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头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班主任的引领,每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都离不开班主任的策划。作为新班主任,我们不妨在班级建设中燃起“三把火”:燃起学生的信心、做班级建设的合伙人、树班级发展的正风。通过这些“火花”,点亮班级文化,烛照孩子心灵,引领孩子成长。
刚刚进入省重点中学的学生,大都带着自豪和梦想走进校园。可是这种自豪感,往往不到一周就因为高中课程与高度自主的学习方式,而转变为迷茫、消极。有的学生,甚至产生自卑的心理。
这一现象令我回想起自己刚刚走进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时的感受。初进华科,亲友的夸赞,同学的羡慕,让我尝到了最初的骄傲和兴奋。但短暂的成就感过后,出类拔萃的同学让我感受到了压力,才华横溢的学长让我自叹不如,陌生艰涩的专业课使我焦虑,虚无缥缈的前途让我抑郁,我不再有“天之骄子”的荣耀感,我开始怀疑自己,甚至认为考进华科纯属运气。后来,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导师的引导,让我找回了自信,在人才济济的华科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可是这群刚进入高中的花季孩子,又该如何在曾经的成就感和现阶段的压力与失落中找到那份平衡,重拾自己的信心呢?为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成长中的痛点,我组织和策划了主题班会《自主成就我的高中》。我邀请了部分在华为、烽火工作的同学以及继续读博的同学,作为班会嘉宾,请他们“现身说法”,分享高中时期的心路历程以及奋斗历程。高中阶段相似的心理困惑让孩子们找到了共鸣,原来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一阶段,他们在内心接纳了自己的情绪波动,也开始暗暗告诫自己要调整状态,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方式。接下来,我介绍了这些嘉宾在大学时期的优秀表现以及工作后取得的成就。在我介绍的时候,我明显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情绪波动。有的孩子眼神慢慢地亮起来了,他们用灼热而又崇拜的眼神望向这些嘉宾的时候,就已经在酝酿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了。最后,我“趁热打铁”,请一些同学谈了自己想法和愿望。在讨论交流和共同宣誓中,学生们重拾初心,再度点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志气。
一堂班会课,有榜样有鼓励,犹如一把火,燃起了学生们“我能行”的信心,也燃起了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
燃起了学生在新阶段的信心,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成就感?我认为新班主任应该团结好科任老师,做好班级建设的合伙人,与科任老师共同引导孩子走向自立、走向优秀。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间的关系,应该就是“合伙人”的关系:有着共同的目标;有着达成共同目标的决心;有着共同担当与共同努力的责任。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这一点,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高一的首次月考成绩出来了,我们班物理、化学、生物各项指标均居年级第一,综合排名也较为乐观,可是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却不如人意。我心郁然,虽然说高一阶段的成绩不能决定他们的未来,但这关乎到学生的信心问题。如何分析这次月考,如何评价他们的努力,是班主任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看到成绩的第一时间,我紧急召开了第一次月考科班会,向各科任老师详细了解了孩子们的上课状态、作业情况,着重了解了孩子们在各科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同时,我还通过电话家访或实地家访的形式,了解每个孩子的生活状况、家庭情况及在家里的学习状态。做了充足的工作后,我组织专门的月考质量分析会,首先我肯定了每个孩子在这一阶段为学业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我也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他们偏科的现象及原因。由于我说得客观、诚恳,透过数据来分析态度,学生也真正明白了分数更多的是检测态度,他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我发动各科任老师,找出每个孩子在学科学习上的优势;并请学科老师具体谈谈对学生的期望和信心。这让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他们既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而自豪,也为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而庆幸,并对下一阶段的挑战充满了信心和豪情。
团结老师,沟通家长,知己知彼,才能将班级管理的第二把火燃得激情澎湃,才能让孩子们在这“火光中”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哪怕前路艰难,哪怕挫折不断,但有班主任的引领,有科任老师的陪伴,有家长的认同,孩子们依然可以一路高歌,扬帆远航!
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班风对一个新的班级尤为重要。因此,新班主任在接手班级伊始,就要树立起班级发展的正风正气。
刚开学第一个月的某天早自习,班上一位同学十分愤慨的向我投诉,说本班有同学躲在厕所里抽烟。第一节课是我的物理课,课堂尾声,我故意点名请那位抽烟的同学上讲台演示解题。我刚一靠近他,他就慌忙后退。试了两次,他十分警惕,始终和我保持距离。但是我已经嗅到一股淡淡的烟味。这让我十分生气,我想在下午放学前好好批评他。
午间,恰逢有30年教龄的母亲来学校找我拿钥匙。我跟母亲谈起此事,母亲问我:“你高中时抽过烟吗?或者你有过抽烟的想法吗?当时你的动机是什么?”我被母亲的这一问给敲醒了。
下午第三节课课前,我约谈了这位抽烟的同学,轻声询问了他为什么再三躲避我,也询问了抽烟的动机,还告诉他学校是无烟区,不得在校园内抽烟的规定。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是好奇心驱使,当时就是觉得酷,抽烟后发觉除了苦涩,一点也不好玩。最后他感谢老师知道他犯错,却没有让他在同学面前出丑,他今后再也不做这类不合规也不利己的事情。
如此,既照顾了他的自尊,也引导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以此事为契机,我在班上以不点名的方式罗列了一些不良现象,重申了班级管理中原则和底线的重要性,再一次强调良好班风的作用,强调品质纯正之于人的意义。从此之后,班上风气明显好转,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是非观,班级建设进入良性循环。
班级管理的过程,犹如培育树苗的过程,一棵树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一些年轮间的结节,人的成长也会出现一些年龄段的蹉跎,只要我们及时加以引导,适时地“多放几把火”,就能带着他们向着充满阳光的地方笔直地、坚韧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