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杨培明的审美语文

2018-03-27 08:40顾之川
中国教师 2018年3期
关键词:境界情感作文

顾之川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杨培明老师既是一位有着强烈使命感和教育理想追求的中学校长,又是一位激情满怀、具有浓郁文学情结的语文名师。他的教育世界澄净透明,碧空如洗;他的语文天空气象万千,风光无限;他的语文课堂丰富生动,充满诗意。他用生动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诠释着母语的无穷魅力,讲述着教育工作者的传奇故事,书写着语文教师的精彩人生。

一、追求语文教学的审美境界

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认为人生有着从低到高四个不同的境界,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前两种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的本然状态;后两种则是人的精神创造,是人的理想状态。杨培明老师用来比喻语文教学,认为语文教学的天地境界就是审美境界。在他看来,语文天生就具有审美属性。她博大精深,既有语词的质地,又有情感的温度;既有传统的积淀,又有时尚的附着;既有时间的沉积,又有空间的跨越;既有语言的形式,又有思想的内涵。语文教学就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入乎文本,品词论句,体味情感;出乎文本,知人论道,丰厚思想。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喜欢的地方,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地方,更是学生提升精神境界、完善精神品性的地方。语文教学应追求这样的审美境界,关注美感体验,注重激发状态,致力于培养“完整的人”(《让语文教学走向审美境界》)。这里所说“完整的人”,其实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即具有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全球视野的新一代公民,这正是实施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我以为杨培明老师对语文的理解是深刻的,他倡导的语文教学的审美境界是值得每一个语文老师追求的境界!

二、语文课要让学生体验祖国语言之美

不少语文老师常抱怨学生不爱上语文课,不愿意学语文。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老师没有为他们充分揭示或展现出语文的美,没能吸引住学生。要么是干巴巴的讲解,要么是“唧唧复唧唧”的重复性练习,语文教学失去了本应有的美感,成了“鸡肋”,变得索然寡味,面目可憎。其实,语文课应该是最能吸引学生、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如同行在山阴道上,风光无限,美不胜收。高明的老师总是善于启发诱导,熏陶感染,让学生不知不觉走进语文的密林,寻幽探胜,其乐融融,体验祖国语言文字之美,进而热爱母语、热爱语文。

我非常赞同杨培明老师说的,语文老师有责任让学生受到文学的熏陶而不是习题的训练,体会到语文的美感而不是课件的精美,陶冶到思想情操的伟力而不是背诵主旨的无奈(《语文:从功利境界走向审美境界》)。在他的努力下,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欣赏语文的美,是在享受语文,并且乐而忘返。语文教学达到此种境界,学生怎么可能不愿学语文呢?正如有学生说:“我总觉得文言文读得顺畅,是《论语》的功劳;散文分析得正确,也有《论语》的功劳;而作文里征引的句子,更是常常出自这几千年前的智慧。”“《论语》是我们文化的胎记和教科书。我苦背的那些秀逸的文字,铿锵的音韵,那些当时我懂的和不懂的道理,一次次和现实碰出火花,让我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更顺畅地表述我自己。”学生经常阅读经典作品,优秀作家的风格、趣味、观念、思想就会融入他们的血液,自然会使他们内心变得澄澈而丰盈,思想变得广博而精锐,文笔也就会摇曳多姿。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是语文学习的决定性力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谓的文学气息,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文字积累在肚子里发酵而来。“腹有诗书气自华”,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正道。语文教学没必要折腾什么这个法,那个法;也不要再说什么这个思路,那个技巧;更不要只是做试题、讲试题。学习语文的最好方法、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笨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背多积累,多写多思多感动(《高中生到底应该怎样学语文》)。至于高考,正如一位老师所说,一个爱上唐诗宋词的人,高考语文实在算不了什么,不就是2.5小時的春游吗?

三、作文应以真情释放为路径体现美情美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不少语文老师感到头痛和闹心的难点。我们常见有三种现象:一是随意化,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认为作文教学漫无边际,没有规律,主要靠学生的悟性,教师的指导与讲解没有作用。二是程式化,机械操作。把各式文体抽象概括为写作套路,按照写作基本技巧亦步亦趋,严格操练,不容许旁逸斜出,认为只要练熟几种基本格式,考场上就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三是功利化,一切唯“高考指挥棒”马首是瞻。高考考什么就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练。要么加大剂量,一周一考,每考必有作文,没有节制;要么是搞“文选式教学”,指导学生大背范文,以不变应万变。

其实,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表面上看,写作是语言文字的排列组合,是起承转合的写作技巧运用,背后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视野甚至格局,是作者有没有远大的理想、宽广的知识面、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是作者阅读积累、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关键能力的综合反映。杨老师认为,心灵只有在感动的天地中徜徉,才能够编织出灿烂的云锦;情感是写作的动力,是认识的催化剂。只有情感的牵引,才能够佳章迭出。写作教学重在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抒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怀。感动着生活,感动着自己,感动着用笔写下来的生活。能留住感动就是语文学习的成功者。为此,他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是丰富语文活动,培养情感。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阅历,充实其情感体验。二是进行专题作文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些贴近其生活实际的话题,在独立思考与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自由作文。三是开展实地写生式作文活动,让学生接触大自然,直接面对花草树木、蓝天白云、清风流莺,在心灵的感动与沉醉中,在不得不发的状态下作文。四是让学生在自评与互改中体验作文的乐趣。对学生的优秀作文,及时让全班同学欣赏、朗读、张贴,或向作文报刊推荐,自然而然使学生受到精神鼓舞。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作文训练中的情感创设与牵引》)

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感动,自己首先必须是一个内心生活丰富、富于理想主义激情、容易感动、喜欢感动的人。试想,如果你教的内容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又怎么可能指望打动学生呢?语文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使学生有成就感、喜悦感,提高语文学习的“性价比”,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使他们愿意投入更多时间精力、更大兴趣热情学习语文。

语文教育是伟大的事业,语文的天空美丽生动。叶圣陶先生曾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个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语文教学二十韵》)我期待着我国语文教学繁花似锦,涌现出更多杨培明那样的语文老师,具有教育的理想、追求和情怀,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用中华母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具有中国气质、中国精神、中国思维的新一代中国人。

责任编辑:肖佳晓

猜你喜欢
境界情感作文
情感
台上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最高境界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