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南清,方 凯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经贸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农业会展是会展业和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会展业和农业的有机结合,以农业和农产品贸易为主要内容,以会议、展览、展销、节庆活动等为主要形式,以一定的场馆设施和展示基地为基础,由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专业公司策划组织,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和消费群体参加的商贸经济文化活动[1]。广州市农业展会在展示农业成果、促进农业信息交流、增加农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农业展会发展较晚,仍然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会展服务水平不理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本文针对广州市农业展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广州市的各方面优势,采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并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提升广州市农业展会服务能力,加速广州市农业展会的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展览业的发展,国家对农业问题更加重视,这推动了农业展会的快速发展。国外学术界对会展业的研究早在上世纪就形成体系,我国学术界对农业会展业的研究也逐步进行细化研究。于孔燕对中国农业会展业发展的历程回顾、现状和特征归纳等分析出会展业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得出农业会展业即将进入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并重的发展时期的结论,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农业会展产业的发展、打造品牌展览、提升农业会展质量[2],贾向峰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宁夏农业会展的实践及对宁夏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思考宁夏农业会展发展存在的问题,较早地把农业会展与现代农业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3],蔡礼彬、司玲研究了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对地方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成功举办农业博览会的基础条件,具有很大的推广意义,但只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地区才有借鉴价值[4],雷光英、马莹等对广东省农业会展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属于最早对广东省整体农业会展的研究,论述较为全面[5]。此外,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结果可知,关于区域农业展会方面的文章主要研究对象是其他省市,对广州市农业展会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这说明广州市农业展会的研究还存在空缺,本文希望基于已有的研究,针对广州市农业展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得出进一步推动广州市农业展会发展的策略。
SWOT分析方法是在进行加速区域农业展会发展战略时了解区域农业展会各项影响因素的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对农业展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及机遇进行分析[7]。并通过SO、WO、ST、WT组合的矩阵分析,找准优势、清楚劣势、寻求可能的机会、规避可能的威胁,从而寻求广州市农业展会未来发展的最佳战略管理[8]。SWOT分析方法通过关注组织内部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以求达到将组织的发展战略与组织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进行有机结合的目的[9-10]。SWOT方法思路参见表1。
表1 SWOT矩阵
广州市依托其地理优势和集聚能力,近年来每年在广州举办的大型会展活动远超350场,展销会高达1100场,而每年会展业带动广州直接收益高达13亿元,在广东省总收入中占比41%[11]。其发展农业展会具有众多优势:
1.政府高度重视
广州市重视对会展业的规范,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先后制定了《广州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13-2020年)》、《广州市关于加快广州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规范广州市展会发展环境,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展会设施建设,丰富展会类型,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理念,引导农业企业加入农业展会行列。
2.区域位置优越
广州市优越的区域位置主要体现为:一是广州是华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经济辐射作用强,对外开放程度高,为农业展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和雄厚的经济条件;二是毗邻香港与澳门,衔接内陆,临近东南亚的地理优势为广州市农业展会带来潜在市场;三是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满足了会展活动人员参展的各种需求。
3.会展场馆资源丰富
广州素有“会展之都”之称,其成熟的会展产业体系为举办农业展会提供先进的基础设施。据《广州蓝皮书: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16)》统计数据,在全国展览会展出总面积排名中广州市以1041万平方米居于第二;同时,展览会的平均面积以每个57218平方米的绝对优势稳居首位。此外,广州市在每一年的“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排名中均在前三名;综合各省市展馆可销售面积占比情况看,广州市展览馆内可销售面积为156万平方米,在全国总量中占比16%,排名第一。如今,广州市拥有重点场馆20个,除了众多中小型的场馆,形成了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锦汉展览中心的三足鼎立的局面[12]。
1.农业展会市场化程度低
广州市的农业类展会以政府主办为主,委托其他部门、行业协会或者企业承办[13],如广州博览会、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广东种业博览会等都被打上了政府的印记。为了引进资金、打造品牌、促进农产品交易,政府部门加大对农业展会的举办力度[14],农业展览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官僚作风的束缚,难以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而且重复举办的展会活动也打击了企业的信心,使农业、场馆、信息等资源造成浪费,降低展览会的经济效益。
2.农业展会现代技术应用不足
“互联网+农业”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广州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展会成为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传统模式的根深蒂固,广州市农业展会还存有模式固化、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稍弱等问题[15]。在广州市举办的大多数农业展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形式,借助视频、报刊、宣传册、模型进行宣传展示,而在国际农业展会广泛应用的现代虚拟技术在广州市举办的农业展会上也是难得一见。此外,广州市农业展会的现代展示技术推广力度不足,缺少对现代展示技术的系统介绍,导致对现代技术的认识度不足,应用程度不高。
3.农业展会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农业展会要求的专业人才是具有扎实的会展知识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策划组织能力,同时具备农业素质、对农业市场具有较强的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16]。据《2015中国会展教育发展报告》,2015年,广州在校会展专业学生4772人,占全国总数的10.86%,虽然在全国占比比较高,但是由于没有明确专业类别,导致会展设计人才较为紧缺。同时广州市设立有会展相关专业的院校有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农业类院校包括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但设立具有农业特色的会展专业的院校却是屈指可数。同时院校与企业也未达成统一协议,仍未建设好会展产、学、研基地,高素质会展人才依然缺乏[17]。
1.经济实力强劲
广州市重视市场对农业的导向作用,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在展会上展示其所拥有的优质农产品、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产品的市场化,为参展企业和参展商带来经济效益[18]。广州市拥有强劲的经济实力,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9610.94亿元,同比增长8.2%,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农业展会的举办提供了软件、硬件配套条件,而农业增加值260.30亿元,增长0.1%,说明广州市农业发展保持稳定,提升空间大,为农业展会的举办奠定了基础。
2.信息集聚
广州作为广东省的中心城市,具有聚集区域内的农民和农业类企业,减少中间交流的误差,提供直接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农民更好地了解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等作用。信息通过共享,使农业行业最新的资讯为众涉农企业及农户所知,使其明确农业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加快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每一届举办的养猪产业博览会成为下一年养殖的风向标。
3.科学技术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农产品的生产产业链条广泛运用新型技术。2016年,广州市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8%[19]。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难度,也达到了生态保护的目的,有助于推行名特优新品种,加深企业对农业科学技术的了解,推动科技企业的研究步伐。由于农业展览会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出来,把先进的宣传、交流、展示、体验的现代技术应用到展会中的实践越来越多。
1.周边城市竞争激烈
广州面临的威胁主要来源于周边城市农业展会的发展,尽管广州市位于珠三角经济圈的核心位置,但是周边城市的农业展会发展时间较长,已形成品牌。例如佛山市实现了农业与现代经济发展需求的结合,成功举办首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2015年第三届广东(佛山)安全食用农产品博览会等,为该地发展品牌农业展会奠定了稳定的基础;江门市也成功举办了五届农业博览会,给广州市快速发展农业展会造成了威胁。在国家加大对农业展会的扶持力度的情况下,各省市也加大对农业展会的投入。尽管广州市是广东省的中心城市,但是依然存在服务不完善,类型单一,重复办展情况严重,还未形成竞争力等问题,制约了农业展会的发展。
2.品牌农业展会缺乏
截至2014年底,广州仅占UFI(全称:国际展览联盟,Union of international Fairs)中国会员86个中的8个,占中国(UFI)认证展会75个中的8个[20]。由此可见,虽然广州市举办的展会数量庞大,但是通过UFI认证的为数不多,即在广州市举办的品牌展会数量少,更不用说起步较晚的农业展会。而广州市是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外资企业引进的农产品展会逐渐增多,这也给广州市当地的农业展会发展造成了冲击。此外,广州市农业展会多为政府组织和开展,还未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降低了广州市农业展会发展的优势。
首先,广州市政府加大对农业展会的扶持力度,通过发挥广州市已制定的涉及农业展会的政策文件的优势,利用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推动展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广州市农业展会的结构布局,结合广州的区域环境,培育具有广州特色、产业鲜明、经济联动的农业展会项目,合理利用会展场馆资源,优化展会环境,对农业展会进行统一的管理、规划、统筹,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评估,大力引导优势特色农业与展会相结合,提高广州市农业展会举办的效率,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农业展会。
其次,充分利用会展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提升办展质量、扩大影响范围。在互联网思潮的前提下,采用网络信息、通讯技术,对会展行业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对会展活动产业链条的资源做出智能配置和响应[21],发挥现代技术在农业展会中的处理能力。同时,通过结合广州市农业特色,更新传统的展示观念,创新展览途径,实现农业展会现场带给参展商视觉、听觉和触觉上的震撼。
首先,利用稳固的经济实力,发挥市场对农业的导向作用。通过改变政府在农业展会的主导地位,吸引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协会和会展公司进入农业展会市场,提升涉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完善展览展示形式,提升农业展会的经济效益,展现展会的专业性,同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秩序,形成健康绿色的农业展会环境,争取实现广州市农业展会的市场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
其次,继续加大科学技术在农业展会的投入力度。引导涉农企业把现有的展示科技成果运用到展会宣传和展览中,扩大涉农企业及其产品的宣传力度;同时引导企业和个人在农业展览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科学技术在农业展会现场的应用的影响力,简化展览的繁杂程序,提升办展质量。
依托政府对发展农业展会重视程度加深的基础,规避自身存在的不足。广州市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推动农业展会的发展,通过借鉴其他城市举办农业展会的经验,结合广州市具备的农业特色、区域优势、政策扶持等优势,优化会展场馆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在展会期间提供自主办理服务、设置母婴休息室等人性化的会展现场服务,打造农业展会的品牌化,增加广州市农业展会收益,填补人们对农业展会认识的缺失。
根据广州市当地特色农业整合农业资源。广州历史悠久,经济发展迅速,拥有经济、区位、消费、文化等资源。因此,在推动广州市农业品牌展会时,要善于与区域的优势重点产品相结合,例如,广州具体的特色农产品分为蔬菜、果树、花卉、畜牧、水产、经济作物、粮油和其他八类,拥有许多农业名优品种,包括桂味荔枝、萝岗甜橙、增城菜心等,这些具有广州特色的农产品应用到农业展会中,对观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吸纳广东省及周边城市的名优产品参展,保证参展的质量。通过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参照并借鉴国际知名会展品牌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以发展特色突出、专业性为导的会展品牌为目标[22],有助于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品牌农业展会。
打造当地的品牌农业展会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应着力引导知名农业展览会到广州市举办。通过作为农业知名展览的举办地,借助知名农业展览会,提升广州市的农业展会知名度,逐步成为具有自身品牌的农业会展举办城市。同时,要遵循国际认证规则,制定严格的农业展会准入门槛,保证展会的质量,提升农业展会水平。
此外,加快对农业展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着力培养一批具有丰富的农业知识底蕴、会展实操能力强的人才队伍[23]。通过借鉴会展业较为成熟的会展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广州市的教育环境及农业院校的教学计划,建立适时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制定相应准入政策吸引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的会展人才就职,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增强政府、企业与高校共同培养会展人才的合作力度,结合广州市农业特色,制定出适合广州市的农业展会专业人才的审核机制。
[1]陈秋玲,韩述源,刘贤成.济南市农业会展发展情况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03):6-8.
[2]于孔燕.关于农业类展会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08):40-42.
[3]贾向峰.农业展会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及宁夏的实践[J].宁夏农林科技,2008(01):72-74.
[4]蔡礼彬,司玲.农业展会促进地方发展研究——以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5(03):21-25.
[5]雷光英,马莹,李丽雪,等.广东农业会展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南方农村,2012,28(11):58-62.
[6]黄灏然,郭开仲,俞守华.广州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SWOTPEST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08):196-199.
[7]田洪.SWOT分析方法在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中的运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01):75-77.
[8]张焕裕,万尚钦,李丹.SWOT分析方法在农业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应用——以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为例[J].热带农业科学,2010,30(02):55-59.
[9]Bandita Mainali,Huu Hao Ngo,Wenshan Guo,et al.Feasibility assessment of recycled water use for washing machines in Australia through SWOT analysis[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11,56(01):87-91.
[10]Peter Rauch.SWOT analyses and SWOT strategy formulation for forest owner cooperations in Austria[J].Europe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2007(126):413-420.
[11]杨耀炜.广州市会展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广州:广州工业大学,2013.
[12]周正钟.广州会展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韶关学院学报,2010,31(05):104-107.
[13]张玉明.商业会展市场推广的整合模式与创新方法研究[J].商业研究,2006(23):133-135.
[14]高传杰.浅析农业展会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促进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1(13):1-2.
[15]许欣.广州会展“互联网+”的发展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33(11):97-100.
[16]郭靖文.苏州都市型农业发展背景下农林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4(04):73-75.
[17]刘松萍,蔡伊乐,湛冬燕.广州会展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城市观察,2015(03):36-45.
[18]马俊哲,朱京燕,王艘,等.上海青岛和寿光发展会展农业的做法及启示[J].农产品加工,2012(03):74-78.
[19]广州市政府门户网.总结公报.[EB/OL].http://www.gz.gov.cn/gzgov/s2823/201703/e03e4684723f443e835ff31 12f10c7ef.shtml.
[20]张生军.珠三角会展产业跨界融合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25(04):43-47.
[21]任宁,陈思宇.我国智慧会展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产能经济,2015(09):333-335.
[22]刘畅.广州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23]王如心.电子商务推动广州会展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26(05):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