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摘要】课堂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让人迷茫和惊讶,本文以“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改进前后的一些变化为例,探讨教师教的行为如何引发、指导、促进学生能动有效展开学习活动的问题。提出自主学习设计从过度走向适度;提问设计从隐晦曲折走向简明直接;练习设计从跨越式走向阶梯式;归纳方法设计从事无巨细走向画龙点睛。
【关键词】改进;设计;行为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单元重点、难点内容之一。它以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商不变的性质”等知识为基础,通过转化的途径,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从而建立起计算法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就如同神奇的魔盒,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让人迷茫和惊讶。笔者曾有幸研究并执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一内容,经历了反复试上、改进,经历了山穷水尽和豁然开朗,现以这一内容改进前后的一些变化为例,探讨教师教的行为如何引发、指导、促进学生能动有效展开学习活动的问题。
环节一:复习铺垫,激活旧知
改进前: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怎样计算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呢?”(教师谈话引入)
改进后:“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请大家口算下面各题。”
4.2÷6 0.45÷5 14.7÷7 0.35÷7 0.3÷5
2.8÷4 0.42÷7 5.6÷8 0÷3 3÷5
“怎样计算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呢?”
环节二:创设情境,研究算法
1.出示例题:妈妈买鸡蛋要用7.98元。已知每千克4.2元,买鸡蛋多少千克?
(1)这一题已知什么 ,求什么?怎样列式?所运用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列出算式:7.98÷4.2)
(2)改进前:“和以前学过的小数除法题相比,这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教师预设的回答是:以前学过的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这道算式的除数是小数)
改进后:“这道算式的除數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小数)
“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2.探索计算7.98÷4.2的思路
(1)先来估算一下,7.98÷4.2大约等于几?
(2)改进前:“7.98元究尽买了多少千克鸡蛋呢?你有办法算出7.98÷4.2准确的得数吗?”
改进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呢? 7.98÷4.2究竟等于多少呢?”
环节三:巩固新知,强化练习
改进前:例题教学完后,随即完成69页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
改进后:例题教学完后,先完成一组专项练习(如下),然后完成69页练一练第二题。
环节四:抓住重点,全课总结
改进前: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小数点要怎样移动?
3.为什么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4.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改进后: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关键是什么?
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指出“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自主,不等于教师什么都不用做。比如教师开门见山地问“怎样计算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虽然是复习旧知,但实际上这对很多学生来说回答是有困难的。而先口算几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题,然后再总结方法,就有利于激活学生的记忆,容易回答。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直接问:“和以前学过的小数除法题相比,这道算式有什么不同?”而以前的那些计算题又没有出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回答就无据可依,改进后:“这道算式的除数是什么数?”既避免了这种情况,同时也突出了7.98÷4.2“除数是小数”的特点,顺利引出了课题,相比之下更有利于教师目的的达成。
上一节公开课前,老师们一般都会学习、研究大量的相关材料,特别在意每个问题的目标指向和问法。“7.98元究尽买了多少千克鸡蛋呢?你有办法算出7.98÷4.2准确的得数吗?”这种问法照应了之前的估算,突出接下来我们要研究的不是近似值,我们要来学习精确计算了。但美中不足的是提问不够自然,比较啰唆、拗口。莎士比亚讲过: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数学课堂提问的表述要简明,这是由数学学科的本质以及数学思维的特点所决定的。改进后的问题就显得直接明了,便于学生听懂。
学生掌握并会运用知识有一个过程。有时候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实际情况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由于知识点和练习题之间存在比较大的跨度,练习题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比如改进前学生从学习开竖式到独立开竖式解决三道题目,会面对很多问题,特别是开竖式时小数点该怎样移动,很多学生并没有独立解决的能力。改进后教师增加了“专项练习”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小数点的移动”进行训练,为学生会开竖式搭了一个梯,有利于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新课结束后,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对所授内容总结回顾,做一个提纲挈领、言简意赅的小结。实践表明,这时候归纳的内容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全课总结环节,改进前的总结内容全面细致,但是,事无巨细、完美有时就是烦琐,面面俱到的总结往往会淹没核心的东西。改进后问题变少了,但思维性增强了,目标清晰的指向计算方法,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这一中心来组织。只要将学生的经验及能动性与知识恰当结合起来,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师教的行为就能引发、指导、促进学生能动有效地展开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