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黑松引种应用调查

2018-03-28 02:37苗积广谢明春冯卫东
现代园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黑松树种青岛

苗积广,田 松,谢明春,冯卫东

(山东省青岛市中山公园 266003)

日本黑松(拉丁名:Pinus thunbergii Parl.)原产于日本及朝鲜南部海岸地区,阳性常绿树种。喜光,耐阴,抗瘠薄,抗病虫害,适应性较强等,特别是抗海雾海风,被广泛应用于沿海城市山地绿化,海岸防风林,园林绿化等。据考证,青岛地区自1900年开始引种日本黑松,至今已有近120年历史。现在黑松遍布青岛市区,生长良好,成为青岛市的骨干树种之一。

1 青岛地区地理概况

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21°00′、北纬 35°35′~37°09′,与日本经纬度相近。地处黄海之滨,东南有崂山山脉,山势陡峻,主峰海拔1133m,南部有胶南山群,海岸线总长730.6km。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2 调查范围及方法

2.1 调查范围

青岛市区、崂山。

2.2 调查内容

黑松在山地造林、海岸防风林、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图1 日本黑松

2.3 调查方法

2.3.1 查阅资料。查阅有关日本黑松引种应用相关资料。

2.3.2 访问调查。访问青岛农业大学教授、青岛知名园林专家、崂山林场主要领导和技术人员、盆景专家等。

2.3.3 实地踏查。到崂山、市区海岸、八大关小区、中山公园、太平路、湛山五路等实地踏查。

3 日本黑松在山地造林上的应用

德国舰于1897年11月13日登陆胶州湾,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胶州湾一带。第2年3月6日同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租期为99年,至此,青岛成为德国租借地。当时在租界地内,官方用地和民用地总面积计18000余hm2,全部是荒山秃岭,严格地说,森林很少,黄土裸露,夏季遇台风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冬季则空气干燥,西北风强劲,尘土飞扬,咫尺莫辨。德国以长期占领青岛为目的,确立了将青岛打造成为“模范殖民地”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具有资本主义国家先进水平的现代城市规划。基于这种宏伟设想,在占据青岛当年就大兴植树造林运动,涵养水源地,固土防沙等,努力打造优美生态环境。短短17年间,在青岛共植林木 9266hm2,其中,海岸防风林86.7hm2,水源涵养林2000余hm2。使青岛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13年的《香港每日新闻》对青岛有如下的描述:“从海上眺望青岛城,只见其坐落在一片旖旎风光之中,其建筑整齐美观,重重红色屋顶跃动于层层翠绿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图2 《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

植树运动树苗来源有3个:第1个来源中国国内,第1年度(1898~1899年度)栽植的赤杨、柳树等就来源于国内;第2来源是德、美两国;而第3个来源则是日本,日本黑松是从日本引种的最成功的树种之一。

据日本林学博士白泽保美《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1900、1901年度报告中记载,德人“1900年第1次从日本引进日本松树(黑松、赤松种子、种苗),播种、植树两法造林140hm2”。“1901年再次引进1年生日本黑松(赤松)苗”。日本黑松是由德国人首先引入青岛的,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而《山东树木志》1984年版“日本黑松是青岛市1914~1921年由日本引进栽培”以及其它资料中“日本人1914年占领青岛后将日本黑松引入青岛”的说法是欠妥的。据此,青岛引种日本黑松历史向前推进至少14年。由于树苗从日本通过海运到青岛,成活率低,且苗木价格昂贵,第2年开始减少直接引进种苗,而购买种子自行繁殖。

《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的译者白埰达怡于1935年在青岛调查时发现,青岛租界的山“赤松及日本黑松占最大面积。即山顶山背及山腹之上部,殆全由是等树种所占领,依播种法及植树法造成森林。”德国人在赴日调查林况和树种时,因为赤松在荒废地为造林的最佳树种,拟将赤松在青岛造林,因为尚不知日本黑松更适应青岛水土。造林中发现,赤松常常多干,最初生长迅速,但五六年以后增高生长减缓。反之,黑松生长优良,“一如其原产地之优良”。七年生黑松“高达十三尺直径三寸。生长期内,有每年伸长一公尺梢者”。因而认为黑松才是青岛地区最合适的造林树种,决定将某处赤松林,完全变更为日本黑松,或将赤松林中生长不好的除掉,换上黑松。但至1935年黑松林地面积终不如赤松林地大。

日本黑松多与阔叶树种混交,形成混交林。1901年就发生松毛虫大肆危害松苗的情况,2年生松苗受害最深。再者,当地居民有吸烟习惯,吸烟乱丢烟头引起火灾情况频仍发生。为减少火灾及虫害,德人特别注重日本黑松和阔叶树混交,将日本黑松与阔叶树线状混植,并在松毛虫发生严重区域的松林区周围,栽植“三十公尺宽”的带状刺槐林带。所选混交阔叶林树种一般是刺槐、槲、栎、柞、赤杨、栗等。

为鼓励民众造林积极性,德人免费赠送给租借地村民大量黑松、刺槐等树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4~1921年,日本占领青岛期间资料缺失。而从1921~1947年间,青岛政府致力于农林工作,成绩斐然,日本黑松在青岛的山地造林和园林绿化中得到广泛利用。现将20余年中部分年份的日本黑松育苗和造林情况统计如表1。

表1 德意志时代各年度造林面积(hm2)及树种表

表2 1922~1925年各苗圃日本黑松育苗统计 单位:株

表3 1929~1931年度各苗圃播种日本黑松统计 单位:株

自德占青岛始,至解放前,近半个世纪营造的林木,多于日本第2次侵占青岛至1949年解放前的10余年间毁于战争、兵患,至解放前夕已砍伐殆尽。

解放后,政府号召封山育林。1952年冬至1953年春,乌衣巷、夏庄、李村3个区发动群众重点造林,选用日本黑松、刺槐、板栗等树苗,2年共造林2950hm2。1956年春季,崂山县全郊区8个区、90个乡共组织共青团及其人员1754人,在九水、流清河、太清宫3个林区,选用日本黑松等树苗造林840hm2,至7月中旬,共造林10219hm2。崂山因此被评为全国造林先进典型,受到国务院的奖励。

20世纪50年代,日本松干蚧肆虐青岛,青岛地区赤松几近全军覆没,日本黑松对日本松干蚧有抗性得以保全。那时封山育林放弃赤松,主要选择日本黑松。之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几乎每年都会组织日本黑松造林。因为它在海拔700m山地容易发生冻害,所以多用于600m以下山地造林。

据调查,以前的崂山,以天然赤松及栎类次生林为主,并有相当面积的灌木林,后经多年改造和更新造林,现在的崂山,全部是人工林。主要树种有落叶松、黑松、刺槐、赤杨、栎类等,多为纯林,部分是不规则的株间或小块状混交。最大的黑松林区是夏庄林区、崂西林区和北九水林区。

4 日本黑松在海岸防风林上的应用

日本黑松,具有松树的一般特性,生命顽强。它不论在肥沃的土壤,还是在贫瘠的土地上,甚至是悬崖的石缝里,都能茁壮成长。它不怕环境恶劣,风吹不折,日晒不蔫,雪压不弯,经寒不凋。日本黑松,更有抗海风海雾优点,这使它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在青岛海岸蔓延700余km,终有日本黑松相伴。大海——沙滩——岩石——黑松成为青岛海岸的符号,一张名片。

早在德占时期德人就较好地利用了日本黑松这一优点,他们在离海岸较远的地方栽植了槲、栎类等色彩植物,“以达到叶子变色的效果”,而靠近海岸栽植日本黑松,用日本黑松来遮挡海雾海风,日本黑松成为那些彩叶植物的保护伞。实际上,日本黑松对海水有一定的抗性,风大浪急,海水冲上海岸,淹没了日本黑松。短时间海水浸泡,不能致日本黑松死亡,所以它成为海岸绿化的首选树种。据不完全统计,青岛海滨公园从台湾路以西到八大峡海岸上,现有成年黑松7000余株,成为青岛海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3 海边黑松

图4 城市绿化黑松

5 日本黑松在城市绿化上的应用

日本黑松作为优良的绿化树种,其叶、枝、干、根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绿是日本黑松针叶最基本的颜色,但随着气温和光照的变化,松针的颜色有细微改变。春天天气变暖,新芽吐绿,松针呈嫩绿色;夏季光照足气温高,针叶变成深绿色;秋冬季节,气温下降,黑松进入冬眠期,针叶是墨绿色。枝,分主枝、侧枝、侧侧枝不等,枝的多少、形态及组合方式,决定着树冠大小和形状。日本黑松幼树枝条直而短促,敦敦实实;壮年树则刚劲挺拔,冠如华盖;古老的日本黑松,枝干虬曲,沧桑朴拙。日本黑松树干通直,随着树龄增加,树皮开裂,形成大小不一,形状相近的裂片,长方形为主,有时会呈不规则多边形。树龄越长,裂缝越深。裂片边缘粗糙,表皮灰色,古朴醇厚。生长于瘠薄土壤或岩石夹缝日本黑松,往往根部裸露,似苍龙之爪,苍劲有力,深扎于土壤之中。

日本黑松在展现其色彩美、姿态美,让人们获得视觉上享受的同时,还以其特有的方式给人们一种意境美,满足人们听觉感受,那就是“松涛”。松针细长而浓密,在风中摩擦碰撞,发出细微的声音。松针越多,声音越大,大片松林疾风吹过“声如波涛,固称松涛”。文人笔下的“雨打芭蕉”、“残荷听雨”,那都是雨滴击打芭蕉叶或荷叶的声音,一滴一滴的,声势太小。而松涛不同,“风来松涛生,风去松涛罢”,大风吹过,松涛汹涌澎拜,势不可挡,令人心旷神怡。

在八大关等老市区,几乎每个老庭院都有日本黑松,或单株,或三五一丛,有的则沿围墙排开,树龄多在数十年、上百年,使八大关增色不少。青岛中山公园共有日本黑松1000余株,除一条黑松路以外,大多是片状栽植。数量最大的是牡丹亭周边日本黑松树林。此处土壤瘠薄,偶有岩石裸露。单一树种,地被植以中华结缕草,稍有灌木,形成疏林草地意趣。

近年园林造园中,常常选园地一隅,青竹做背景,前面植以黑松、梅花,营造“岁寒三友”意境。也有的在园区入口处或白色照壁墙前面,栽1棵造型日本黑松,美其名曰“迎客松”,有欢迎来访之意。园林中的亭轩台榭,旁边往往栽上1株或几株黑松作陪衬。

日本黑松用于行道树,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末。湛山一路、湛山三路、湛山五路,太平角五路、太平角六路、岳阳路、太平路、西陵峡路等选用日本黑松做行道树至今,有的树龄已达八九十年或更长。青岛的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因为喜欢阳光,不喜欢树荫的缘故,用日本黑松作为行道树的路并不多。直至20世纪90年代开辟东海路,再次选日本黑松作为行道树。2010年,青岛市政府为加大绿量,又在东海路路边、沿海防护林带、滨海绿道等项目中大量增植日本黑松,有的路段由原来的一行改成双行或多行,长势喜人。

黑松树姿优美,枝干苍劲,针叶常绿,较耐修剪,在盆景上的应用较普遍,是很好的盆景材料。造型黑松,在江苏、山东泰安等地发展迅猛。

6 日本黑松的养护

日本黑松养护相对粗放,只需定期清理一下枯枝。日本黑松常见病虫害有松毛虫、松梢螟、居松长足大蚜、松白粉蚧、日本松干蚧、松牡蛎盾蚧、针叶小爪螨、夏梢小卷蛾、松落针病、枝枯病等,应注意做好预报和防治,建议多采用生物防治。其中,松材线虫是属于检疫性虫害,毁灭性强,疫区应加强对松墨天牛、褐梗天牛、松纵坑切梢小蠹等传播线虫的媒介昆虫防治及诱捕器诱捕,非疫区加强巡视和预防。受海风影响,树干歪斜,幼树期间或风雨过后及时注意扶架。

7 总结

日本黑松是青岛引种成功的园林树木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沿海城市山地绿化,海岸防风林,城市园林绿化等,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日本黑松引种的成功经验主要是青岛地区经纬度与日本及朝鲜南部海岸地区的相近,且气候都是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即符合日本黑松地理分布和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另外引种片植时要考虑群落的稳定性,纯林群落不稳定,最好考虑物种多样化,引种必须考虑原产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立地条件,才能引种成功,推动我国引种事业的发展。

[1]青岛农林[M].青岛市农林事务所,1932.

[2]白泽保美(日).德意志时代青岛营林史[M].1935

[3]《山东树木志》编写组.山东树木志[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农林特刊[M].胶澳商埠农林事务所,1925

[5]《青岛开埠十七年》--《胶澳发展备忘录》全译.青岛市档案馆,2007

猜你喜欢
黑松树种青岛
餐桌上的“黑钻石”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矜贵黑钻魅力意式美馔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故事棒棒堂小猪秀秀的觅食之旅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