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丹 张福颖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民众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消费正进入旺盛期。与此同时,移动传媒在提高传播速度、革新传播渠道方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面对国民对更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学术传播不能局限于现有的范围,亟须开展供给侧改革,借鉴大众传媒、移动传媒的经验吸引更广泛的社会大众的目光,扩大学术成果的传播空间,拓展学术研究的影响力。从宏观上说,拓展学术传播空间,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使我国顺利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创新型国家的华丽转型。从微观上说,提升学术传播的影响力,是大幅度提升公共科技供给的体现,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比于大众传播,学术传播的对象是小众化的,尽管如此,学术传播的发展同样要遵循信息传播的一般规律。学术传播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利用最先进的媒介技术和手段,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扩大学术成果的影响力。相比于大众传媒、社交传媒、移动传媒日新月异的发展,学术传播变革的脚步则比较缓慢。学术传播的发展必须紧跟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术传播领域亟须开展供给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要使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的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学术传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往,学术传播的对象是象牙塔中的学术共同体成员。要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组建高素质创新大军,必须扩大学术传播的受众范围,真正提高全民素质,充分释放蕴藏在普通公民中的创新智慧。
学术期刊是我国学术传播领域的核心力量,学术期刊的重要依托力量是高校,高校师生也是学术期刊重要的受众群体。2015年3月,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明确支持学术传播领域的改革,既包括学术传播形式的改革,也包括对学术传播机构与人员的改革。[2]在学术期刊的改革中,内容建设是根本,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是目标,最终实现学术期刊编辑部的转型升级——从产品提供商转变为内容服务提供商。
纸质期刊时代,学术文献刊必须通过学术文摘的转载、摘编才能实现“二次传播”,学术文献的推广依靠学术共同体的“口口相传”。在电子期刊数据库时代,学术文献被下载以后可以通过邮件进行推送,“二次传播”的门槛降低、效率提高、速度加快。在移动传媒时代,“二次传播”的门槛被完全消解了,学术信息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可以轻松实现“二次传播”,微信朋友圈甚至能进行几何级数式的传播扩散,传播量轻松突破“十万+”(十万以上的传播量不再在前台显示)。由此,学术传播转变为大众传播,学术传播的对象不再局限在专业的学术圈中,学术成果将影响力扩展至全社会。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5年,中国的义务教育普及率、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83%。[3]高等教育的普及进一步提高了国民素质,我国能够越过学术传播门槛的受众已经越来越多。大批受过系统性学术训练的硕士、博士毕业之后并没有继续从事学术研究,而是进入各行各业,广泛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学术传播依然存在普遍的需求。
面对移动传媒时代的挑战,学术传播必须学习大众传媒的发展经验,扬长补短——扬内容之长,补渠道之短;扬专业性之长,补受众面窄之短。学术传播还要主动对接移动传媒时代的需求,发掘受众的潜在需要,发挥更大的宣传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加速发展,人们必须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对专业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多。传统的学术传播(如学术期刊等)实现了“我说—你听”,目前的努力方向是如何让更多的人“听”;然而在满足个性化的专业知识需求,即“我问—你答”方面,传统的学术传播比较滞后。从操作上来看,学者根据个人兴趣开展研究,编辑判断热点、组织稿件,读者和作者在具体需求方面缺少交流。
目前,“知乎”“分答”等专业知识领域的社交媒体已经成功实现了有偿或无偿的“我问—你答”服务模式,以满足不同个体的个性化知识需求。知识的提供者往往是各领域水准较高的专业人士,受众介于小众和大众之间,受众获得的信息则介于纯学术和有价值的一般信息之间,可谓学术传播的大众化、大众传播的学术化。正是通过这些移动传媒,带有一定学术性的专业化知识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知识的提供者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可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普通民众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少新媒体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回答了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的问题。例如APP软件“美丽修行”关注化妆品安全,提供各品牌彩妆和护肤品的成分、功效以及使用评价。微信公众号“言安堂”的主笔曾经是配方师,他以各类护肤品配方单为切入点开展科普,帮助读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这些新媒体将以往高高在上的化学研究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接地气”的科普工作,不仅增加了科普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还扩大了科普的受众范围,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出发,提供专业性、学术性的意见,从细微之处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根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目前我国着力建设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应当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4]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功能是“转识成智”“资政育民”,在这一过程中,学术传播应与大众传媒携手,共同扩大智库的影响力,提升智库的公信力。
学术传播应“积极入世”:鼓励学者与智库充当社会的“顺风耳”,先见性地发现社会潜藏着的问题;推动学者与智库成为民众的“千里眼”,及早提出并宣传合适的应对政策。一方面,使各级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使广大民众能够理解并支持政府的决策,使科学的决策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就目前主流的学术传播形式(纸质学术期刊、电子期刊数据库、学术专著等)而言,受众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的师生和研究人员,学术传播的范围较小,速度较慢。从经济社会及我国国民素质的发展趋势来看,学术传播必须在巩固现有受众的基础上,借鉴大众传媒、移动媒体的技术和发展经验,回归学术服务这个原点[5],促进学术与社会的深度结合——学术研究对象从社会中来,学术研究成果到社会中去,最终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要扩大学术传播的范围,必须丰富学术传播的内容与形式,以传播为目的,扩大学术成果的影响范围,引导更多的人关注学术前沿问题。在国民素质大幅度提高的今天,传播实践已经证明,纯粹而重要的自然科学发现完全能够吸引公众的目光,激发非学术群体的兴趣,关键在于学术传播以怎样的形式来推送怎样的学术内容。2016年春节期间,果壳网推送的一篇文章《今晚的“大新闻”到底说了个啥》凭借纯学术的“引力波”制造了一个传播爆点:发布不到24小时,阅读数达到200万,点赞量近2万。果壳网微博主账号的同题推送累计转发超过13万次,评论超1万,赞超4万,总浏览近3000万。这种新型学术传播(无摘要、关键词、公式等)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传统的学术传播(如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等)望尘莫及。
在移动传媒时代,“引力波”文章的成功经验值得学术传播学习。果壳网总编徐来认为“引力波”文章的成功依靠三方面的配合:科学信息、可读性和共情。具体而言,即保证科学信息的准确性;避免拗口的术语,用网络表达的形式改造科学信息;在恰当的话题中,引入恰当的情感因素,唤起读者的共情,为科学信息提供“二次传播”的可能。[6]学术传播主动扩张的目的就是要借助大众传媒实现广泛的影响力,学术媒体必须改变“精英心态”,在维护学术共同体这类核心用户的同时,将更多原本被排除在学术界之外的“大众读者”纳入受众范围。[5]徐来强调,媒介权力下行已经对科学(传播)这样的精英文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需要能力的提升和方法的突破,传播的核心依然是受众的把握和技巧的创新。[6]因此,学术传播不能固守原有的传播方式,亟须调整心态,吸收大众传播、社交媒体和移动传媒的发展经验,扩大受众范围,在内容、形式、渠道、技巧等多方面开展创新,提升综合影响力。
当前,我国的学术评价机制与人才评价机制、期刊评价机制捆绑在一起,个中关系错综复杂,学术评价的公信力受到质疑,学术成果的效益无法得以体现,学者的个人价值、学者对社会的贡献力无法准确衡量。为了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财富链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实现人才效率最优化和人才价值最大化,使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2016年3月,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改变人才考核评价方式。具体而言,“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强调社会评价。注重引入国际同行评价。应用型人才评价应根据职业特点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7]根据意见的要求,学术传播应主动与市场和社会接轨,扩大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深度参与学术评价机制的改革。
学术传播领域的改革与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学术评价体制改革、期刊评价体制改革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为因果,学术传播的影响力则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推动学术评价领域的改革,首先要巩固学术共同体的核心受众地位,提升学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保证同行学术评价的公信力。其次,扩大学术传播的影响范围,将更多的社会公众纳入受众范围,使学者接受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让人才评价机制更加灵活合理,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出不同人才的不同价值。再次,在期刊评价中真正重视读者的地位,加强期刊编辑者与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规避期刊数据造假、评价功能异化等现象。[8]总之,要尽快建立合理的单篇论文评价体系,[9]把期刊级别、引用数量和质量、社会反响等因素综合起来。
在目前各种学术传播方式与新媒体结合的过程中,学术文摘具有内容上的独特优势。学术文摘覆盖的学科广,能够吸引各领域的受众;学术文摘的碎片化、精华型内容能够让受众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浅阅读中激发兴趣,继而转入深度阅读。但是,现有的学术文摘存在渠道上的短板,很多学术文摘依然以纸质期刊为主要的传播方式,重学术评价,轻学术传播。在学术传播改革中,应当以学术文摘为突破口。[10]
首先,扩大学术文摘的学术传播范围。充分发挥学术文摘在学术评价方面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积极促进学术文摘与新媒体的结合,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提高学术文摘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在学术文摘与新媒体的结合过程中,可以借助大数据服务对不同受众的阅读需求和偏好进行分析,满足个性化的订阅需求,按学科、按问题、按热点有针对性地推送内容,扩大学术成果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其次,提升学术文摘的学术评价效力。学术文摘与新媒体的结合,可以形成新的学术平台,如《复印报刊资料》开发的“壹学者”APP等,编者、作者和读者可以真正实现实时互动,改变传统学术传播只是单向地“我说—你听”的模式。在这一学术平台的后台,可以针对不同身份的读者开放不同的评价权限,对其意见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评分,从而实现更加全面客观的学术评价。例如针对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可以开放后台实名、前台匿名的评价权限,将他们的意见赋予较高的权重作为同行学术评价;社会大众则可以自行选择实名或匿名的评价方式,这一类意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权重进行计算,作为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结果。
在现今的社会中,学者的收入和研究支出主要来自于财政,由社会供养,自然应当以研究成果回报社会。但是,目前很多学术研究着力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解决问题方面较为欠缺,即重“学”而轻“术”。例如当前公众关注的焦点——雾霾问题,诸多学者从各个学科、各种角度开展了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学者们提出的雾霾防治措施过于理想化,其可行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依然不尽如人意。[11]我国的雾霾治理依然处在“等风来吹”的局面当中。“学者赴京参加雾霾经济学会议,因为雾霾飞机无法降落北京机场,飞回去了。”[12]这一略显黑色幽默的无奈事实成为公众调侃学者和学术研究的段子,反映了公众对学者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失望之情。要改变这种局面,重建学术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必须提升学术研究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升学术研究的实用价值,同时加强学术传播的力度。
因此,当前的学术传播必须有所侧重,大幅增加公共科技供给,大幅增加社会研究成果供给。第一,学术传播应当推动学术研究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在实用性研究成果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让学术成果被更多的人知道,影响更多的人,彰显学术研究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第二,学术传播要引导学术研究的方向,鼓励学者“接地气”,不能单纯地“为学术而学术”“为理论而理论”。第三,灵活运用新闻访谈、微信微博等方式,在突发事件、热点问题发生时,尽快公布并传播专家学者的专业性意见,及时平息谣言,传播正能量,帮助政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专业性强、有学术依据的结论充分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社会价值,在此过程中,对公众有充分影响力、公信力高的学术传播功不可没。
学术传播要借鉴大众传媒的经验,主动扩张传播范围,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守学术传播的尊严与品位,保持独立性,防止唯点击量是图的传播倾向。首先,绝不能为了传播效果断章取义,更不能沦为“标题党”,用惊悚乃至暴力、暗示性的标题吸引读者。其次,为了扩大学术传播的范围,可以增加学术传播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但是必须坚持学术信息的准确性,把握好趣味性与可读性的度,避免误导读者,更不能将严肃的学术信息和学术成果解构成供人消遣取乐的段子。再次,在扩张学术传播范围的同时,必须牢记学术传播的社会责任。吸引受众的目的是掌握舆论的方向,因此,学术传播要保持主动性,顺应、引导、提升受众的需求,而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本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实习教材建设项目(SXJC2017B05)]
[1]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ifeng.com/a/20160531/48886124_0.shtm.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EB/OL].http://china.caixin.com/2015-03-13/100790840.html.
[3]教育部部长:中国教育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EB/OL].http://news.qq.com/a/20151016/042194.htm.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全文[EB/OL].http://www.scio.gov.cn/zhzc/8/5/Document/1397284/1397284.htm.
[5]桑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在线学术平台——“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之未来构想[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5(3):55-64.
[6]徐来.如何把“引力波”文章做成“百万+”[EB/OL].https://www.huxiu.com/article/139147/1.html.
[7]新华社.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3/21/c_1118398308.htm.
[8]沈丹,张福颖.试论期刊评价中读者的缺位[J].出版科学,2014(2):66-69.
[9]郑美莺,梁飞豹,梁嘉熹.单篇论文评价方法——PaperRank算法[J].科技与出版,2016(7):94-98.
[10]沈丹,张福颖.学术新媒体:学术文摘把握学术传播主动权之新渠道[J].科技与出版,2017(5):61-67.
[11]刘毅庭,戈华清.后巴黎时代的气候变化应对与雾霾防治——第六届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学术论坛综述[J].阅江学刊,2017(1):63-70.
[12]学者赴京研讨雾霾经济学 因雾霾备降他处错过会议[EB/OL].http://news.163.com/16/1224/08/C91NDOGU000187V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