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版伦理规范

2018-03-27 18:25孟秀芝
传播与版权 2018年2期
关键词:伦理图书

孟秀芝

国内图书出版行业一直是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特色的部门,在市场经济改革趋势下,文化产业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和阻力仍不可低估。但是,出版行业纳于社会主义市场运行轨道的趋势不容逆转。现实的问题是,如何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有思维,在实现出版行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保持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固有特色和出版伦理,如何在出版经营的市场运行中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合理结合。

“出版的伦理”是对出版实践本身的道德合理性解释,是一种公共性、导向性、教化性和职业性的伦理。“伦理的出版”是指出版行为应遵循的道德秩序和伦理准则,包含出版自由、出版义务、出版良心、出版公正等多个方面。“出版的伦理”和“伦理的出版”构成出版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编辑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而编辑、作者和读者有效实现三者互动,才能推动文化成果的不断进步,他们共同肩负着记载和传播科学技术研究和思想文化成果的责任。

一、出版伦理的失范

不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需要适时调控以求平衡,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破坏性。对于图书出版行业,计划经济条件下出版定位比较单纯,选题缺少前期策划和售后服务,更多注重选题本身及内容的优化,追求社会效益显著;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经济人”的假设,将“策划”和“售后服务”纳入图书出版流程,出版行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为了生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图书市场患上“过剩经济综合征”。从发展的角度看,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图书出版业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伦理失范问题。

(一)产品管理伦理失范[1]

图书依托自身的使用价值来实现价值。在图书制作过程中,涉及书名制作、封面装帧、广告语的植入、粗制滥造、抄袭等伦理问题的典型案例比比皆是,如周纬先生的《中国兵器史稿》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古代兵器史的拓荒之作,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源流、形制演变与制作工艺,汇集兵器实物图片数百幅,实为古代物质文化研究领域不可替代之经典。然而再次出版时书名却被改为《中国兵器史》,有失出版主题的精准。

(二)图书策划伦理失范

选题策划能力实际上已成为衡量现代编辑和出版社水平的重要指标。选题策划没有固定思维,如何捕捉到创新的、有价值的选题,也非一语道尽。当前,有些出版单位基于地域限制,在全国各地设立办事处,造成管理失范,导致出版过剩,特别是重复出版和低劣出版充斥市场,这严重违背了“二八定律”。“二八定律”表现在出版行业中,即20%的产品产生80%的利润,80%的产品产生20%的利润。因此,选题策划和市场营销均应以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产生出更多的成果,以寻求更大的利润增长点,而不是盲目地、缺乏决策和目标地全盘接收,由此带来的伦理失范也将愈演愈烈。

(三)图书营销伦理失范

在任何国家,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都存在缺陷。特别是在我国,图书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且存在价格信号失真的现象。自由市场模型认为,企业最大化地满足个人偏好可使企业利润最大化。事实上,不良的偏好会形成不良的市场,如盗版图书等不仅有市场而且利润丰厚,但它们对社会没有好处。这说明市场信息不能代替经营者的道德思考和努力,对图书生产经营(出版)的管理者更是如此。

(四)网络出版伦理失范

尽管《出版管理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出版服务、从事网络出版服务的单位、网络出版物内容和质量、网络出版从业人员进行监管,对申报条件、出版行为、出版方式、出版内容等予以管理,但仍存在监管不到位和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当前,加强学术出版主题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十分必要。

二、出版伦理失范的原因

究其缘由,出版物品质整体下滑的现象主要与不少出版企业和出版人过分重视增加品种开拓市场和追逐经济利润,而忽视了出版传承文化的使命、文化担当和文化追求有关;这折射的是近年来普遍存在于出版行业内的出版价值观错位和行业道德淡化。

(一)文化产业顺应经济转型发生的价值观嬗变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新闻出版业迅速发展,而新闻出版业的供给侧改革在深入推进。在深刻的经济转型过程中,价值观念变得多元化,合理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建立还需要摸索。但不可否认,文化产业“供求错配”已成为当下常态,也就是说“供应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是“需求端”眼下需要的。对于出版业,问题的关键并非用迅速攀升的图书品种来满足那些低层次的阅读需求,而在于用高质量的图书来满足读者不断增长和提高的高层次需求;不在于抱残守缺,只会在教辅、少儿上讨生活,而在于用全新的理念,在“供给侧”开发新的阅读潜能,激发新的阅读兴趣,创造新的阅读需求。[3]如果不适时解决“供需错配”的问题,继续固守“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跟风羊群效应,种种失范和无序必将反映在出版行为和出版产品中,出版业必将面临伦理困境。

(二)改制背后经济效益的驱使

据财新网报道,截至2012年10月,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等已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各省(区、市)已基本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全国2103家承担改革任务的文化系统国有文艺院团完成改革任务的有2100家,占总数的99.86%,其中转企改制占61%;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已有3271种完成改革任务,占总数的96.5%。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29万多个。改制后由国家统负盈亏的事业单位转为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市场机制与生俱来的竞争性、功利性和盲目性会驱使部分企业为了短期利益而急功近利,忽视社会效益,长期来看,这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将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三)数字出版带来的一系列冲击

有业内人士提出“传统纸质出版终会消失”的观点,笔者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传统纸质出版不会消失,数字出版会带动其发展,两者必将互补并存,各自发挥不同作用。但是在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下,纸质出版物必须随之变革。传统出版从理念、内容到技术,都面临数字出版的挑战和冲击,如何进行升级、转型、优化发展,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字出版主体的多元化,促使出版者、读者和作者实现三者有机交互,还会延伸到更多的机构和媒体单位,模式在不断升级和创新,伴随数字出版的所有资源是否合乎著作权法,是否会出现打擦边球的现象,有待思考。

三、对出版伦理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调适网络出版

(二)适时解决“供需错配”

在国家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下,区域经济、互联网经济、服务业以及劳动力市场或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基点。在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下,原本边缘化的出版社或将孕育新的增长点。不能简单地看成“供需不足”,而是有效解决“供需错配”。出版社要依托品牌优势,在20%的特色产品上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在80%的一般性产品上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要在更为综合的内容和更加个性化的形式之间合理取舍。

(三)多方位融合出版:从概念到行动

(四)健全出版伦理规范体系

对从事出版管理和运营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进行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多种形式的培训。随着“一带一路”“中国高铁走出去”等国家倡议的引导,我国的版权贸易日益开放,应从法律监管、行业自律、公众监督和技术支持等方面规避国内外版权纠纷,保有推动文化创新和传承人类明的属性,从作者伦理、读者伦理、出版工作者伦理、出版管理者伦理等面向对象[4]规范出版伦理机制,只有坚持市场价值取向和伦理价值取向相结合,才是出版改革的合理思路。虽然在著作权法中加入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但基于互联网的多时空特点,信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出版伦理问责制的构建难度很大,希望我国逐步探索并真正建设成涉及出版多层面的出版伦理规范体系,推动我国出版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璐,翟兴波.书名制作背后的出版伦理失范[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09(8):87-88.

[2]陈宏平.出版管理的伦理性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31(4):28-33.

[3]李晓晔.“供给侧改革”与出版创新[J].出版发行研究,2015(12):1-1.

[4]汪曙华.论当前我国出版伦理的失范与规范[J].东南传播,2013(8):42-44.

猜你喜欢
伦理图书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无障碍图书联盟
图书推荐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图书推介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论《觉醒》中的伦理关系
从变译理论看翻译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