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科技为国际物流带来了新的活力,现代国际物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和使用,实现了物流管理产业链的系统化、科学化,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使用价值。本文就从信息化的视角出发,来研究国际物流管理课程的设计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 视角 国际物流管理 课程设计分析
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物流业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相关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具体的实践方面都较为落后。目前,国际物流管理当中信息化的投入使用才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核心,当然这也是物流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我们国家要加速对国际物流产业的管理和建设就必须要经济和市场发展的规律出发,同时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加大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观念,把握国际物流管理研究的新动向,这就对高校的国际物流管理课程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具体来看下在信息化的视角下如何设计国际物流管理课程。
一、目前国际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的专业背景
随着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物流活动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之对应的物流管理等相关业务却成为了制约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目前我们国内在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极度的缺乏,无论是战略规划还是高级管理或者是中低级管理人才都比较少,且现有的从事物流管理的人员专业素养比较低,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国际物流管理发展的进程。
二、国际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的目标
(一)课程设计的人才目标
基于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提出了目前国际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的首要目标。为物流管理产业提供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以弥补目前市场上国际物流管理人才的缺口。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出物流管理专业知识扎实、职业道德高尚,同时也具备开发和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
(二)课程设计的课程目标
针对市场需求以及学生专业发展的特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国际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分为阶段性的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一般分为基础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核心课程、职业技能扩展课程、探索研究课程组成。其中基础课程一般是指计算机课程等;职业基础课程是指物流基础、管理学、物理市场营销、运筹学等相关课程;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一般包括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管理技术、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课程;职业技能扩展课程一般是指第三方物流、国际贸易、物流推销等课程;探索研究课程是指基于实践探索的理论研究课程。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国家相关的教育政策而制定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流而不断的丰富化、具体化。课程设计的要求一般:合理确定各个阶段的教学课程量,妥善的安排课程时间;课程设计时要注意问题环节的设置,要让学生进行充分而广泛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课程设计中融入信息技术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求课程设计规定课程完成所用的时间;最后就是课程设计过程必须对整个课程环节进行成果的评价,以便进行改进。通常情况下就是以上的设计要求,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下课程设计要求,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合理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模式;其次就是始终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作为当前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再者就是课程设计要打破传统学科模式的限制,立足信息现代化的基础,根据国际物流管理岗位的实际需求,构建信息化国际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增加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环节,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计目标。最后要说的就是基于实践课程环节的开展,也能够对整个国际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产生的效果进行适当的检验,以期达到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国际物流管理课程设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整个课程的关键所在。同时信息化的物流管理技术也是贯穿于整个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所以国际物流管理这门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课程。课程的地位就决定了课程内容选取的重要性。课程内容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几点,首先要让学生树立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技能,指导学生在短期内快速得适应处于现代信息技术模式下的物流运营模式。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必须将计算机知识纳入到课程教学内容当中,同时也要将相关的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物流电子商务等课程纳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相关课程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也能够用全面的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物理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当然也要注意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相结合,通过这一系列的案例分析和实训等,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物理管理的系统化理念。下面我们来看下,课程内容的具体设计调整。根据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对提高物理标准和信息化水平的要求,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要落实“必需”、“够用”原则,将目前企业的需求纳入到教学内容中;为了培养国际物理管理的专业人才,教学内容要积极的配合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为技能检测中关于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考点内容做支撑;教学内容要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倾斜,将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纳入到物理课程中。最后就是课程设计的内容要学会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物理管理课程,保证教学内容的质量。
五、课程设计的考核方法
任何一种课程设计都必须要有一套相应的考核评价的方法,来检测课程设计的效果,为课程设计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考核标准的制定要切合实践,实事求是,不能脱离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任务,要不能因为课程效果的不佳就随意的降低标准。考核和评价的机制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这样才能具有权威性。考核评价机制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根据信息化技术的采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线测评;一是线下测评。在线测评就是根据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物流产业的各个活动进行管理的效果来看学生对物流管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线下测评就是指通过考试的成绩和实践的操作过程以及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进行评价。当然这是其中一种评价方法,另一种就是针对教师群体的。课程的效果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不能单一的,只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必须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进行统一的考核,这一点可以通过他评法和自评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所教授学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同行業教师的评价来考核,同时加上教师自我的反思和评价,以此来保证课程设计效果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网络型经济模式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主要发展潮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国际物流产业必须改进服务、降低成本,从而能够对快速发展、变化的市场做出最敏捷和快速的反应,满足顾客的需求。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我们国家的国际物流管理教育必须要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将课程设计的创新和分析纳入到国际物流管理的发展计划当中,将国际物流信息化作为课程教育的首要任务,加大教育力度。本文通过对信息化视角下国际物流管理课程设计分析,为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数据方面的资料,同时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发展提供了的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