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民族根脉 坚定文化自信

2018-03-27 06:40张彩霞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8年3期
关键词:科尔沁版画少数民族

张彩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的理念,“文化自信”正式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强调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如何把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力量,是民族中等职业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几年,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民族职专借助建设国家中职示范校的契机,启动了“科尔沁民族文化特色项目”,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了全面育人功能,提升了学校内涵,打造了良好的学校形象,也带动了本地区科尔沁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探索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根脉的实践途径。

一、提高认识,确立思路

教育部《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指出:“推进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够提高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学生,特别是民族地区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就业,推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基于文件精神,学校提出了“爱民族、精技能、重品行”的育人理念,把“传承科尔沁民族文化”项目作为国家示范校特色建设任务,提炼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科尔沁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其内容主要包括:科尔沁版画、安代舞、四胡、博克等,学校通过校标、校旗、校园网、橱窗、板报、文化长廊、蒙汉双语广播、景点改造、安代舞表演、博克比赛、科尔沁版画展等,表达和传承科尔沁民族文化元素,弘扬科尔沁民族民间文化,在校内营造热爱民族文化的氛围,将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作为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民族文化素养的基础,将民族文化传承融入教学、课程、校园文化活动等全过程,提升了全校师生对传承、保护科尔沁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为民族文化传承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营造了和谐校园。

二、科学设计,系统实施

为了保证“科尔沁民族文化”特色项目有效推进,学校项目组以教育部出台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和国家民委印发的《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等为依据,科学规划,制订实施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选择实施途径,推动科尔沁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科学有序开展。

(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教育内容

课堂是文化传承的主渠道。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与其他知识型课程分离,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学校在分析和研究科尔沁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民族文化元素吸纳为学校课程资源,把科尔沁民歌、四胡、安代舞、科尔沁版画等民族文化课程与中职德育、美育及专业课程相结合,开发校本教材,制订教学计划。在美工专业中增设版画课程,聘请版画名师来校讲课;将安代舞、四胡融入学前专业课程及素养拓展课程中。通过整合课程资源,不仅满足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现实要求,也增强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应用性,达到了在更多维度进行多元化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目的。

(二)开发民族特色本土教材

教材是文化的载体,为了弥补民族文化教学资源的缺失,学校充分挖掘科尔沁民族文化特色资源,结合学生特点、兴趣,与科尔沁民间艺人、科尔沁文化大师共同编写出版了《四胡教程及教学大纲》《蒙古族风情版画》《安代舞教程》等教材,将科尔沁民族文化本土理论有机地转化为教学内容,为学生系统学习了解民风、民俗、民情提供了媒介,弥补和丰富了学校的课程内容,提升了教材的文化功能,促进了中职课程改革的进程,突显了学校自主发展和特色发展思路。

(三)将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相融合

校园文化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学校将科尔沁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如,在学校运动会、文艺演出、节庆典礼、职业教育活动周上表演安代舞,通过参加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学生书画展等展示学生的版画作品、民族手工艺作品及字画等,将博克比赛融入体育比赛项目,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技能,增强了师生对传承科尔沁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学校注重营造浓郁的民族文化环境,通过“爱民族、精技能、重品行”“民族团结进步”等标语宣传,强化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意识;在走廊及教室墙壁展示科尔沁民族风情版画、民俗海报、蒙文书法作品以及学生的优秀书画摄影作品等,不但美化环境,又鼓舞、启迪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教育效果。通过组建学生社团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也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学生成立了安代舞社团、博克社团、校园蒙汉双语广播社团等,每周社团活动日,由校团委和社团负责人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学生社团发挥着传播、传承科尔沁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对教师的民族文化专业知识培训

教师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体,教师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源,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文化的基本参考体系。学校建立了科尔沁版画名人工作室、安代舞名人工作室,还聘请知名版画专家定期到校授课,以多种方式加强对教师进行科尔沁民族文化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强教师对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了解,提升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达到学校教育与传承科尔沁民族文化有机融合的教育目标。

三、正视问题,重在改进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文化工程,是不断激发学生树立民族认同感,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主动性、进而学习民族文化精髓的复杂过程。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民族学校加以重视和改进。

(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问题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不是简单文化元素的传递,应该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承。目前,提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少人认为是民族民间音乐、绘画、舞蹈、饮食,很少开发和挖掘其居住文化、服饰文化、生产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等。内蒙古电视台曾经报道,锡盟东乌旗民族职业学校积极开展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动,他们每年都举办蒙古民族服装展、祭祀敖包等活动,这些做法就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文字问题

语言和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标识,也是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与风俗习惯的基础、载体和表现形式,更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普及,科尔沁地区学习和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应贯彻和执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关于加快推进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政策要求,积极传承和发展蒙古语言文字。

(三)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非生活化问题

文化传承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分离是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现阶段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形式除了课堂、课程,多集中在图片展示、手工制作,或者在学校文化活动中进行民族歌舞展示。这种静态的文化传承方式,很难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主动性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髓。

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具备人文价值,更具有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民族学校应当为学生展示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已经具有和可能具有的价值,让学生明白传承至今的民族文化不仅属于过去,而且属于现在和未来,提升民族文化在学生心中的价值层次,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味本民族文化的真实性,从而主动担负起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根脉的重任,推进文化自信,实现各民族共同的“中国梦”。

(责编 王鹏飞)

猜你喜欢
科尔沁版画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版画作品选登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我的风吹过科尔沁(组诗)
“科尔沁杯”读者园地摄影月赛入选作品
科尔沁牛业携手京东启动精准扶贫
摔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