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国产类型电影的创作特征及发展前景

2018-03-27 11:59张晓明
文教资料 2017年32期
关键词:创作特征国产电影

张晓明

摘 要: 类型电影对中国电影的重要性不言自喻。中国电影人一直在探索类型化的创作道路,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经验,比如在武侠、喜剧、爱情、警匪、魔幻等电影类型上颇有建树。但也应该看到,国产类型电影在内容上的开掘稍显不足,还停留在对好莱坞电影视听奇观的模仿上。为了实现中国电影的良性发展,国产类型电影创作应该始终坚持立足本土,继承传统,关注当下。

关键词: 国产电影 类型电影 创作特征

类型电影是电影市场规范化与商业化的标志,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人始终坚持努力探索类型化的创作道路,这一方面是电影艺术自身创新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审美需求。在国产类型电影的创作上,电影人成果颇丰,不仅发扬了武侠片、喜剧片等经典电影类型,更使外来电影类型成功在本土嫁接开花结果。那么,究竟什么是类型电影?中国的类型电影如何发展的?怎样才能使国产类型电影深受国内外广大观众欢迎并延续拓展?本文将从这三个部分展开对国产类型电影的讨论。

一、什么是类型电影

类型电影产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好莱坞,哥伦比亚、米高梅、华纳兄弟等八大电影制片厂为了确保电影公司的高效运转而开创了大制片厂制度,其要素是制片人专权、明星制和类型电影,以获取高额的电影票房回报。类型电影具有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和特定的表达内涵,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娱乐消遣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具有某种可复制性,甚至批量化生产的电影产品。譬如歌舞片中主人公永远载歌载舞,黑帮片中的主要道具一定有枪和汽车,西部片则是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等。

它作为一种典型的商业化电影样式,契合大众特定的消费意识形态,正如郝建在《影视类型学》一书中提出:在类型电影中必然包孕着种种社会大众心理的情结,这种大众的情结是“人类那些难以逾越的矛盾情感、带有永恒意义的‘迷思”。[1]并且,它往往根据主流观众的心理变化和愿望,在一定时期内以某一类型作为制作重点,即所谓“热潮更替”。譬如犯罪片最流行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仅仅在1931年,好莱坞就拍出了50部强盗片和其他描写勒索敲诈、贪污盗窃、监狱暴行的影片。[2]当时的美国处在经济大萧条中,人民生活困苦,希望从银幕上看到反映自己生活的影片,因此犯罪片走红。犯罪片的热潮过后是歌舞片的勃兴,迎合的是美国民众在经济逐渐好转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那么,依照成熟的好莱坞体系类型电影的定义标准来观照中国电影市场,笔者认为,从目前来看,中国没有类型电影,我国有着丰富的类型电影创作经验。

二、国产电影类型及创作经验

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三大主流阵营分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而就电影类型来分,武俠、功夫、爱情、喜剧等逐渐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打类型,中等梯度的类型有警匪、战争、魔幻等,此外还有儿童片、动画片、传记片、音乐歌舞片等与上述电影类型一道建构了中国多元纷呈的类型格局。

(一)最能代表中国形象的武侠功夫片

武侠片和功夫片可谓是我国标志性电影类型,来源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武侠文学历史渊源和艺术积淀,二者并无严格划分,武侠片更多以历史题材出现,功夫片多取材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武侠片注重对侠义精神的展现,往往在主题呈现上侧重表达东方式价值观,而功夫片多表现现实中的人物,注重弘扬自立自尊自强等民族精神。武侠片与功夫片作为中国商业类型片的中流砥柱,是作品最多的类型。在其具体表现形态上,有些以传记片形式出现,比如《关云长》《狄仁杰》系列、《叶问》系列,有些是古装片,如《卧虎藏龙》《龙门飞甲》《武侠》《投名状》。新世纪以来,武侠功夫片被发展到极致,电影人开始以他者的元素和类型来扩展其表达方式,比如《投名状》尝试把宫廷权谋和搏击格斗相融通;《刀见笑》《十月围城》尝试将精彩的打斗与激烈的情感纠葛剪接在一起,开情感先锋武侠片之先河;徐克在《狄仁杰》系列和《龙门飞甲》中探索了探案悬疑和3D武侠的结合,以技术的革新令观众耳目一新;继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成功之后,陈凯歌的《道士下山》与徐浩峰的《师父》相继面世,充满了浓郁的“电影作者”气质。

(二)以都市浪漫情感电影为主的爱情片

爱情片是中小成本电影最青睐的电影类型之一。摩天大楼,精致的咖啡馆和公寓是这类电影中的主要场景,男女主角职业不同但必然会相遇并发生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爱情最初十分美好,但这段恋情必将遭受磨难或者误会,又会以主角们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冰释前嫌而作为剧终。如《非诚勿扰》《我愿意》《将爱情进行到底》《爱》等,最近则以《撒娇女人最好命》《整容日记》《分手合约》《被偷走的那五年》等电影为代表。这些影片也被称为“小妞电影”,其概念来源于美国,指制作精良,情节简单,讲述灰姑娘式故事而为年轻女性喜闻乐见的电影,如《杜拉拉升职记》《失恋33天》《非常完美》《北京遇上西雅图》等。

(三)作为对抗好莱坞大片的主要本土电影类型的喜剧片

小成本喜剧电影《泰囧》在2012年以12.67亿的票房成为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更在长达两年半的时间内一直高居国产电影票房榜首,证实了此类型电影的强大生命力与票房号召力。当下的中国呈现出两类喜剧扎堆的现象:一是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中小成本喜剧,如《疯狂的石头》《人在囧途》《飞越老人院》《人再囧途之泰囧》《分手大师》《唐人街探案》;一是“山寨”风格喜剧电影,比如《十全九美》《越光宝盒》《武林外传》[3]。喜剧片是对抗好莱坞大片的主要本土电影类型,因为国产电影在技术上自然无法与好莱坞大片相抗衡,但喜剧电影以其独特的接地气与幽默可以吸引大量受众,因此相对低廉的投入、鲜明的本土特色和较好的票房收益使得喜剧片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四)作为近年流行电影类型的警匪片

警匪片包括侦探片、犯罪片、悬疑片等几种衍生的类型。2007年的谍战剧《潜伏》引爆了受众对谍战片的热情,此后几年间一直长盛不衰。《窃听风云》《风声》《边境风云》《消失的子弹》《逆战》《解救吾先生》《湄公河行动》等电影都好评如潮。但是近年它开始呈现出杂糅的类型特征,比如,《痞子英雄》选择偶像派的赵又廷和大陆喜剧演员黄渤作为两个男主角,将属于台湾的新潮与本土的幽默结合;《消失的子弹》融合了侦探与悬疑的元素,故事扣人心弦;《边境风云》《湄公河行动》则是具有“作者风格的犯罪情感电影”,在犯罪的外壳下更侧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描写。

(五)作为新兴电影类型的魔幻片

我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早在1928年时明星电影公司便以《火烧红莲寺》开神怪片之先河,其后更在影坛引发“火烧神怪片”之热,可谓是我国最早的电影类型。新世纪以来,《画皮》《画壁》《新倩女幽魂》《白蛇传》《捉妖记》《九层妖塔》《寻龙诀》等一大批带有魔幻色彩的影片,继续在银幕上书写着电影人绚烂的想象力。《捉妖记》系列以超凡脱俗的想象和瑰丽的影像为观众呈现一道视觉盛宴;《白蛇传》以源自民间传说的故事讲述了一段浪漫玄幻的爱情传说;《九层妖塔》《寻龙诀》都是对网络小说《鬼吹灯》的IP改编,展示了一个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超现实时空。随着中国电影工业的升级换代与技术的进步,魔幻片越来越成为商业电影中的重要类型。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类电影明显存在着取材单一且过于倚重技术特效的倾向,电影故事单薄,本土文化却深层次上开掘不足。

三、国产电影的类型之路

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表征。对中国电影而言,全球化某种程度上是好莱坞化。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对来势汹汹的好莱坞大片,未来中国电影的类型之路该何去何从呢?笔者认为,中国电影制度设计与电影市场和创作现实的不适应度在扩大,“轻电影”流行,年轻一代演员成为主流,人数虽多却水平不高,市场虽然一片繁荣但类型电影呈现出同质化与空心化的现象,根本问题在于中国电影目前缺乏“理性”。中国商业类型电影的繁荣离不开对美国好莱坞、韩国类型电影的学习,但更应该在尊重与传承本国电影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中国民族类型电影。具体如下:

(一)中国电影首先应该面向本土受众,“接地气”

中国电影的商业类型创作应该在内容呈现上真切关注受众需求,“接地气”。具体而言,电影应该深刻剖析中华民族的国民心理与传统文化,同时应该真切关注大众文化、时代风貌、社会现状。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是什么?中国电影到底应该表现什么样的民族文化底蕴?这就需要创作者深入思考,精心寻找艺术典型。2015年电影情人节档期唯一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电影是陈可辛的《甜蜜蜜》(1997),为什么在情人节这么重要的电影档期只有一部18年前的旧片重映得到大家热烈好评?究其原因,影片中无论是邓丽君的歌曲旋律还是李翘与黎小军的服装、单车、维他奶、赴港潮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的符号,观众看到后感同身受,形成强烈情感共鸣。扎实的叙事与诚意的态度,使得这部十八年前旧作在情人节档期扎堆的影片中脱颖而出。

青春片(具體指青春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表现鲜明地揭示出中国类型电影发展的必经之路。早在20世纪90年代青春片便成为我国重要影片类型,但更多是作为文艺片样式出现。《阳光灿烂的日子》《冬春》《青红》《小武》等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在讲述青春的疼痛之外,更多是对时代与社会的批判。新世纪以来,内地电影市场上青春片的发端自《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而始,这部没有大投资的青春题材电影作为2012年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横空出世。导演九把刀是台湾一名作家,电影改编自他的同名自传体小说,在台湾当地获得了新台币4.6亿票房,更打破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票房纪录,获得了港币6100万票房的好成绩,在两岸三地刮起一股青春怀旧之风。大陆电影市场迅速跟风而上,先后推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少年班》《左耳》等青春题材电影。

从2001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始,中国电影正式进入商业电影时代,《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夜宴》等中国式大片遭遇了票房与口碑严重的两极分化,叫座不叫好,国产类型电影艰难探索观众口味与观影心理,终于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有所斩获。《失恋三十三天》以精准的受众定位成功突围,成就小成本电影票房神话,以此为标志,国产电影开始进入一个更为复杂的产业大环境。青春片在此时井喷式出现,成为最热闹的类型,然后呈现出衰落之势。《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改编自同名热销青春题材小说,本身故事情节扎实,拥有巨大的受众群,加上导演是著名演员赵薇,双重保险为电影保驾护航,影片制作精良,质量尚属可圈可点。但是后面几部作品便没有这么幸运。《同桌的你》由当红小生林更新和“谋女郎”周冬雨主演,虽然场景选在厦门大学取景,可是刻意做旧的校服有意讨好观众却掩盖不住故事的单薄和拙劣。同桌是个十分美好的,属于每一个人的青春的词,其实创作者只需要在影片中将人人都曾经历过的与同桌之间的情感表现出便成功了,反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柯景腾也从未和沈佳宜真正的在一起过,大陆和香港的观众也不熟悉台湾高中学生的生活方式,可是这丝毫不妨碍他们进入和沉醉在这部影片当中,为他们的青春而唏嘘。纵观青春片的发展史,可以清晰辨析出,《等风来》《少年班》《左耳》等电影只是对青春片元素的简单堆砌,缺乏对青春叙事的深层次思考。而此时由曾国祥执导的《七月与安生》对于青春片类型电影的意义便在类型意义上凸显出来。这部影片虽然在情节上有着三角恋、劈腿、怀孕、疼痛等青春题材影片常见的恶俗元素,却不同于其他青春片的空洞与浮夸,有着真诚与真实的品格。这部改编自庆山创作的同名短篇小说的电影在增添大量细节的基础上深情刻画了两个女孩的成长史,以细腻的笔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女性的自我认知,深入探索了青春、成长、爱情、友情、宿命等主题。影片以诚意十足的态度收获了1.7亿的电影票房并成功获得第53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青春片的发展轨迹清晰表明,类型电影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本土受众需求的把握,离不开对人情、人世、人性的深刻描摹。

(二)类型电影应以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观照人与社会、自然甚至内心的关系

在面向本土受众,“接地气”的基础上,中国电影还应以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观照人与社会、自然甚至内心的关系,这意味着电影创作者可以尝试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用现代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邪不胜正、集体主义、牺牲、贡献、坚守、忠贞、孝顺等传统的主流价值观。

我国电影中有一些这样优秀的作品,比如《洗澡》《集结号》《解救吾先生》等。《洗澡》是张扬导演1999年的作品,以北京胡同里一家三口,父子三人对待《澡堂》的态度折射出新旧思想、新旧文化的冲突。这部电影聚焦当下,关注生活在城市底層的小人物,是一部具有浓郁北京特色、充满温情的当代都市生活伦理片。影片中这个叫“清水池”的大众澡堂,是老北京传统文明——悠闲、自在、充满了人情味的象征,是老北京的缩影。澡堂的守护者:老刘和二儿子二明也是恪守传统文化的象征。导演借此影片明确地表达了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继承。影片情节过硬,叙事朴素而扎实,演员表演精彩,是国产电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当下国产电影市场虽然繁荣但真正有价值有影响力的电影太少。从2001年张艺谋的《英雄》以降,中国式大片屡屡夺人眼球之际又饱受诟病,究其根源,缺失中国式价值观。演员的华丽阵容和铺天盖地的宣传炒作掩盖不了影片本身故事的空洞与价值的缺失。

(三)尊重与传承现实主义传统

我国电影有着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传统,从30年代的左翼电影《春蚕》《渔光曲》,到八十年代的《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到九十年代的《二嫫》《被告山杠爷》再到新世纪的《图雅的婚事》《暖春》《美丽的大脚》,我们看到了电影人对时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展示,对个体生命的描摹,“它的核心思想,它的艺术生命,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热烈关注。”[4]电影,尤其在当代,应该担负起关照生活关照现实的作用,实现真正的接地气,说人话。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都市和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的变化日新月异,观众渴望从电影上看到反映他们生活处境的电影,电影人应该以文以载道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疯狂的石头》《钢的琴》《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心迷宫》《烈日灼心》等,就是对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化处理的范例。

《钢的琴》是青年导演张猛的作品,通过钢铁厂下岗职工陈桂林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而在工友们的帮助下造了一架钢的琴的故事,展示了东北重工业基地衰落破败的现状。整部影片朴素真挚,被誉为一曲老工业时代的挽歌,真正做到了关注底层小人物,观照历史中为社会做出贡献却被遗忘的人群的生存状态。中国电影市场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

小结

虽然好莱坞类型电影发展的非常成熟,但中国电影人不必拘泥于此,而应当将其作为参照体系,创作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深受国内外观众欢迎的类型电影作品。有学者认为:“类型看上去受到规则系统的束缚,但是一部独特的类型电影不可避免地会超越这些规则,使自己从这一类型的其他电影中脱颖而出。因此一种类型的规则与其说是一套文本的成规与惯例,不如说是由制片人、观众等共享的一套期望系统。”[5]环境对电影创作起着双刃剑的作用,电影虽然具有商业属性,也是真实和心灵的映像。中国电影当前的出路应是通过类型与叙事规则来寻求突破,以观众为核心,关注电影故事与情感内容,注重本土化与新的类型创作。只有真正考虑受众需求,真正的电影类型才有可能形成。只有坚持自主创新,使电影兼具艺术与商业性,从而形成自己的类型电影美学,才能产生中国的类型电影。

参考文献:

[1]郝建.电影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50-70.

[2]邵牧君.西方电影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3-189.

[3]饶曙光,李亮.别做喜剧电影创作上的懒汉[J].中国艺术报,2010(1):1-4.

[4]梅朵.历史与现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3:39.

[5]理查德·迈特.好莱坞电影[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1-70.

猜你喜欢
创作特征国产电影
国产电影《罗小黑战记》IP的商业探索
调查
呼唤更多国产电影狼性突围
浅析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风格特点与创作特征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西方音乐的魅力
关于国产电影“烂片好票房”现象的批评
烈日灼心——又一部替观众担心过度的国产电影
《百花园中迎元旦》电影片名填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