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素质培养

2018-03-27 18:25张震之
传播与版权 2018年2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报期刊

张震之

高校科技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类科技期刊,在大学中承载着传播知识、学术研究、课题成果展示等多方面定位,是学术类期刊重要组成部分[1]。高校期刊编辑大多具有博士、硕士等高学历,在各自的领域有着深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当下,“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着从纸刊到网刊,从纸媒到“全媒体”时代的转型,如何培养一名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高校期刊编辑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已经成为每一个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关系到每一个编辑部的今后发展[2-3]。

一、传统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甘于奉献,吃苦耐劳

高校期刊编辑部在高等院校中一般属于非核心、主体部门,往往人手不足,编辑不仅需要承担着大量的编辑、校对等任务,还需要进行来稿登记、作者稿件查询、邮政发行管理、稿费登记、版面费登记等日常繁杂事务。由于高校一直以教学、科研等一线部门为重,无论在职称评审、劳动报酬等方面,期刊编辑部的编辑与大学一线部门差距很大。年轻编辑反映强烈,与同样专业背景硕士、博士毕业的同学差距非常明显。这就需要在入职之初,每一名编辑要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有着充分的认识,明白自己选择的编辑职业是一个“清贫”的工作,而且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工作。同时,选择编辑工作,就意味着不断地付出,不断地奉献[4]。在高校中,往往寒暑假,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学校办公楼里只剩下编辑部在工作,因为编辑部的工作性质就是围绕着期刊在运转,围绕着刊期在运转,假期虽然是法定节假日,但是期刊不能停,刊期不能改,出版时间不能变,这就尤其需要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甘于奉献,吃苦耐劳。

(二)业务过硬,知识全面

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自身学历比较高,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往往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知识素养,但是高校的科技期刊往往是一本综合各个学科的科技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往往涵盖该所高校所具备的各个优势学科,学科门类众多。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为例,该期刊就集中体现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多个优势学科,包括中药临床药理、古典医籍考证和训诂、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和骨伤推拿等等,编辑往往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束手无策,严重影响投稿论文的评判和选择。所以,编辑在强化自身所学专业、主业外,更要不断学习,对相关学科、相关领域、自己所在高校的优势学科有所了解、有所掌握。编辑要具备“一专”“多能”。“一专”指的是编辑自身的专业背景,“多能”指的是知识的广博,编辑要做杂家,高校科技期刊编辑更应该如此。这样对于投稿文章初审、文章修改意见的处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辑具备一定的与投稿文章领域相关的知识,在与作者、编辑与审稿专家的沟通方面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沟通顺畅,意见表达清楚,有助于鉴别投稿文章的优劣,同时对作者修回稿件的态度、审稿专家审稿的严谨度等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

(三)组稿选题策划能力突出

选题策划能力日益受到出版者的重视。作者投稿体现作者本人的思想,而选题组稿本身则体现出出版者和编辑本身的思想和水平,是信息重新组织、重新挖掘、重新发现的过程。将作者的自由来稿经过重重审核录用之后,再经过编辑重新梳理,组成专题,聚合在一起,以一个专题或者主题的方式发表,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和传播,而且对于期刊本身品牌的树立、形象的提升更是至关重要,尤其是高校科技类期刊更是如此。高校期刊编辑应紧跟社会热点,关注学科热点问题,设计出优秀的选题,提高自身的策划水平,并把握好期刊出版时机,将优秀的选题策划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期刊的可读性和耐读性[5]。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科技期刊编辑素质提升与转变

“互联网+”时代下,数字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与编辑技术相互结合,这些技术的发展必将对编辑提出更多的要求,也必将使编辑的出版工作、出版方法以及工作角色发生巨大的变化。编辑从传统的纸刊转变到数字出版、全媒体出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编辑适应的快慢、刊物转型的好坏决定着刊物在全媒体时代出版的好坏,决定着刊物在未来的生与死。在全媒体时代下,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一)对互联网热门话题的敏感

互联网上不断有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同时也会伴随着一些不正确的理念和观点。作为高校期刊编辑,应该时时刻刻对网络上发生的大事保持足够的关注度,并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利用高等院校这一知识阵地,对这些热门话题进行答疑解惑,消除一些网络上一些不对的观点和声音[6]。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为例,网络上形成一种观点,马兜铃酸导致肾脏和肝脏有很强的不良反应,而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又有很多,进而在网络上一些人形成中药对肝脏、肾脏都有着很强的不良反应的错误认识,进而对于中药的疗效产生了非常大的怀疑。《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立即组织中药毒理方面的专家、学者、院士进行马兜铃酸代谢途径、毒性与剂量关系,中药毒性的历史源流等分别进行论证,在学报上形成相关专题论文。通过一系列文章的发表,指出了中药材只要在正常药典规定的品种、部位、炮制方法、剂量等等,是完全安全的,进而消除广大人民群众的疑虑,以正视听。对自身学科“互联网”热门话题的关注,进而在期刊中形成专题文章、专论文章,已经成为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一门必修的功课,无论对于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还是期刊的宣传和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

(二)熟悉微信、微博等现代传播工具

“互联网+”时代下,各种媒体、媒介层出不穷,并且深度融合。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微信、微博、HTML5技术等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科技期刊编辑在按照原先期刊编期节奏统一组稿、编辑、校对等固有流程基础上,要衍生出以网络为基础,推送内容为依托的时时传播出版模式。当下,如何利用微信、微博等现代化传播工具,为高校科技期刊更好地“发声”,已经成为高校科技期刊每一个编辑思考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下,编辑在期刊中传统编辑文字功底的基础上,在微信、微博等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上,需要转变写作风格,选取适合网络的阅读习惯和审美特点,注重选择内容推送的时间与节奏,使推送的内容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充分利用微信、微博长尾理论等特点,让一直养在“深闺”中高校科技期刊为人熟知,为人称道。

(三)充分运用富媒体,多媒体呈现

在“互联网+”时代下,视频、音频、动图等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以往,在纸刊时代往往无法全景展现的一些场景,现在整体呈现已经非常容易和简单。比如医学类期刊,手术方法的体现采用视频的方法会起到纸刊等平面媒体无法比拟的效果和简单。中医学期刊中按摩的手法、针灸的手法等也同样如此。对于临床上疑难杂症,采取视频直播、病例讨论、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不仅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对于文章的作者,以及专家本人也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能否熟练运用富媒体,掌握一些视频拍摄、音频制作、后期剪辑、动图制作、图片剪辑等技巧,往往对于期刊宣传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为例,就针对《名医精粹》栏目中名老中医进行文章发表之后的视频访谈,解决了临床医生的困惑,同时起到了非常好的期刊推广效果,真正体现出编辑作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7-8]。

三、提高高校科技期刊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

科技期刊编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仅仅需要编辑业务知识的积累,而且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琢磨,反复实践,反复总结积累,才能一步一步地提高编辑业务水平。同时有经验的编辑对年轻编辑的悉心教导也非常重要。通过日常不断地积累,才能熟练地处理各种编辑事务,积累经验。同时,高校期刊编辑往往人数不多,编辑需要处理网上收稿、送审、查重、编辑、校对、发行等全业务流程,所以就也就需要编辑在每一个编辑的具体环节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9]。

(二)积极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编辑会议,深入学习

有机会参加各类编辑业务的培训,对于高校科技期刊职业素养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编辑的培训,可以了解最近的编辑规范,学科行业中专有名词的正确写法,公式的正确书写等等。参加学术会议,可以提高编辑的专业知识,了解杂志所在学科的最新发展变化、学习学科中最热点的话题、最尖端的技术、最活跃的专家。很多专家及其团队往往代表着杂志所在学科的发展方向,可以通过会议的方式认识这些专家,同专家多接触,了解专家、学者的想法、理念、观点,同时在会议上可以第一时间约稿,第一时间将最先进的知识在高校科技期刊上发表[10]。

(三)不断撰写论文,形成人才梯队

鼓励每一名编辑撰写编辑类论文以及编辑本专业的论文,通过论文的撰写,有助于编辑对自己工作中每一个流程进行深入思考,形成编辑自己的思想。同时对日常工作中与读者、作者沟通中的一些问题、一些技巧,总结归纳,有助于编辑同行之间的交流,有助于编辑水平的提升。同时,编辑所学的专业应该是其所在期刊的主要研究方向,这样才能在编辑实际工作中,慧眼识别出优秀的稿件,优秀的团队,优秀的作者。编辑如果拥有专业编辑素养,才可以慧眼识别出一些作者将研究相关领域中不成熟的结果、预实验的结果,或者实验结果中的一小部分投稿,以不负责任的态度投稿等现象。只有编辑有比较过硬的专业素养,才能把握好期刊的发展方向,使得高校科技期刊高质量、高水平快速发展[11]。

(四)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发展

在高校编辑部中应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对于认真钻研编辑业务,编辑业务水平比较高,组稿策划能力强的编辑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不能采取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办法,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打击上进编辑的进取欲望,打击了作为编辑“做事”之心。鉴于高校的体制,可以采取客观化的方式对编辑进行激励。比如通过期刊之前发表文章进行下载量的统计,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超星等检索引擎,选取一至两年的时间,以客观化的方式呈现。在规则制定时,每一名编辑都可以发表意见,也都可以提出修改意见,一经讨论通过就开始执行。用客观的数字、图标体现出编辑为期刊的贡献度,对于贡献多的编辑给予奖励,往往结果非常好,形成一种正向机制,值得推广。逐步形成一种在编辑们之间钻研业务、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高校科技类期刊,作为科技类期刊中的一大类,是每一所高校科研、教学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是每一所高校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技类期刊应该明确期刊办刊方向,突出高校优势学科,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将期刊打造成有特色的高校科技期刊精品。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应不断加强学习,提升编辑和专业水平。一本期刊的发展,关键在“人”。编辑是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只有拥有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才能把高校科技期刊办好。在“互联网+”时代下,更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充分利用好现代传播手段,紧跟热点问题,深入学习,不断加深编辑和专业领域的理解,在掌握传统编辑流程中的每一个编辑流程的基础上,更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新媒体、新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的长尾理论,将高校科技期刊打造成有影响力、有朝气、活泼而又不失严谨的高校期刊[12]。

【参考文献】

[1]顾笑笑,朱静文,靳杰,等.新时期下期刊编辑的新要求[G]//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2016.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204-207.

[2]陈晖,舒仕斌.高校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素养[G]//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2016.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228-222.

[3]叶济蓉.数字出版环境下提高高校学报编辑服务意识的意义和具体措施[G]//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2016.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238-241.

[4]代艳玲,朱拴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编辑学报,2016,28(1):92-94.

[5]张凤丽.学报类科技期刊“传统编辑”到“学科编辑”的角色转换和素质培养[G]//刘志强.学报编辑论丛2016.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254-257.

[6]付国彬.科技期刊选题策划的社会热点切入式[J].编辑学报,2009,21(3):198-200.

[7]杨艳妮,尚丹蕊.全媒体时代新媒体编辑的教学探索[J].出版广角,2017(19):84-86.

[8]刘清海.全媒体出版对科技期刊编辑角色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278-281.

[9]黄翠芳.提高编辑综合素质 办出学报专业特色[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303-305.

[10]刘岩,刘新军.论高校学报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及推动学科发展的实现途径[J].2012,23(2):297-300.

[11]朱长宝.论新媒体背景下的纸质媒体转型[J].出版广角,2017(11):42-44.

[12]郑壮丽.长尾理论与互联网时代期刊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9(8):810-814.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学报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致敬学报40年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