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华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西方国家市场经济体系发达,要素流动自由,劳动力和资本的结合相对充分,在人口迁移研究领域西方学者更多关注国际人口迁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家运用新古典经济理论强调经济发展差异产生了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反过来会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并最终趋于均衡。但随后摩洛哥、土耳其和菲律宾等国的经验表明,长期来看,劳动力输出对本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很小,故70年代“人口迁移会对本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的观点占据主流。80年代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官方和学者又转而强调国际迁移对输入、输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作用。
在人口迁移理论方面,西方学者提出了如推拉理论、两部门理论、投资—收益理论、预期收入理论等一系列的经典理论,基于这些理论的一系列分析认为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近些年来又出现了全球化、外商直接投资对人口迁移影响的研究。
我国流动人口是长期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城乡差距扩大的结果,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且具有不可避免性[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地区间、城乡间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不断扩大,流动人口数量也逐步增长。我国分别在1982年和1990年进行第三、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流动人口规模分别是657万人和3 261万人,仅占当时总人口的0.65%和2.80%,而到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05年进行的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时,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分别达到1.44亿人和1.56亿人,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1.60%和11.90%,人口流动的相关研究也开始活跃[2]。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调查监测结果,2013年我国农民工数量为2.69亿人,已占全国总人口的19.76%,全国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为流动人口。然而在农民工数量不断庞大的同时,专家学者也意识到流动人口的流动模式存在差异[3],但也有争论[4]。以往研究中学者们更多地从人口流动的非家庭化视角进行考量,更多地关注流动人口的规模、地区分布、性别年龄结构、受教育状况、就业状况,以及这些因素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然而,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发现中国的人口流动带有很多传统和文化特色,如中国人的行为通常受到集体意识和动机的驱动,这种集体意识更多地体现在家庭环境中,家庭动因有时比个人意识具有更强的驱动力。个人行为往往是家庭共同决策、家庭其他成员协同行动的结果。如投靠亲友的流动、夫妻或家庭成员的先后流动、夫妻共同流动、合家共同流动等表现得越来越普遍[5]。
家庭化的流动与单纯的劳动力流动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劳动力流动有效促进了区域间资本、劳动等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缩小区域间、城乡间差距起到了重要作用。人口流动家庭化不仅仅改变了劳动力的地区分布,同时对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产生系统性的影响。现有研究多从某一个方面分析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影响,缺乏从系统角度进行全面分析[6]。因此,探寻我国人口流动家庭化的产生原因及家庭化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对促进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中国人口流动家庭化研究》一书正是在此背景下从四个方面对流动人口家庭化展开论述,主要涉及人口流动家庭化概念界定、人口流动家庭化特征分析、人口流动家庭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人口流动家庭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及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流动家庭化的管理对策研究。
第一,通过梳理人口流动的概念和辨析家庭的类型,根据家庭成员流动的一般规律,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界定了人口流动家庭化的概念。微观视角上,通过对典型地区人口流动家庭化的案例分析,构建生存分析模型和人口流动家庭化多状态模型,分析人口流动家庭化的趋势特点及状态转换路径。宏观视角上,通过对我国各地区人口流动家庭化的估算,研究不同地区人口流动家庭化的趋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流动家庭化正在加速,流动间隔时间在缩短,各流动状态的转化率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的差异对家庭化流出有显著影响。个人单独流动的比例在下降,夫妻一起流动的比例相对稳定,携带子女流动的比例上升较快,直系三代一起流动的比例在逐年升高,但比例相对较低。
第二,由于人口流动家庭化对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分别从流入流出地两个视角探讨人口流动家庭化对社会经济多个方面发展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流入流出地人口流动家庭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因果关系模型,以及人口流动家庭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变量的影响模型。
第三,基于人口流动家庭化对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资源环境等方面影响的理论分析,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人口流动家庭化对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资源环境发展变化中主要变量的影响,基于因果关系模型,针对典型流入流出地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人口流动家庭化程度变化对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流动家庭化首先对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从短期来看,劳动力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长期看,对流出地储蓄率和经济增长均有负面影响,家庭化流出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不显著。对于流入地,人口流动家庭化能改善流入地人口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人口老龄化速度会不断加快,社会保险支出也将大幅增加,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都会产生影响。
第四,基于人口流动家庭化对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实证分析和仿真模拟结果,研究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流动家庭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流入流出地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口流动家庭化管理对策。
《中国人口流动家庭化研究》一书通过对人口流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该领域仍有需要不断探索的空间。首先,以往关于人口流动的研究多关注人口流动的规模、地区结构、教育程度、年龄等问题,即不区分流动人口类型和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少有从流动人口家庭视角进行的研究。然而有少数研究,包括作者在前期研究中发现,个体流动实际上也是家庭决策的阶段性结果,而非个人的决策。个体流动的目的是增加家庭收入,提高家庭生活水平,进而实现家庭流动。因此,从家庭视角对人口流动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揭示人口流动的规律。其次,现有的研究更多关注人口流动数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等一个个单独的问题。然而,家庭化的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劳动力流动对流入地人口结构有改善作用,而家庭其他成员的流动则会增加流入地的老年和少儿扶养比。最后,社会经济发展各因素间存在复杂关系,人口既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又会对资源环境产生作用,还会增加城镇公共服务的负担;反之,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生活方式转变等也会影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因此,要全面考察人口流动家庭化的影响,需要系统分析家庭化的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多方面的影响。
基于这些发现,书中指明需要从人口流动家庭化概念及测度、人口流动家庭化对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能够在理论方面实现对人口流动家庭化领域研究内容的拓展,并在实践方面提出有益的对策措施,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来看,《中国人口流动家庭化研究》一书的创新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1)人口流动家庭化的概念及定量测度。根据流动人口概念及家庭类型的划分标准,基于个体—夫妻—核心家庭—直系家庭的构成,以及不同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地位和需求,从动态角度,界定宏观和微观视角的人口流动家庭化概念,突出了人口流动家庭化的过程测度。根据典型地区的案例,构建多状态转换模型,运用生存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典型地区人口流动家庭化的趋势特征及影响因素。
2)基于系统分析视角的人口流动家庭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模型构建。人口流动家庭化对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分别从流入流出地两个视角探讨人口流动家庭化对社会经济多个方面发展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流入流出地人口流动家庭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因果关系模型,以及因果关系模型中主要变量的预测模型。
3)人口流动家庭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模拟仿真。基于人口流动家庭化对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资源环境影响的理论分析,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人口流动家庭化对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资源环境中主要变量的影响。基于因果关系模型,对典型流入流出地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研究人口流动家庭化对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4)流入流出地人口流动家庭化的管理对策。从促进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视角,基于人口流动家庭化的现状、特点和趋势,根据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实证结果,从居住证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生育率、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出促进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中国人口流动家庭化研究》一书通过梳理人口流动家庭化的概念,分析人口流动家庭化的趋势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人口流动家庭化对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对策,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人口流动家庭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管理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问题之一。该书理论价值在于:①界定人口流动家庭化的概念及内涵,划分人口流动家庭化的类型,分析人口流动家庭化的动态过程,构建人口流动家庭化的宏微观测度指标,为人口流动家庭化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②基于生存分析模型,提出了人口流动家庭化的多状态转换路径模型,为分析人口流动家庭化的时间间隔和路径提供了理论及方法基础;③基于对人口流动、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长等相关理论的梳理,分析人口流动家庭化的动因,以及人口流动家庭化对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进一步扩展和完善人口流动的相关理论;④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构建人口流动家庭化对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系统分析人口流动家庭化对地区人口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提供方法基础。由此可见,该书研究扩展和丰富了流动人口理论,为分析人口流动家庭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方法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现有研究已经意识到我国人口流动模式的变化,人口流动不仅仅是劳动力的流动,还包括家庭其他成员的流动,分析我国人口流动家庭化的趋势及特征,研究人口流动家庭化对流入流出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地区人口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推广价值在于:①清晰了解我国人口流动家庭化的基本情况。厘清我国人口流动家庭化的基本情况是制定人口流动家庭化相关政策,实现人口流动家庭化与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该书从人口流动家庭化的规模、微观特征和宏观特征等方面全面把握我国人口流动家庭化的状况,这有助于形成对我国人口流动家庭化的整体和科学认识。②促进流动家庭和睦及社会稳定。劳动力的流动使家庭成员处于分居的状态,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问题,而家庭成员流入城镇则会产生流动子女教育及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问题。该书通过预测未来流入流出地人口结构的变动,分析人口流动家庭化对家庭、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判断,引导和优化人口流动家庭化,以促进家庭和睦及社会稳定。③促进流入流出地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家庭化改变了流入流出地人口结构,对流入流出地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同的影响。该书通过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仿真模拟,深入研究人口流动家庭化对流入流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促进流入流出地经济发展的管理对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人口流动研究要更关注人口流动家庭化及家庭在流动决策中的作用。本书把研究对象定位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口流动,在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上是一大创新,从中得出的很多发现和结论,对于研究人口迁移及其相关问题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蔡昉.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J].中国人口科学,1995(6):8-16.
[2]陈天惠,刘盛和.我国人口流动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940-14942,14948.
[3]李强.关于“农民工”家庭模式问题的研究[J].浙江学刊,1996(1):77-81.
[4]洪小良.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7(6):42-50,96.
[5]陈友华.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建构与误导[J].人口与发展,2008(5):48-58.
[6]乔晓春,黄衍华.中国跨省流动人口状况: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3,19(1):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