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鹏
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众多开放的平台,加上时代加速发展带来的压力与自我提升的个人要求,许多读书类产品便应运而生,如“罗辑思维”“十点读书”“起点读书”等。而熊猫书院凭借自身的精确定位与选择成为新兴的上市公司,成为市场巨头的挑战者。读书类产品要注意市场风险,控制隐患与危机,以实现行业良好发展。因此,本文将针对其危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当今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产业的兴起推动了社会生活及各个领域的发展。读书类产品在互联网的发展下,日甚一日。“读书务明理以致用”,一本好书,让人得以开阔眼界、丰富阅历,在书中可以体验到别人不同的人生,提升个人心智与气度。当下各类读书产品的应运而生,如电子书Kindle、阅读APP等,以一个大的数据化平台对于阅读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一方面,这些读书类产品的产生是基于基本需求的层面,以青少年与白领工作者为主要群体。这些人平时学习与上班的时间都较为忙碌,没有时间精力去精读一本书,书籍相对来说也比较占空间。在空余时间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主要目的是为消遣时间、提升阅读兴趣、增进知识等。碎片化时间如地铁、公交、睡觉前、午休等[1]。另一方面,读书产品的市场比较空白,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下人们的需求,为了填补市场的空缺,读书类产品依托着信息化的发展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市场所占的经济份额也相对较大。
互联网时代,信息更迭日新月异,各类文化主流也在进行模式创新,如时下的读书类产品APP在近几年也逐渐上线,用户量较大的如简书、片刻、开眼等。众多的读书类平台,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主流。从这类阅读产品的APP上来看,以上述三种为例,“简书”的产品定位是基于内容分享的社区,为用户提供写作、阅读、沟通与分享体验,这是一个集写作与阅读为一体的平台,专栏题目较为丰富,用户群体较为年轻,以学生与白领为主;在“片刻”APP中,它的产品定位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与创作,用文字和朗诵的方式与不同用户沟通。形式较为丰富,有电台、词卡创作、每日推荐等多种。用户群体以学生、白领、中年群体为主;在“开眼”APP中,它的产品定位是用精短小视频的形式,进行日报推送,用碎片化时间满足用户群体的阅读需求。它的阅读形式很别致,不是文字的形式,而转换成了视频阅读,类型较为丰富,用户群体中白领居多。这些APP开创了新的读书产品,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人的阅读需求[2]。其他类似的平台也有微信公众号的软文、微博营销号推广等,用户根据各种读书类的平台的不同形式进行自主选择。读书类产品APP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
各类读书产品的相继产生,满足了大部分用户阅读的需求,符合国家的供给侧改革政策,它的市场定位是致力于推广一种全新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据相关统计,我国的人均阅读量较低,平均阅读量为6本,较之于欧美国家的人均16本,水准偏低[3]。读书对于有的人来说,是枯燥而乏味的,特别是当今社会处于财富分配不均匀的情势下,会更加误认为读书无用。或者在购买了一些书籍之后,只有三分钟的热度,便束之高阁。读书类产品的出现,以另一种阅读方式改变了人们对读书的习惯与认知。它的内容形式较为新颖,能在第一时间吸引用户的眼球,加之内容上产生的共鸣,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较多人的关注与超高的用户群体。读书类产品在市场的发展潜力有望提升,如果持续不断地创新,会在未来产品市场中取得良好的发展。在当前,读书类产品应该定位好在市场中的定位。
熊猫书院是在2015年12月份推出的一款以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的读书类产品,它推出的“十个月提升自己”的计划得到了广大书友的强烈响应,是针对当下社会中存在的读书难的问题,对于参加的学员进行一个自我改变计划。为了改变国人不爱读书的现况,让读书的方式得以创新,“十个月提升自己”的计划是根据精心设计过的,有着科学的学习体系。它的主要形式是每天有一个带领读者规划好今天所需看的书,有书的大纲,用略读的方式进行了解。在当下的读书类产品中,是反响较为强烈的一类。
熊猫书院主要依托于“互联网+读书会”的模式,它的主要特色为:第一,每天的读书计划与测试。在这个读书平台上,每天都有规定的阅读计划,具体时间为15分钟,充分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整合,每周有一个测试计划,以检阅每天是否真正地吸收了知识。用户都是从初试产品到认可产品的一系列转化,到最终的重视,说明该产品的黏性设计较为成功。第二,读书卡片设计。熊猫学院的最大特色便是卡片设计,这些卡片的编写都是由学院邀请的专业学者完成的,学员可通过卡片的形式进行阅读。这些卡片的内容是根据原著来进行缩写,由于文学功底较深,所以基本不会有个人痕迹,体现出了原著的精神。第三,有每日打卡,早起签到。能培养学员的自律性、定性,做一件事情就要从一而终。
当下的读书类产品的内容较为同质化,即书本的内容无形式上的创新。在内容同质化的当下,人们每天进行的阅读变得意义不大[4]。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类阅读产品在野蛮生长的同时也有着内容同质化的诟病,面对这些阅读内容,精髓阅读变得愈来愈困难。阅读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或增长见识,或开阔视野,或释放压力等,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这是一种有目的性的阅读;反之,内容的同质化造成文章所表达的观点或呈现的东西都是重复的,阅读无新鲜感,那么久而久之变成了无目的阅读,用户在进行阅读时,是一种出自本能的、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那么这种阅读将变得毫无意义,热点的趋同与感受的趋同是千差万别的。近年来熊猫书院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减轻同质化方面也进行了努力,坚持原创的同时要求摆脱千篇一律的内容,拿出更多有创意、读者真正需要的东西,在强调正确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希望读者能够接触到让人耳目一新的内容,获得更多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读书产品中的文章内容有着过于冗杂的问题,当内容冗杂时,不宜读书,用户接收到的信息也较为庞杂,用户被庞大而冗杂的信息所劫持,会对读书没有认可感,找不到自己对于阅读的定位[5]。熊猫书院也存在相关问题,如内容不够透彻清楚,部分书籍纯粹说理,令其精彩性大大减弱,读者阅读时毫无头绪畅意可言。如果不改变内容冗杂的现状,那么读书类的产品将会在将来的发展中犹如迷航找不到方向,失去自己的市场,被其他的同类型产品取而代之。如“一万小时理论”这本书,虽然是畅销图书,被人们奉为“金科玉律”,但实际上理论内容较为冗杂,有很多不必要的东西都写成了条理。
有些阅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夸张,写得脱离实际、无真性情。这些脱离于实际的文章,让用户体验不到真正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是不具备任何意义的,对个人心智的发展没有多大帮助,这种夸张的内容也让用户看不到该读书产品的特色,在后期的使用频率会较低,那么相应的在市场中会被同行取而代之。熊猫阅读也存在夸张化的问题,但与其他读书类产品相比较问题不是很大,通过有针对性的策略,可在不影响市场占有程度的条件下有步骤地加以改善。
当前部分读书类产品为了博取眼球,获得点击量,在价值取向上一味迎合读者,发出来的内容价值观过于片面,偏离国家社会主流价值方向,甚至引导错误舆论,造成了不良影响。读书类产品过于利益化一方面忽略了读书的真正意义,使阅读对于普通人的真正作用受到怀疑,价值取向有时候刻意偏激,迎合部分读者的消极心态;另一方面引导了错误观念,例如部分读书类产品中宣扬权力至上、金钱主义等错误舆论,读者对此产生期待心理,正确价值观受到挑战。
在读书类产品的内容编辑上,要注意到对整体节奏的把握,与整体结构的撰写。在文字编辑上,不要仅仅拘泥于一种单一的结构,更多的往不同结构靠拢。写作的内容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想表达阐述的观点都必须在文中表达到,可以是含蓄的,也可以是强烈的。文章结构化搭建基本有金字塔结构、直列型金字塔。根据不同内容进行罗列。同时,还需融入智能编辑,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另一方面有助于内容编辑判断当下的内容与之前的内容是否产生重复,自动辨析重复内容并进行反馈处理,帮助规避同质化问题。
读书类产品想要吸引读者首先需要在内容编辑上下功夫,可以适当考虑借助高校学者专业、广博的知识,通过与高校学者专家的合作,将高校学者的学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在保障内容丰富、有文化内涵的同时进行创新,发出更多有新意有含义的内容。文章忌讳千篇一律,那就引不起用户的阅读兴趣。在文章编辑中,要注意多向开掘,借立意新,醒人耳目。如莫怀戚的《散步》,记述一家人的一次散步,非常普通的话题,但是却用一种新的立意来表达了“家庭中的生命责任意识”,文字语言虽然平淡,但在质朴的文字中确另有一番新意[6]。
在一项读书类产品的开发中,需要密切关注用户的需求,关注市场的大动向。想要开发一个良性的读书产品,在环节上也要加大各方面的协调,内容编辑与产品经理之间需要保持良好沟通,确保内容能够针对市场要求有的放矢。产品经理由于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在满足读者需求上有着较清晰的认识,但是,如果一味让内容编辑按照产品经理敲定的模式进行创作,形成流水线方式,有可能会让内容失去创新力,得不到读者认可。因此,在与产品经理保持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要坚持作为内容编辑对于优质内容的判断与创作,发挥“编辑本位”的思想创作内容,过于流水线的内容本身缺乏创作灵魂,市场活力不足,编辑本位的思想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在产品项目沟通的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如熊猫学院的微信运营中,每个运营人员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运行上,效率都很高,坚持编辑本位的思想,不断优化、创新产品内容,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要保证内容质量,并且每一个步骤都细化到位,如前期的用户体验,并对后期的用户反馈都做到了有效处理。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当下读书类产品想要在市场中立站稳脚跟,首先必须认可读书的价值观念,以人心为依托点,做好这类产品,争取让用户感受到文化的归属感,产品在一定意义上就已经成功了。从熊猫书院的发展之道中可以看到,建立自身的阅读趣味很重要,让内容不受周遭环境的诱惑属实不易,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坚持生命与阅读的同步,在内容创作上加以创新,改善阅读质量,在主流价值观与市场需要之间寻找衔接,提供更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优质产品,获得口碑与利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潘春华.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2015(6):136-137.
[2]刘筠.阅读·旅行·思索——《消失中的记忆》创作独白[J].明日风尚,2016(17).
[3]董杰.例谈“本色阅读”的深度指导——基于文本“再创作”的比较阅读[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5(20):29-30.
[4]田钰滢.读书类自媒体产品微传播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136-137.
[5]李苏彬.小众化时代数字阅读平台运营模式研究——以豆瓣阅读为例[D].安徽大学,2015(2):50-51.
[6]刘平.坚守文学创作边界,引导文学阅读趣向——当代文学学科前沿问题研讨会观点综述[J] 2014,35(9):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