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特
(上海大学,上海 200072)
新媒体时代对反转新闻的讨论在学界已经不是新鲜事,以自媒体为代表的草根阶层在互联网络上拥有了广阔的信息来源和更大的话语空间,由于利益或时效等因素的驱使,大量未经核实、模棱两可的信息在网络上爆炸式传播。许多媒介组织为了吸人眼球,争抢时效,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助长了反转新闻的频现。学界对反转新闻负面评价的观点基本涉及影响媒介公信力、伤害新闻当事人以及破坏舆论生态等。但从伦理道德评价层面考量,只是片面苛责媒介从业者在反转新闻报道上的失范表现,显得不合时宜。
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原本掌握信息垄断权的精英媒体的地位开始崩塌,属于广大民众的草根媒体时代开始在废墟中重建。这种“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大众自传播”,已经开始对传统的新闻采集、编辑等各个环节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然而这种在网络上生产与传递的信息是否已然成为我们传统意义上承认的“新闻”,这点是存疑的。新闻相对于信息而言,主体要求更严格,对真实、客观、全面等基本要素的要求也更高。
笔者在收集阅读近几年各大“新闻反转剧”以及针对事件的网络评论的过程中注意到:“反转新闻”的形成其实与“舆论反转”存在着偏差。“舆论反转”往往伴随着事件的发展而产生变化,“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中的披露者最初是通过微博发布女司机被打视频,引发了网络舆论的热议,随后主流媒体介入报道,公布了“女司机频繁变道挡路”的行车记录仪视频,至此形成了“反转新闻”。
因此,本文首先对伦理道德评价的主体标准做出界定:“反转新闻”的伦理道德评价是基于对职业媒介组织以及从业人员,更多从行业领域内给出理性思考。
由于社交媒体的火热,大量低门槛的网络意见领袖涌入信息生产过程中,传统主流媒体很难像以往一样事事处在“第一现场”,获得“一手资料”,往往都是由社交媒体发布,引发网络大讨论,传统主流媒体再跟进,如果初始信息本身就存在误差,传统主流媒体很难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又要核实信息真实性,这样就直接做出对传统主流媒体不负责任的伦理道德评价,实在太过武断。再者,反转新闻固然引起了非常多的诸如消解媒介公信力、损害事件当事人等社会问题,甚至应该认同反转新闻的弊是远大于其利,但不可否认它的确能带来一些积极意义。因此,面对反转新闻,更应该科学理性且多层次地作出伦理道德的评价。
媒介自净是指在完全开放、不受外力干预的环境下,媒体对意见事件的连续报道会不断对谣言、错误信息进行“纠偏”,从而达到逼近“事实真相”的效果。“反转新闻”由于其本身带有争议性和讨论空间的属性,相比起一锤定音的新闻更能促使媒介自净。尤其在新媒体这样多元参与话题讨论的环境中,事件的广泛讨论能够激发群众追求真相的心理态度,不管是网民“人肉搜索”还是媒介跟进深度走访调查,更甚至是政府介入敦促信息公开,都一定程度上能够助推真相浮出水面。
就如腾讯大家专栏作家张丰所表述的一样:贴标签式的污名化让男司机成了恶魔。正是由于网络媒体的自我净化才促使了男司机“行车记录仪”视频的曝光。虽然事件披露伊始传统主流媒体并未占据信息优势,但随后对真相的持续不断地追踪,正是体现了此时传统主流媒体的正面价值之所在。也正是得益于这种自净,社会热点事件才能有更多的讨论余地。
反转新闻在近几年来的学界评价中,大多都被由其信息的过快反转被冠以加剧社会的不稳定与动荡,不利于形成良性的媒介传播环境等。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以其广泛的受众覆盖面和参与热度,已可称之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领域。这样一种新型的讨论对话形式,从更加深层次的角度上看,实则是一种话语权利的制衡。这种新媒体时代的公共领域,更多地积极意义体现为赋予了更广泛更多元的民众在领域内自由发声的机会。
事件的舆论风波可以起起落落,最终也会归于平息,对真相的追逐最终也会以水落石出的结果而终止,但对事件背后的社会潜在的被广大民众所诟病的却在此之前很少触及的值得深思的问题。诸如该事件中,对于“开斗气车与路怒症”“女司机群体”等的再认识与思考,带来的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这种新时代公共领域下平等自由地参与与讨论式的进步对话方式,显然在激起民众参与积极性以及教育效果上对比传统意义上的精英阶层主导的自上而下传播、说教式的方式要好得多。
社会框架从我们出生开始接受父母与社会的教育就已经潜移默化地积累着,当我们完全长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自然人之后,这个框架就像一把无形的戒尺,在我们的内心衡量着对于一切认知范围内事物的好恶评价。这种刻板成见的形成,除了来自个人的内心秩序,更多地来自于社会群体所普遍接受和施行的一种认知习惯和偏见反射。
个人所固有的框架与成见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不断接触与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累积性,一旦形成这样的固有框架与成见,往往很难改变,并且会左右民众对待事件的初始看法与第一印象,产生非理性、情绪化的表达。最初男司机之所以受到网络舆论的集体讨伐,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由于社会固有的成见,在传统的认知范围中“女性是弱势群体”以及“反对暴力”是最常规的思考要素。
反转新闻的频发,至少引起民众对于社会固有框架与成见的质疑,帮助人们及时纠正原本所固有的偏见,反转过后至少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是对社会框架的再重构,在反转新闻如此往复的过程中,至少带来了比以往更加科学的社会认知框架,刷新了民众传统认知定式,至少下次遇到类似“女司机”的事件时,人们会有所警示和思考,从这一点出发的积极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必须承认的是,尽管本文基于一个更具宽容度的观点的新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为反转新闻的道德伦理评价正名,发掘了一些笔者认同的反转新闻可能带来的一些积极意义,但从媒介环境上看,反转新闻带来的社会弊病还是要远远超出它所带来的积极意义的。正如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所阐述的:破解“舆情反转”,媒体需要行业共识和制度性约束,建立和严格履行行业内规范。无论是专业媒体还是社交媒体,都要遵循基本专业规范,自媒体要加强平台约束,新媒体平台的评估机制也需要改进。面对多元参与的现状,更需要的是多方力量的携手。
时代在飞速发展与更迭,新媒介环境下的新生事物的出现也如万花筒一般眼花缭乱。反转新闻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同样是多元主体参与的结果,同时也体现着社会多种伦理评价的博弈。因此,只有在承认伦理道德评价的多元性之后,才能更有说服力地充分调动多方力量,真正意义上地规避负面效应,改善媒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