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

2018-03-28 00:51文丨邓海建整理
遵义 2018年5期
关键词:三农农民农业

文丨邓海建(整理)

食为政首,农为邦本。

这话如果翻译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无农不稳,无粮则乱”。

2018年2月4日,中国农历立春。这天,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屈指算来,这已经是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话很多人耳熟能详,所言所语,无非是强调中国农民在社会发展中的标志性意义。语出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准确来说,后面还有一句话,“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诗经》有言,“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自古以来,中华文明烙印着传统农耕文化的基因。无论是神农氏的传说,抑或是河姆渡的发现,泱泱五千年,土地与农业滋养并传承着中国文化的源与根。

根据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亿234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亿8973万人,城镇化率为57.35%。不过,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1.2%”的现实来看,中国过半人口仍是“农民”身份。多少年来,教科书上经常说这么一句话:我们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以上的人口。这既说明中国农业在解决温饱问题上功不可没,亦说明“三农”问题对中国而言意义非凡。

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是农民大国,中国有辽阔的农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5个中央一号文件,足以看出一以贯之的“有始有终”;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足以见证“三农”问题已经成为顶层设计的重中之重。

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做好“三农”工作,关乎城镇化战略顺利推进,关乎有效拉动内需,关乎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

一句话,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

这是新时代的中国。改革年届不惑,国家春秋正隆。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全球GDP增幅贡献了三分之一的中国,需要在新时代思考的命题有很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均衡发展”问题;而城乡均衡,又是最重要的均衡命题。

追本溯源开去,中国乡村建设思想渊远流长。晚清民初,米氏父子在翟诚村的实验以及地方实力派的乡村建设(如山西村政)启动了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若干年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及陈翰笙等代表的“中国农村派”的思想及实践,经过了革命和风暴时期的探索、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初步实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要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受制于吃饭问题的掣肘,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显然是国家“三农”战略的重心,具体表现为国家主导的集体化发展战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虽然仍将“产业兴旺”作为20字之首,但力度更大、层次更高、内容更广——既有一脉相承的中国乡村建设思想,亦有新时期农业发展作为。

农虽旧业,其命维新。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也与以往不同:农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稳生产难度不断加大;国内外农产品价差存在,防风险难度不断加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可持续发展难度不断加大;强农政策出现边际效益递减趋势,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难度不断加大。

世易时移,唯变不变。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有生产力的考量,更有农村经济社会的布局。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内在要求是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下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8年2月3日 上海举办新春农产品大联展 2月3日,市民在上海新春农产品大联展上选购农产品。2月2日至5日,2018上海新春农产品大联展在上海农业展览馆举办,来自全国19个省区市1500多个品种的农产品参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4日由新华社受权播发。这是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进行了全面布局。(新华社/图)

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战略概貌

如果说“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顶层设计对城镇化建设的诗意叮嘱;那么,四梁八柱明确的乡村振兴战略,则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三农”发展的诗意版图。

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维度有很多:历史而言,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现实而言,“三农”理论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仍记得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是党对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时过境迁,制度迭代。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为特征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中国“三农”问题的总指引和总遵循。

如果从概貌的角度,简单描述其核心要素,离不开以下几个基本面:

最基本的实施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最根本的支撑体系——

简言之,就是“三个一”:一是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规划指导各地各部门有序分类来推进乡村振兴;二是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机制;三是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的有关工作,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的政策法定化。

最明晰的时间表——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最具体的路径选择——

七条“之路”: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最关键的十件实事——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打造;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历史性巨变

一念天地阔,万物风云起。

作为顶层设计的乡村振兴战略,如同一首气势磅礴的交响诗篇,需要置身于新时代的中国“三农"版图才能听出其间的瑰丽与诗意。

一般而言,农业产量和农民收入是衡量“三农”发展的主要指标。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比去年增产33亿斤。事实上,我国粮食产量连续5年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农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不仅跑赢了GDP,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88∶1降到前年的2.72∶1。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了4.5%。

中国的农业正在从弱质走向强健。

如今,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5年站稳在1.2万亿斤的台阶。中国人不仅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还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6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意味着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已成为历史;农田有效灌溉系数超过52%,一半以上的农田旱涝保收,意味着“靠天吃饭”正得到改变;全国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农业的绿色底色越发鲜明;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0%,标志着我国已经从卖农产品进入到卖制成品的新阶段;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290万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40%,标志着农业小弱散的经营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农村从落后走向复兴。

从东北黑土地的稻田到天山脚下的棉田,从内蒙古的天然生态林到海南的天然橡胶林,从西南的高原特色农业到西北的旱作农业……水、电、路、气、房等工程建设大规模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速。农村教育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低保保障水平得到提高,农村文体事业进一步繁荣。以新农合来说,各级财政人均补助水平2017年达到450元,比2012年增长了近1倍。60周岁以上领取养老金的农村居民人数超过1.5亿。

中国农民从贫困走向富足。

受益于主要农产品产量增、价格好,外出务工人数增、工资涨,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增长态势明显,“四驾马车”即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都在持续增长。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国31个省份都出台了户籍改革意见,全面取消了农业户口。这标志着二元户籍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意味着在中国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城里人”和“乡下人”户口身份识别将不复存在,农民不再是身份,而是职业。随之而来的是,相配套的公共服务正逐步完善。

在全球经济“亚健康”状态和国内“三期叠加”的挑战下,中国“三农”事业不仅没有陷入迟滞,而且发展进入“钻石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

这些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巨变,有相机而动的反思: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对粮食生产有所放松,结果导致1998年至2003年大幅减产15.9%,直到2008年才恢复到10年前的水平。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013年起,中央实施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技,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藏粮于地,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这些沧海桑田般的历史巨变,有因时制宜的创见:

在全面深改中,我们明确了“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的底线,确保了改革蹄疾步稳。特别是土地三权分置办法,理顺了“变”与“不变”关系,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战略来自思想

一切变化,其来有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世情、国情、农情出发,对“三农”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尤其是以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肇始,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成为引领“三农”巨轮前行的导航灯,开启了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的“三农”新征程。

中国“三农”今日的变化,最是离不开“三个必须”“三个不能”“三个坚定不移”。

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个必须”指出了“三农”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对“三农”工作基础性地位的总把握。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三个不能”从历史维度审视“三农”发展规律,明确了党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宗旨使命。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三个坚定不移”从全局角度明确了“三农”工作重点,是加快农村改革的响鼓重槌。

“三个必须”“三个不能”“三个坚定不移”系统地勾勒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

这些重要论述,既讲大逻辑又说大众话,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刻洞察、对农民的殷殷情怀。

“凡事有其要,执其要者事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39次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其中19次涉及农村改革议题,印发了土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重要文件,改革的框架基本建立。目前全国已完成土地确权11.1亿亩,确实权,颁铁证,给农民吃下了“定心丸”;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了集体资产,农户分享到更多发展“红利”。

5年多来,国家层面统筹“三农”发展的文件密集出台,既有促进农民增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等农业农村改革重要内容,也有种植业结构调整、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农业供给侧领域的重要工作,还包括户籍制度改革、普惠金融发展、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等城乡融合发展的要点工作。

如今,十多个相关部委通力合作,东、中、西部协同推进,农区、牧区、林区三位一体,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以创新的举措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成功回答了“钱从哪里来”“地由谁来种”“人往何处去”的关键命题。

简言之,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就是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把“三农”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加快补齐“三农”短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2018年2月7日山东沂源县历山街道彩板峪村,一名妇女对玻璃工艺品进行质检。近年来,山东省沂源县充分发挥广大家庭妇女心灵手巧的特长,积极围绕农产品加工、工艺品制作、特色种植等产业大力开展就业创业,目前全县形成种植、加工等特色产业近20种,带动当地6000余名家庭妇女实现居家就业创业增收,助推了乡村产业兴旺。(新华社/图)

猜你喜欢
三农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饸饹面“贷”富农民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