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导向,可以说就是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多元。但由于很多新媒体制作新闻水平的良莠不齐,很多时候弱化了新闻的导向作用,导致大众新闻阅读水平被降低。而作为电视媒体,就要做到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把握舆论导向,提高大众新闻阅读水平。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是满足人们对新闻阅读需求、提高大众阅读水平的需要,也是维护公平正义、澄清是非曲直的需要,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和希望稳定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把握好正确的导向,避免出现导向偏差,无疑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着力点。
新闻工作者维护的永远是公平正义,而不是弱势群体。不是说弱势群体不值得同情,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在内心深处保持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来说,我们把新闻公平公正地报道出来,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
在企业面前,消费者总是代表着弱势群体,而很多记者也往往容易先入为主,爱当消费者的代言人,似乎很有正义感,其实,企业也不容易。就拿某个新闻报道来说,哈尔滨一户居民买了一台小米的大彩电,一周后,家里人突然发现电源开关卡死了。打电话换吧,售后态度不错,没多久就上门换了机器。可收货的老爷子总觉得不放心,围着电视一遍遍看,终于他发现有个螺丝上边有一个白点,像是被拧过的。啊,原来换回的是个旧货!老爷子不干了,于是找到了媒体。记者进行了认真调查,发现电视可能是有点问题,但也不是很严重,毕竟是你自己验收的,这个螺丝的问题还真不敢确定。再到小米店一问,人家态度也挺好,说不行就再上门看看。这事说大不大,对于消费报道来说,也算是新闻了,因为这可能也暴露了行业的一个潜规则。这个报道看上去也没啥问题,没有偏向谁,指责谁。但在节目中,还是把所有关于小米的字样全部隐去。目的只有一个,新闻媒体不能做“蹦到脚面子上的癞蛤蟆”。作为媒体,我们有义务为消费者说话,但也更应该学会为企业考虑,不能以“莫须有”的态度给企业造成恶劣影响。“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对于这种消费纠纷的报道,首先要做到公平,不失实,同时对消费者不能把保护变成偏袒,对于企业也不能把保护变成有所图。“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对于消费者的好的瞬间就可能变成对企业的恶,我们保护的不是他们,而是正义和良知。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并不是回避遮掩、含糊其辞,否则,在躲躲闪闪中很容易迷失了新闻业务的方向。
在最近的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年轻记者采写的新闻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真实存在的报道题目的修改痕迹,举例说明一下:
记者原标题为《云南小伙露宿街头警民联动相助返乡》,最终被修改成了《云南小伙闯东北 午夜露宿街头》。原标题为《网上造谣 男子被查》,最终改成了《编造失火视频“快手”不能手欠》。原标题为《手机被人拿走 失主急寻线索》,最终改成了《指甲美了心不美 拐走店主手机》。原标题为《文明驾驶树新风 安全负责零事故》,最终改成《百万公里无事故这位司机相当牛》。原标题为《工地干活三天 手被意外炸伤》,最终改成《发泡剂竟然爆炸 炸伤装修工人》。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由这些例子我们不难看出,除了修词造句上,之前的题目在报道思路上有几个问题:一是,总想用“调查”、“救助”这类字眼,想通过这种角度来掩盖什么;二是打根上就没找到新闻点;三是不善对比。把重点都放在了描述过程上,但忽略了内容细节的引人入胜,这种心态并不可取。导向的把握不是能遮掩唬弄过去的,看电视的观众不是傻子,看报道的领导更不是瞎子。所以,在导向的引领上,我们要敢于“亮剑”。从根上说,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是关键。阳明先生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也就是说,我们的心里是光明的,是磊落的,是有爱的,而不是阴暗的,巧诈的,反动的,有什么可怕的呢?大大方方地把你认为值得传播的新闻呈现出来,找到新闻点,“你就大声说出来”。
用新闻的手段解决导向问题,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的那样:“关键是要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如何在新闻价值的判断上准确找到突破口,不只在于我们的采访技巧,更在于我们日常的积累。政治学习需要积累,各种学科知识需要积累,生活阅历更需要积累。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能上得厅堂也能下得厨房,不仅能摆谱还得能吃苦。甚至要有与你的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只有灵魂深处正确,你才能大大方方地做对社会有益的新闻。
总之,对新闻工作来说,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意义重大,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度很难把握,这不仅需要我们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学习积累,更需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记住要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