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论析

2018-03-27 18:25吴易达
传播与版权 2018年2期
关键词:社会化政治信息

吴易达

2017年8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占全国网民数量的96.3%。①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P020170807351923262153.pdf.可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媒体影响着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同时,政治社会化作为人的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手机媒体的影响下,越来越表出现不同于以往的特点。手机媒体政治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传播对象的广泛性、信息内容的复杂性等特点,都使得今天的政治社会化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条件,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分析手机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及其问题,探讨其功能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机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一)手机媒体:政治信息的枢纽站

相比于传统媒体以及PC互联网对设备的要求,手机媒体以其自身的便捷性、互动性以及对设备要求相对较低的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线性传播的界限,降低了使用门槛,加快了政治信息的传播,扩大了政治信息的辐射范围,真正成为政治信息传播的枢纽站。

一方面,手机媒体增加了政治信息传播的渠道,提升了政治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有效性。传统的政治信息传播主要是通过权力阶层和官方主流媒体单方面传递给社会公众,传播方向和主体较为单一,效果也较弱。手机媒体的出现使政治信息的传播渠道大大丰富,微信、微博等手机APP使政治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传播中的垄断地位,增强了社会公众的话语权,社会公众也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同时,人们接收到的政治信息也远远大于从前,随时随地都能接收到媒体发布的信息,其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和时效性都远远超过以往传统媒体和PC互联网时代,保证了政治信息的可获得性。同时,依托大数据和云技术等技术手段,提升了政治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人们可以通过如“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等手机APP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另一方面,手机媒体改变了传统政治信息自上而下的单向的传播模式,逐渐从单向的传播转变为多向的传播,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多对多、分散化、扁平化的传播模式”。②陈勇、杜佳:《社会化媒体的政治传播功能与影响研究》,《学术论坛》,2016年第8期。社会公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发布者,同时还不断地对接收到的政治信息给予反馈,这种双向的信息传播,使公民可以自主的设置议程、传播信息、形成舆论,从而对政治社会化产生影响。

(二)手机媒体:“政治人”的孵化器

政治社会化的核心是使个体由“社会人”发展成为符合社会主流政治文化要求的“政治人”,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手机媒体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社会的人从一出生便接收着各种媒体发布的政治信息,尤其是手机媒体不断发展以来,越来越早地接触到政治信息,从国家政策到政治事件,从国内到国外,人们时刻受到手机媒体传播的信息的影响,一台智能手机联结起了政治社会化的全过程,成为政治人培育的孵化器。

首先,手机媒体对青年人的政治社会化起到了突出作用。现代青年人见证了手机媒体的发展,成为手机媒体的主要用户。因此手机媒体对于政治信息的传播使青年群体较早的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知识和技能,对其政治认识、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养成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快了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其次,手机媒体加深了对政治认同的培育。媒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手机媒体也不例外,在其传播政治信息的过程中为公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的培育提供了新契机。手机媒体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向人们传递的关于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解读以及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解,即增强了传播效果,也使传播方式更加生动活泼,使人们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公共政策不断增加认同,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把自己看作国家或政党中的一员,并以国家和社会的规范要求自己,不断地加深对国家的归属感。最后,手机媒体还使现实社会中分散的具有相同政治观点的人群,借助自身的互动性、即时性、便捷性的特点,加深联系,形成虚拟的联合体,使其成员相互学习,从而为从独立个体成长为社会人和政治人进行了准备。此外,具有相同政治观点的人,通过在诸如微信群、知乎话题等虚拟社区中的交流,可以对政治信仰和政策认识产生新的观点并影响舆论,扩展了公共政治生活的范围。

(三)手机媒体:政治参与的助推器

随着手机媒体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官员都在微信和微博等公共平台建立了官方账号,人们通过手机即可向政府部门反映问题、表达诉求。近年来全国“两会”也开展了微博话题讨论等新型的政治参与模式,使社会公民可以切身感受到自己在国家政治运行中的作用,极大地拓展了社会公众直接参与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助推器。

第一,手机媒体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使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职业等在网络环境中被抹去,人们在虚拟的政治民主空间中享有平等的政治参与地位,改变了传统政治生活的参与方式,公民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借助手机媒体随时随地地表达对某一政治问题的意见、传递政治信息,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其中。第二,手机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将公民真正关心的政策议题传递给政府,激发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所谓议程设置是指“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14页。手机媒体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接收政治信息和政治参与的机会,更加强了社会公民的话语权,人们通过手机媒体发表自己对政策的意见和看法,并不断吸收各方面的观点,融合各种意见,从而形成主流民意,激发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促使政府部门就相关问题出台解决措施,促进了基层民主的发展。第三,手机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宣传模式,还直接推动了政治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在微信、微博等平台公开日常工作和相关政策,进一步发展了电子政务和阳光政务,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社会公众参与到权力监督的过程中。手机媒体的发展真正实现了对政治权力运行的全方位监督。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和法规,人们都能通过手机第一时间了解,通过手机媒体人们也能及时对政府权力运行中存在问题进行曝光。而手机媒体巨大的传播能力也使政策的落实和问题的解决加快了步伐,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手机媒体政治社会化功能的问题与挑战

第一,手机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削弱了主流媒体的主导性。手机媒体因其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并且能够实现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互动,使得手机成为人们获得政治信息的主渠道,造成了公众对传统媒体的疏离。首先,传统的主流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没有及时的更新模式,还保持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某一事件发生时,最初不是由主流媒体发声,而是由社会民众在手机上发布,这就使得传统媒体在手机媒体中的主导性受到了削弱。其次,由于手机即时性的特点,养成了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人们的阅读行为和话语体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传统主流媒体在报道过程中的那种宏大叙事的方式对于信息传播也起到了阻碍作用。再次,手机媒体的低门槛使得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加之其匿名性的特点,使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此外,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技术优势,对我国进行渗透,宣传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造成拜金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膨胀,不利于我国的政治价值渗透和政治文化传承,对我国的政治社会化和社会稳定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第二,手机依赖和过度娱乐,不利于“政治人”的培养。手机媒体在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同时,也发挥着娱乐生活、沟通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其便捷的功能使得人民对手机的使用频率日益频繁,手机娱乐性的功能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手机依赖症的出现。手机依赖症是手机媒体时代的一种典型心理疾病,主要指“对手机产生高度依赖,一旦手机不在身边就会产生空虚、紧张、无所适从等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状态”。②邵明英:《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需求及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而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政治人是十分不利的,对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也存在消极影响。同时,手机媒体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很多平台趋向于发布娱乐信息,而非正面引导人们的信息,娱乐内容大大超过了其他内容,对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具有削弱作用。

第三,手机媒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加大了政治参与的无序性。手机媒体的便捷性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传播信息,这种对于信息爆炸式的增长和裂变式的传播,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远超过从前,这也使政治参与缺少秩序,使政府管理难度加大。首先,手机媒体匿名性的特点,以及操作的便捷,使得“指尖政治”加剧了政治参与的非理性,人们在通过手机进行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仅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可以不加思考地转发、评论政治观点,而不考虑内容的真实性,使政治参与过程中出现盲目、跟风、不理智的现象。其次,手机媒体构建的虚拟社会使具有相同政治观点的人聚集在一起,易造成群体极化的现象。这就可能造成某一群体内就某一问题做出错误判断甚至做出更加极端的决定,增加政治参与的无序性和不稳定因素。最后,由于当前手机媒体上频频曝光关于官员贪污腐败等负面信息,人们对于政府的不信任感增加,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在侧面加大了政府在公共事务中的管理难度。

三、手机媒体政治社会化功能的优化策略

(一)建设有竞争力的主流媒体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①新华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2/20/c_1118106502.htm。因此,作为主流媒体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利用手机媒体的优势,建设有竞争力的平台。第一,增强主流媒体在手机传播中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通过开通官方的微信、微博平台,融合各种媒体发展,实现合力,及时传达官方声音,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改革话语体系,贴近人民群众,使传播内容和方式更加接地气,保证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果。第二,利用大数据和云技术等现有的技术手段,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立足点,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传播受众为中心,搭建平台、研发产品,开发有助于个人政治社会化的手机APP,增加政治沟通渠道,准确传播政治信息,增强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参与性,抢占网络政治舆论高地,真正使手机媒体服务于人们的政治社会化进程。

(二)提升社会公众的手机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的各种讯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讯息能力”。②张开:《媒介素养概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7页。一方面,要增强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媒体从业人员在发布信息时应确保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增强责任意识,对于不实信息所引起的后果及时处理。同时,不能一味地追求“利”字当头,只顾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社会公众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实现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增强社会公民的媒介素养。公民自身要增强对于信息的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弘扬和传播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信息。对于在手机媒体中传播的政治信息不盲信、不盲从,理性的思考,有主见地选择自己的立场,坚守政治和道德底线,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三)加强移动互联网络的法律建设和道德规范

加强法律建设和道德规范,建立道德和法律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是实现手机媒体政治社会化功能的保障。当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移动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一方面,要加强移动互联网的法律建设,规范相关政策法律,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法律体系,减少手机媒体政治信息传播中的“杂音”,过滤掉传播过程中不和谐的声音,完善信息监察管理机制,使手机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行移动互联网法制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移动互联网的道德规范建设,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树立正确道德观念,加强自身网络道德修养,抵制不良文化和有害思想的侵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观,有效利用手机媒体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

猜你喜欢
社会化政治信息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订阅信息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