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金
摘 要: 近视是眼疾的一种,古人亦称其为“目不能远视候”“能近怯远症”。古代医者认为身体器官受损以及不良的阅读习惯是产生近视的主要原因。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减少思虑,服用进补性药丸,佩戴眼镜。这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近视 眼疾 怯远症
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日益繁重的工作,人们用眼时间越来越长,眼部日益疲劳,视力的衰退越来越快。其实不光是现代人,古人们也饱受近视的折磨。不少文人都在自己的诗文中以感叹或揶揄的口吻提到了自己的近视。事实上,近视大多出现在读书人身上。因为仕进是古代文人得以安身立命的重要手段之一,文人们为了博取功名,不得不寒窗苦读,甚至有因用眼过度导致目盲的。那么,近视在古代的发展概况如何?古人又是如何认识、治疗近视的呢?
一、发展概况
“近视”一词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当时并非如今所言,是一种眼科疾病,而只是表示近距离仔细地观察,《韩非子·备内》:“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远听而近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1](308)在当时,将“近视”作为词语来使用的情况是很少的,绝大部分时候都是“近”“视”分开而论。晋代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七:“欲得有才智文章,谋虑渊深,料远若近,视昧而察,筹不虚运,策弗徒发,端一小心,清修密静,乾乾不解,志尚在公者……”[2](672)直至明清之际,“近视”一词才为医学界所注意,开始与眼疾联系了起来。明人邓苑《一草亭科目全书》中提到:“……治目不能远视能近视,渐至近亦昏。”[3](21)在这里,“近视”开始被作为一种病症来对待,但此处的“近视”并非是对这种疾病的综合概括,只是基于此类症状的描述。那么,早期人们对于这种能近怯远的病症是如何称呼的?
事实上,在隋唐以前,文献中没有明确的关于“近视”这一类疾病的记载。我们只能根据一些关键字词,诸如“眼力”“目力”“眼疾”一类的词进行检索和推论。
南朝梁人萧绎曾在《金楼子》卷六中提到:“吾小时,夏日夕中,下绛纱蚊綯,中有银瓯一枚,贮山阴甜酒。卧读有时至晓,率以为常。又经病疮,肘膝烂尽。比以来三十余载,泛玩众书万余矣。自余年十四,苦眼疾沉痼,比来转暗,不复能自读书,三十六年来,恒令左右唱之。曾生所谓‘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期。兹言是也。”[4](13567)从里面描述的具体症状来看,萧绎得的就是后世所说的近视。文中提到其经常“卧读”,可见其阅读姿势不正确,又经常通宵读书,以至视力急剧下降,最后演变成眼疾。此时他的眼疾已经非常严重了,几乎到了不能视字的地步,只能依靠侍从诵读为其排遣心情。
隋大业中,太医巢元方等奉诏撰《诸病源候论》,《天一阁书目》子部卷三载宋绶序云:“是书会粹群说,深研精理,形脉之证,罔不该集。”[5](239)可见评价之高。后代医家多据此著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医学价值。《诸病源候论》中提到“目不能远视候”:“夫目不能远视者,由目为肝之外候,腑脏之精华,若劳伤腑脏,肝气不足,兼受风邪,使精华之气衰弱,故不能远视。”[6](294)此时的人们认为“目不能远视”是由于风邪之气入体,脏腑受损而引起的。我们还应当注意巢元方在书中提到了另一种疾病“目茫茫侯”:夫目是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肝之外候也。腑脏虚损,为风邪痰热所乘,气传于肝,上冲于目,故令视瞻不分明,谓之茫茫也。凡目病若肝气不足,兼胸鬲风痰劳热,则目不能远视,则视物茫茫漠漠也。若心气虚,亦令目茫茫。”[6](263)明代傅仁宇《审视瑶函》载有“能近怯远症”:“怯远症,肝经不足肾经病,光华咫尺视糢糊,莫待精衰盲已定。”[7](201)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古人多从中医学的立场出发,认为人的目力好坏是与脏腑紧密联系,尤与肝、腎密切相关。
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载:“双睛近覻是生来,不是生来却祸胎。真火不明眞气弱,真阴一点亦危哉。瞳神远见足元阳,视短孤阴自葆光。断莫春江明月夜,又随人宿载花航。此症目禀赋无恙。忽尔只见近,而不见远者也。甚则子立身边,问为谁氏。”[8](143)此篇名为“近视五十二”,可见此时人们才开始把近视作为一种眼疾的名称。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提到了近视的遗传性。事实上,近视是否会遗传,至今是医学界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二、近视的原因
尽管古代医学典籍对“近视”这一眼疾症状的记录不多,但并不意味着近视的人数不多。事实上,古代文人们大都饱受近视的折磨。而在近视的早期,他们通常对此病认识不足,又不采取合适的手段进行控制,到了中年时期,最终一发不可收拾,普通的近视发展成了极为严重的眼疾,白居易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了。古代医者在研究眼疾时,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古人认为脏腑受损会影响人的目力。中医学认为,视觉的产生赖于五脏六腑的滋养,《审视瑶函》指出:“眼乃五脏六腑之精华,上注于目而为明。”也就是说,脏腑功能正常才能有正常的视觉,反之,则无法化生、输送精气至目,从而影响人的视觉。中医里的五轮学说认为五轮和五脏相对应,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五轮学说最早见于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眼论》:“眼有五轮,风轮、血轮、气轮、水轮、肉轮,五轮应于五脏……眼通五脏,气贯五轮。”[9](612)五脏有疾病,则五轮的相应轮位也会出现病变。《审视瑶函·五轮不可忽论》中也提到这样的看法:“夫目之有轮,各应乎脏,脏有所病,必现有轮,势必然也,肝有病则发于风轮,肾有病则发于水轮,脾有病则发于肉轮……大约轮标也,脏本也,轮之有症,由脏之不平所致,未有标现证,而本不病者。”[7](16)五轮学说与现代医学的视角颇为不同,现代医学注重从眼部出发,通过研究视网膜、眼球等等产生病变的部位,来分析和解决近视问题。而五轮说则从人体的整体性和各器官之间的联系性出发来思考问题,更注重追本溯源,以针灸疗法治愈近视的理论依据,或来源于此。此说可与西医相互参照,双管齐下。
阅读习惯不佳也会影响人的目力,这是最为直观的影响因素。不良的读书习惯大体表现为月下观书、灯下观书、长期读书这几种情况。古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历来传为佳话。姑且不论这样学习是否有效率,但对视力所造成的伤害必定是不轻的。除去这种情况,还有一些条件尚可的读书人,选择点灯夜读。但古代多使用煤油灯,灯火昏暗,摇摆不定,对视力的损害也不轻。《千金方·目病》中提到十六条损目的不良习惯,其中三条是“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10](105)孙思邈认为“上十六件,并是丧明之本,养性之士,宜熟慎焉。”由此可见,灯下阅读也会严重地损害人的视力。
古代文人多以仕宦为人生目标,故而阅读一直贯穿他们的整个人生。青年时期,是为博取功名,待到中年,阅读已经成为了他们消磨时光的一种方式,成为了他们根深蒂固的习惯。长时间地阅读,当然会严重损害人的视力。所以,古代文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视力问题。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患有严重的眼疾,曾有诗云: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从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僧说客尘来眼界,医言风眩在肝家。两头治疗何曾瘥,药力微茫佛力赊。”[11]5053这已经是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了,连基本的视物都存在困难。他在诗中也提及自己的眼疾都是因为“早年勤倦看书苦”。不光唐人,以博学著称的宋人更是饱受近视的折磨,杨万里曾在诗里提到自己爱读书,手不释卷,即便读书读到眼睛酸痛,依旧舍不得放手,这真是令人又敬又惊。
可以说,古代读书人多饱受近视的折磨。在那个眼镜尚未被普及的时代,近视往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清人褚人获曾在《坚瓠集》乙集卷四载有“嘲近视”诗,表现了时人对近视者的调侃,诗云:笑君两眼忒稀奇,子立身旁问是谁?屋漏日光拿蛋子,月移花影拾柴枝。因看壁画磨伤鼻,为锁书橱夹住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等烧了嘴唇皮。”[12](153)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但是细细想来却有几番心酸和无奈。
三、近视的解决方案
翻阅古籍,难以找到专门针对近视这一症状的医疗方法。而在面对眼疾、追求明目方面,倒是有种种五花八门的方法。明目也是治疗近视的目的之一,故以下选择了几种针对明目的方案,以备一说。
最普遍也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损读书,少思虑,多休息。过度用眼会造成眼部的疲劳,过度的思虑会严重损害人的精气,进而对肝脏造成伤害。清人石成金《传家宝·养目》云:“常时无事,则闭目静养。即如镜虽光明,当不照时,即用镜袱盖好,自然尘垢不入,光明耐久也。每常清晨天未明时,并将晚昏暗之时,俱不可强用目,看书写字诸事,最伤眼光,雀目眼、或未老眼昏,多因于此。久视日光、久视火光、久写字看书,俱损人目。”[13](308)虽然此处所针对的是雀目眼、老花眼,但就保护视力、避免近视加剧来说,依旧大有裨益。
还有很多人选择中医疗法,主要是服用进补性质的药丸。医家认为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此乃气虚血盛也。血盛者,阴火有余也;气虚者,元气衰弱也,这再次印证了医家的五轮说。明人邓苑在《一草亭科目全书》中提到加减驻景丸,能治肝肾气虚,两目昏暗,视物不明。其中提到的药物成分有熟地黄、当归、楮实、川椒、五味、枸杞、菟丝子、车前子,这八位药均具补肝益肾明目之功,对于缓解近视,大有益处。
佩戴眼镜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辞源》对眼镜的解释如下:用水晶、玻璃等材料磨成的透鏡,明代中叶自海外传入中国,称为珍物,后国人自造,渐次流行,初名叆叇,后名眼镜。[14](2931)“叆叇”一词的出现时代极早,早期多用于文学作品中,表云盛貌。西晋时期,潘尼有《逸民吟》:“朝云叆叇,行露未晞。”[15](769)即是此意。直到宋代,“叆叇”才开始有“眼镜”的含义,宋代赵希《洞天清录》提到“叆叇”这种物事是专门帮助看不清小字的老人以作视物之用,通常认为这是最早关于眼镜的文献记载。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叆叇”并非是近视眼镜,而是老花镜。事实上,翻阅明代万历以前与眼镜相关的文献记载,我们会发现,它们基本都属于老花镜,且来自域外。明人张宁在《方洲杂录》中还提及到眼镜价格之昂贵,通常需要用良马才可换得,由此可见眼镜在明代是属于上层阶级的奢侈品,价值不菲,只有权贵之家才能使用。
随着明中后期对外交往的扩大,西洋眼镜远渡重洋,传入中国,清代统治者酷爱西洋器物,大力推崇眼镜,并将其作为珍贵之物赏赐给大臣。民间的眼镜行业也随之兴盛起来,眼镜这才逐渐普及开来。清人孙承泽在《砚山斋杂记》中提到眼镜在初入中国之时,需要良马方可换得,而今只需“三五分钱”即可购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由于种种原因,古人在眼疾方面所获得的困扰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虽然古代没有电子设备,没有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但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夜以继日地苦读,既伤眼又伤身,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更有甚者,彻底失去了自己的眼睛。然天下学子千千万,能够进士及第的不过沧海一粟,这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古代医者仅仅从中医学的角度来分析眼疾,肯定是很不够的。相较来说,西医在这方面能够为传统中医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张觉,撰.韩非子校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邓苑,撰.胡芝樵,校订.一草亭科目全书异授眼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0.
[4]萧绎,撰.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范邦甸,撰.天一阁书目·天一阁碑目 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6]巢元方,撰.高文柱,校注.《诸病源候论》校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8.
[7]傅仁宇.审视瑶函[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
[8]黄庭镜.目经大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9]王怀隐,撰.郑金生,汪惟刚,董志珍,校点.太平圣蕙方校点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0]孙思邈.千金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
[11]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2]褚人获,撰.李梦生校点.坚瓠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3]石成金.传家宝[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2.
[14]何九盈,编.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6]李慎.明清之际西洋眼镜在中国的传播[D].广州:暨南大学,2007.
[17]党伟龙.中国古代读书人健康问题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