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研究

2018-03-27 15:52江洁吴博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课程体系

江洁 吴博

【摘要】在民办高校进行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适应用人单位要求的就业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进行质的转变,本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高校及学生的需求。文章就现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研究,探索解决办法,对构建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大学生

在民办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对民办高校而言,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构建新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再流于形式。注重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和精准化程度,加强职业规划教育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改善民办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研究目的和意义

1.深入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研究,关乎民办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大计

民办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人才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与市场实现无缝对接。结合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特点,建立科学系统、精准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应用型改革步伐,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直接影响民办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进程。

2.深入归纳总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工作,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增强就业竞争力,最终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如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有目标的学习,提高就业竞争力尤为重要。民办高校应当通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会客观认知自我,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有助于大学生在校科学有效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要求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然而,作为民办高校,由于在办学体制、管理方式与公办高校存在不同,民办高校对需要长期投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相对的重视,很多高校依然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限定于大四的就业指导课程,或者开几场讲座。在教育体系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趋于形式化,对于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收效并不大。此外,作为民办高校的学生,从学习主动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度、自身的综合素质等方面相对比较欠缺,因此,对他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有更适合他们的方法。

2.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很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只对大一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或者仅仅在毕业前对学生进行有关求职面试技巧方面的讲授。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各类活动也基本是低年级学生参加,到了高年级阶段,基本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大一阶段通过学习知道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但是想继续了解后续内容的时候,并没有专门的渠道。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沒有全程化,缺乏系统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第二,对工作内容欠缺了解,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在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学生觉得枯燥且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学模式的单一使教师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欠佳。且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本身工作环境的局限性,对学生进入社会的实际工作环境、各类岗位对学生能力的不同要求也不能完全了解,这就影响到实际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与实践相脱节。课堂教学以外的实践内容太少,学生没有机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如,很多学生到了大三、大四时对工作的相关内容还不了解,甚至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学生只有到了毕业时才有机会去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接触实际工作岗位的时间太晚,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第四,没有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进行跟踪。课程结束后,学生是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的帮助有多大、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的问题怎么解决等都没有进行后续追踪,使得很多学生提出本来通过课程在认识上提高了对它的重视程度,也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可是很多情况没有办法反馈,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系统性没有得到延伸。

构建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根据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为更好地进行应用型改革,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认知自我、有目标有动力学习的积极作用,我们需要建立适合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化,教学内容全面化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应贯穿整个大学过程,并包含“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生涯体验式教育”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大一、大二阶段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大三阶段应进行简历制作、求职面试技巧、相关法律法规的就业指导教育。与此同时,大三、大四阶段进行生涯体验式教育,要求学生将参加营利组织体验、参加招聘会、进行面试作为必修的实际体验环节并设置学分,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际去体验求职的过程,督促每个学生主动求职。此外,全程化教育一定要包括新生入学教育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从刚入校就开始全面了解所学专业,了解相关的职业领域,如何有目标地进行大学生活和学习。

2.改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不应该是纯理论式教育,可进行案例讨论、小组生涯活动、实际模拟等,让学生实际参与到课堂中去,小组生涯活动、体验式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从关注教师变成关注学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应形成“生涯规划教师—专业导师—企业专家”为一体的授课模式。由二级学院配备学科带头人、专业课教师成为专业导师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领域、工作环境、企业需求等内容,专业导师本身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对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内容、就业领域等方面都会更有经验及说服力。还可以邀请人力资源、市场等相关部门的企业人员担任学生的课外辅导教师,从企业角度向学生讲解企业需求及具体岗位需具备的职业素养等。这种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能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就业能力、实践经验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课程的最优成效。

3.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体系

作为民办高校,把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符合应用型高校建设的需要。为实现学生与企業之间零距离体验,搭建与学生专业对口的实践平台,可以以二级学院为载体实现与企业的合作。加强校企合作模式,与相关单位建立长期关系,充分利用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或单位开展学生实际参观交流、生涯人物访谈或输送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岗位,让学生体验工作内容、了解职业环境、知悉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等,使教学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达到教学目的。

4.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追踪学生规划情况

对课程教育进行跟踪及评估必不可少,这也是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手段。建立学生大学期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非常有必要:以班级为单位,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档案,随时追踪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进展及完成情况,帮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能记录自己的自我探索内容、每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出现的问题、进行目标评估及调整等。教师根据情况对学生档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追踪,有需要进行指导或咨询的,引导学生在二级学院或者学校专门负责职业生涯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调整或完善自己的目标或规划。

参考文献:

[1]于东江:《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2期。

[2]李迎春:《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江苏高教》2011年第1期。

[3]黄苹:《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14年第7期。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应用型课程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