品只是在经典作品的基础上做表层挣扎,只想借谍战热而瓜分市场而不对创作做深度开掘和广度延展,那么谍战剧的发展将陷入泥淖。基于创新的思维,谍战剧的精致化创作应当侧重于以下几点:一是讲好故事,建构多层维的美学意蕴。电视剧的看点归根结底是有没有一个好故事,有没有讲好一个故事,一部能够叩击文本思索的剧作自然会有其发展前景;二是雕琢细节以担当叙事,谍战剧往往是以惊险的强情节设计为主干,而对细节尚缺乏精雕细琢。好莱坞经典叙事策略中对承担叙事使命的细节的精确考究是值得谍战剧叙事借鉴的;三是释放电视剧的文本天性,集言语对白、视听元素、镜头语言等为一体,丰富作品的叙事话语。

类型的成熟是电视剧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谍战剧经历了新世纪近二十年的洗礼,正肩负着繁荣电视剧市场的重要历史使命不断前进。更高的艺术追求及更臻成熟的艺术形式是其在发展道路上需切实探索的。

[1]魏南江.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364.

[2]黄会林,周星等.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0.

[3]袁成亮.电影《南海长城》诞生记[J].党史纵横,2005(11):54.

[4]高鑫,吴秋雅.20世纪中国电视剧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197.

[5]仲呈祥,陈友军.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66.

[6]傅庆萱,当年手抄本如今热播剧[N].文汇报,2003-11-26(2).

[7]陈明姝,中国谍战影视剧的发展流变[D].长春:吉林大学,2011

[8]张育华,悬崖上的美学风光[J].中国电视,2012(5):15.

[9]王宏民,难忘的旋律永恒的记忆——简评电视连续剧《潜伏》中的音乐[J].黄河之声,2011(12):105.

猜你喜欢
谍战剧创作艺术
朱一龙、童瑶主演悬疑谍战剧《叛逆者》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中国梦”背景下谍战电视剧研究与创新
谈谍战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多重伪装,反观现实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创作随笔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