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波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电视台,湖北 武汉 430300)
所谓党性,是指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求党员坚持马克西主义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并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的国情和发展现状,从而全心全意投入到共产主义的建设中去。这就构成了共产党的党性,也是每个共产党员、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党性原则。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这就对党的新闻人党性意识要求更高,每一名从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编辑记者,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握新闻报道方向,才能更好地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坚持党性、提升党性修养,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和约束党员的行为,更好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从而带领全国人民踏上新征程、开启新篇章。
新闻工作者如何坚持党性呢?
一是要“学”,要用党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此要不断加大学习与创新力度,并积极将学习成果落实到实处,提升自身的学习教育能力。
二是要“做”,要严格遵守党章党纪、法律规范,并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同时,要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上;要明其底线,不触犯底线,不让权力变现为利益。不背离责任,不让担当褪色失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要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积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推进共产主义的建设进程。
新闻工作者如何坚持人民性?笔者认为要做到三点:
一是坚守新闻宣传为人民这一根本。新闻宣传的作品来源于人民的沃土,我们要对人民怀有真挚的、彻底、持久的感情,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融入到血脉当中,融入到工作当中。要坚持坚持“三贴近”原则,充分发挥党的喉舌和舆论引导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大对群众的教育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全面提高群众的素质水平。因此,要求新闻工作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积极报道一些先进事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以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媒体力量。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精品意识,把能够为人民献上美好的精神食粮为己任,静下心来,力戒浮躁,遵循新闻工作规律,精益求精。新闻工作者应认真分析群众的收看需求,努力提高新闻的观赏性、生动性,确保新闻宣传质量。
三是大力推进工作创新。要积极适应新时期新闻宣传舆论工作地发展,了解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新变化、采取多元化传播方式,大力推进节目内容、形式的创新,不断提高新闻节目的感染力与新引力,促使群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起到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和价值。不仅可以在意识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一是要立德。严格要求自己,在精其专业的同时,好好做人,这需要我们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恪守职业操守,争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二是要提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察实情、说实话、努力推出有思想、有品质的作品。
三是要具有勤业精神和敬业精神。精神是素质的支柱,离开了精神,其他素质再高也不会给事业带来积极的作用。新闻工作的现实永远是紧张而艰辛的,做好新闻工作必须事必躬亲,必须深入新闻现场。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新闻调查工作时,需要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且调查结果也无法预测。因此,新闻工作应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敢于直面困难与挫折,逐步为受众报道事实真相,展现自身的价值。
同时,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备勤业精神,更要有敬业精神,更好地理解新闻工作岗位的意义和价值,以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了保障新闻工作顺利进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文化修养。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只有逐步培养新闻工作的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超前意识,才能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