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多元主体推广策略

2018-03-27 18:25陶贤都贺子坤
传播与版权 2018年2期
关键词:全民图书互联网+

陶贤都 贺子坤

[本文系长沙市科技局软科学计划项目“创新长沙传播战略研究”(项目编号:K1501021-41)阶段成果]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自2006年推出全民阅读活动以来,中国社会逐步形成了推动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的良好氛围。同时,互联网在中国飞速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互联网+”的本质内涵就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通讯技术可以无所不在,不仅可以改造产业和行业,而且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模式。“互联网+”行动的实施,为实现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的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推动我国全民阅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一、“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的新特点

“互联网+”时代,全民阅读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和趋势。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抽取近三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的阅读调查数据,从公众阅读率、数字阅读接触率、数字化阅读接触者年龄分布和微信阅读量等四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互联网+”时代全民阅读呈现四方面的新变化。

(一)公众阅读率逐步提升

2014年,我国公众的综合阅读率为78.6%,图书阅读率为58%,报纸阅读率为55.1%,期刊阅读率为40.3%,数字阅读率58.1%。2015年,我国公众的综合阅读率为79.6%,图书阅读率为58.4%,报纸阅读率为45.7%,期刊阅读率为34.6%,数字阅读率64%。2016年,我国公众的综合阅读率为79.9%,图书阅读率为58.8%,报纸阅读率为39.7%,期刊阅读率为26.3%,数字阅读率68.2%。从数据可以看出,近三年来国民阅读率整体呈全面上升态势,近三年来综合阅读率高达79%左右,主要包括综合阅读率、图书阅读率、数字阅读率在内的数据均全面上扬,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近三年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成效显著,民众阅读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二)数字阅读接触率提高

中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近年来不断上升。2008年,24.5%;2009年,24.6%;2010年,32.8%;2011年,38.6%;2012年,40.3%;2013年,50.1%;2014年,58.1%;2015年,64%;2016年,68.2%。数字媒体“打破了知识、信息与其物质性载体之间的原有联系,重新塑造了大众的私人交往、信息获取方式乃至公共事务和日常生活形态”[1],从中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显示,2016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达到68.2%,相较于2014年的58.1%和2015年的64%分别上升了10.1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呈平稳增长的态势,而对比2008年的24.5%则上升了43.7%,增长幅度大,说明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正在改变着我国国民阅读习惯,数字化阅读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全民阅读的重要方式。

(三)数字化阅读群体年轻化

针对数字化阅读接触者年龄分布情况,主要以2015—2016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2015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的占38%以上,30~39周岁占28%以上。2016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的占36%以上,30~39周岁的占27%以上。2015~2016年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18~39周岁人群占63%,说明目前我国国民阅读中,年轻读者群体对数字化阅读有着更高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数字化阅读群体呈年轻化特点。

(四)微信阅读量增长显著

微信阅读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时代全民数字阅读的重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国国民的阅读状况。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中微信阅读增长显著,有62.4%的成年国民在进行微信阅读。2016年我国成年手机阅读接触群体的微信阅读使用时长在20—30分钟之内的人数占所调查总人数的27.4%,使用时长在0.5—1小时内人数占24.2%。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分钟,这充分说明微信阅读已逐渐成为“互联网+”时代国民阅读的重要方式。“2016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手机上网码号数量达12.47亿,2016年境内拥有用户量排名第一的APP是微信”,[2]微信庞大的用户量进一步说明微信阅读在全民阅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

二、“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出现了良好发展的势头,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全民阅读的推广依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全民阅读层次在“互联网+”时代呈现“浅阅读”的态势

互联网时代广泛的数字化阅读,鼓励了轻率、浮躁阅读态度的蔓延,以往那种以深度阅读为主的“虔诚”与“敬畏”心态,逐渐衍变成一种以浅阅读、扫读为主的“随意”与“浏览”心态。美国学者詹姆斯·默盖尔提出的阅读层次论把阅读分为知识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探索性阅读三个层次。阅读中触及的层面不同,代表着阅读的不同深度。“浅阅读”是在数字化时代产生的一种阅读方式,“浅阅读”是“简单、快速甚至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对阅读内容则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它追求的是实用的资讯或短暂的视觉快感”。[3]当今社会中阅读在阅读层次上片面追求“浅阅读”,主要由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所造成的。从客观方面而言,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多媒体的阅读环境,这种环境造成信息的超载状态;传播媒介的特性导致了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比如手机媒体的屏幕大小、微博发表文字时140字的字数限制,等等;市场运作方式使得众多数字出版商为占有市场、赚取盈利而一味迎合大众“碎片化”的阅读口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公众很难静下心进行长时间阅读。从主观方面来说,公众个人功利性、随意性的阅读倾向;另外,现代人际交往内容大多是每天新鲜的社会新闻,人际交往的需求影响着公众的阅读倾向。“浅阅读”使人形成一种惰性化的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容易使公众形成“浅思维”、阅读惰性,对社会则容易产生“知识分子”流失,书香社会建设的效能降低。

(二)全民阅读推广主体较为单一

政府作为全民阅读与书香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者,在整个推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政府从宏观层面对全民阅读从立法、政策、环境等方面对全民阅读进行引导。但是在全民阅读的实际推广中,出现了推广主体单一的现象,全民阅读的推广多由政府推动,导致民众参与度不高,社会反响低,进而影响了全民阅读的推广效果。例如,政府在每年的4月23日进行世界读书日的宣传活动,活动通常以征文活动、图书展览等形式为主。虽然活动当天能取得良好效果,但是这些活动往往在读书日和读书周以后就销声匿迹。此外还有一些全民阅读活动不免带有形式主义色彩,导致全民阅读的推广变成面子工程。

(三)全民阅读立法起步晚导致民众认知度较低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民阅读”后,一直缺少具有全国法律效应的法律来保障全民阅读相关主体的权利。2013年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布将全民阅读立法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地方性的阅读法规从2015年1月正式实施,即《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这些地方性法规在处理地方性的全民阅读问题具有可行的法律效力,但是仍不能作为全国性的全民阅读问题的法律来源。虽然我国关于全民阅读的立法工作已经展开并取得初步效果,但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在促进全民阅读的立法实施实践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公众对于全民阅读相关立法的认知度较低,全民阅读立法普及度较低。

三、构建多元主体的全民阅读推广机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互联网不仅是作为一种技术出现,在事实上已经引起了阅读方式的变化。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要用互联网思维,审视互联网对全民阅读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全民阅读推广策略。针对目前全民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推广主体单一的问题,政府、校园、家庭、城市社区和农村、推广机构多元主体应互相配合,共同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掀起全民阅读的高潮,以使“互联网+”环境下,全民阅读的效果进一步提升。

(一)政府:活动倡导与资源调度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政府推进“全民阅读事业”已经不再受到地理空间、工作时间等客观限制,政府应成为保障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高效进行的服务型政府。在全民阅读的推广进程中,政府职能的重中之重即有效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参与到阅读推广,充分整合行政力量、社会力量,在推进“全民阅读事业”中形成合力,保证阅读资源和阅读设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使全民阅读活动产生成效。具体而言,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应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数字阅读模式。政府还应该提供财政支持,为移动图书馆和云图书馆提供丰富图书文献资源,涵盖电子图书、报纸文章、中文外文文献数据,可供公众自由选择。

(二)家庭:创新阅读形式

家庭阅读是全民阅读多元主体的首要选择,因此加强家庭阅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为阅读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家庭阅读可以采用多样的方式,在阅读形式上进行创新,从而提高阅读的效果。在“互联网+”时代,家长应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根据相应的阅读服务,与孩子共同阅读,选择公众号和客户端的有声书、视频和直播等形式,带领孩子听故事、看科普视频和科普实验直播。家长带领孩子从纸质阅读中走出来,选择分类丰富的有声阅读内容和少儿作家的作品,立体形象地为孩子讲故事,普及知识,这有利于提高孩子参与阅读的兴趣,既营造了互动的阅读环境,又促进了全民阅读走进更多家庭。例如,“口袋故事”APP涵盖了丰富的阅读内容,并将内容详细分为国学、历史、音乐、英文等多种栏目,将内容按照年龄段进一步细分,同时还设置家长课堂,指导家长正确带领孩子读书,切合了家长和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家长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引领孩子适当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线上的阅读活动,同时,在现实生活中鼓励孩子记录阅读心得,网络学习与生活学习相结合。

(三)城市社区和农村:营造数字阅读环境

城市社区和农村同样都是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社会区域,应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营造全新的数字阅读环境,建立社区和农村数字阅读书屋,融合传统阅读方式,从而加快全民阅读的步伐。城市社区和农村建立数字阅读书屋,首先应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如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电子图书借阅器、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开通无线网络;扩大传统书屋规模,在纸质阅览室的基础上增设电子阅览室,通过网页、视频、音乐、电子地图等丰富居民和村民的阅读形式;为图书设置二维码,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终端阅读;同时,在推进数字阅读书屋建设过程中应收集优质且符合民众阅读习惯的数字阅读内容,保障全民阅读推广的质量。

社区和农村数字阅读书屋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之上应加大对软件的开发力度,“互联网+”时代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终端在社区和农村的普及度越来越高,数字书屋建设应从阅读终端软件入手,使居民和村民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为此,社区和农村阅读推广相关负责人应主动建立本社区和农村的微信阅读公众平台,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发布优秀的阅读内容,为居民生活农民务农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与此同时,社区和农村负责人要吸引专业人士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开发社区农村阅读APP,特别是农家阅读APP,为农民提供丰富的农业资源,惠农助农。

(四)校园:建立云图书馆平台

“互联网+”时代,学校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部分,而校园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的主体之一,应结合“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借鉴互联网思维,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构建校园云图书馆平台,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图书资源和个性的学习服务。云图书馆是“指将先进的云计算技术运用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中,这是一种新的图书馆运营模式”[4]。“互联网+”时代的云图书馆通过云计算技术整合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用户通过终端搜索书籍,付费或免费的方式获得书籍资源,整个过程简化了传统图书馆的借阅服务,提高了图书馆的运作效率。

学校应主动借助平台建设方的云计算技术优势,广泛搜集图书资源,建立图书数据库,联合其他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合作,建立校园云图书馆,扩充电子图书资源,完善基础借阅设施。校园云图书馆涵盖了传统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丰富了校园阅读的内容。同时,这种校园云图书馆依托方便快捷的信息技术,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可以浏览海量的图书,拓宽了全民阅读的范围,促进全民阅读推广效率的提高。同时,校园云图书馆建设还可以与阅读APP合作,在阅读时依据学生的阅读喜好无缝接入APP阅读推广内容,扩充校园阅读内容。

(五)阅读推广机构:线上线下智能推广

相对于家庭、社区农村和学校,阅读推广机构是面向全社会成员进行阅读引导,阅读推广的机构,这些专业机构通过多种渠道、形式和载体向公众传播阅读理念、开展阅读指导、提升市民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互联网+”时代我国全民阅读推广机构既包括专业的推广组织,如湖南的天心阅读文化网,也包括全国各地的图书馆、书店、出版社、发行商等等,这些机构通力合作,有利于集聚推广力量,提高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效率。

阅读推广机构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坚持“线上到线下”的推广理念,同时开展线上与线下活动,扩大推广工作辐射范围。线上方面,阅读推广机构应采取“三微一端”相互助力的策略。例如,阅读推广机构可以开设阅读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在用户精准定位基础上介绍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实时跟进活动进程,以文字、图片、视频和VR等方式多方位呈现活动场景;建立微课堂,以视频形式邀请专家解读经典,带领民众回味经典;开设官方微博问答,为民众解答阅读困惑,推荐好书,举办微博抽奖活动,转发微博领取图书奖品;建立微信微博读书群,民众在微信微博群中交流读书心得,分享好书。建设线下阅读互动平台、提供便捷优质的读者服务也是阅读推广机构提高效果的重要手段。阅读推广机构建设线下互动平台,让阅读与社交充分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新兴技术,如VR技术制作“真人图书”,增强互动式阅读体验;创办“共享书店”阅读平台,倡导纸质阅读资源和数字阅读资源无障碍阅读;在举办读书会、书展、沙龙等线下活动活跃阅读氛围同时,以音视频为媒介,推动个人阅读向交互阅读转变,组织民众分享好书,交流阅读心得。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推动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互联网+”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阅读机会的均等,缩小知识贫富的差距。“互联网+”为全民阅读赋予更丰富的内容呈现方式,有利于阅读方式的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阅读和信息技术从推广时间、推广速度和推广范围三个方面提高了全民阅读的推广效率,加速了知识普及的过程。当“互联网+”和全民阅读两者结合,多元推广主体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全民阅读推广中的合作、协调,更加有利于“全民阅读”氛围的形成,加快“书香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陈伟军.媒介融合语境中的阅读文化转型[J].国际新闻界,2012(4):90-94.

[2]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安全报告(2017)在京发布[EB/OL].http://www.isc.org.cn/zxzx/ywsd/listinfo-35400.html,2017-05-17.

[3]彭敏.浅阅读时代的深层思考[N].人民日报,2010-08-10(23).

[4]黄燕.云图书馆服务理念及其模式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9):7-8.

猜你喜欢
全民图书互联网+
全民·爱·阅读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