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刊的改革与创新

2018-03-27 18:25刘东来
传播与版权 2018年2期
关键词:党刊栏目供给

刘东来

对于传媒行业而言,随着4G网络及智能化手机的普及,人们看电视、看杂志、看报纸更多是通过手机、网络、iPad等进行。可以说,传媒已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那么如何在新时代里,对党刊进行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党刊的作用,与时俱进,是当前党刊刻不容缓的主要任务。为此,本文结合实践,对新时代党刊的改革与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一、以读者为中心,推动刊物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面对日益激烈的各种媒体竞争格局(传统党刊之间的竞争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争),面对日益发展变化的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学习的需求,党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紧迫。刊物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究竟改什么?怎么改?本文认为,就是要增加刊物的原创性稿件,根据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优化栏目结构,不断增强原创稿件的可读性和满足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学习的需要。

可以说,推进刊物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当前党刊改革与创新的紧迫任务。随着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迫切需要,多数党刊的原创稿件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要在新时代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满足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必须加快原创稿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增加原创稿件数量,提升原创稿件质量,打造更多切实有用、可读性强的栏目,把文章的思想理论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把理论解读与基层干部学习相结合,应该是目前多数党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

本文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应该是满足不断变化的基层党员干部学习需求,推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原创稿件,让原创稿件成为刊物主流,同时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基层党员干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貌,这些应该是党刊在未来一段时间所要努力追求的。

二、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各种媒体色彩纷呈、蓬勃发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当前,媒体融合是一个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一项工作任务。本文认为,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是一个传统的纸媒体,加上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更主要的是树立互联网思维,要在思想上融合,在办刊理念上融合,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对发行渠道、基层党员干部以及对自身产品的全部环节进行重新审视,从供给侧查找问题,要检查党刊提供的稿件是否是基层党员干部学习需要的,要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各方面问题。

只有树立互联网思维,才能对时下的大量手机用户阅读习惯变化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才能根据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来采写、编辑适应新的阅读方式的稿件;只有树立互联网思维,才能认识到新媒体诸如便捷、及时、互动、免费、个性化供给等优势;只有树立互联网思维,我们才能认识到,内容永远是所有杂志的核心,纸媒体要像新媒体那样学会讲故事,向新媒体学习新颖的叙述方法。因此,真正的融合首先是思维的融合。

因此,在对党刊进行改革和创新时,应该要重视两点:一是内容建设为根本,二是树立互联网思维。只有真正做到这两点,在媒体融合发展变化中,才能淬炼出来优秀的品质,才能达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才能真正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

三、以好文章为帅,加强作者队伍建设

一是增加原创稿件,加强内容建设,就是要以好文章为帅。所谓好文章就是,更加注重理论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增加辅导稿件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采写和编辑党刊稿件过程中,应该懂得并善于将理论形态转换成生活形态,要以读者的身份、思想及状态去看待一个新闻、一篇文章,这样换位思考,或许更容易处理好文章理论性与读者的工作和生活相结合,亲切、易于交流,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弦。

然而,要以好文章为帅,关键在于能够约到高端作者。所谓的高端作者,则是指其所思、所想、所悟、所感、所著,都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品位,或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传播力。这一类的高端作者可遇不可求,需要党刊编辑记者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份诚挚的心意,一身专业的素养去联系、去发现、去挖掘,并与之建立起密切的编辑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交流与沟通,等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也是党刊的编辑记者要培养的看家本领。

要以好文章为帅,必须有好作者;要有好作者,必须有好编辑。要做到以上这些,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首先要增强学习的本领。要带着忧患意识去努力学习,带着危机意识去提高本领,并需要充分认识到在人力、精力、能力上的不足,知识结构和新技能的差距,以及飞速发展的形势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已经要求记者采访要“三不三会”,即“不带笔、不带纸、不带电脑”“会直播、会做视频、会当主持人”。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党课读物,文章中会出现二维码,读者扫描后能够听演讲、看视频、看图像。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去努力。

在融媒体时代,许多新鲜的事物、新的技术、新的领域等待党刊的编辑记者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索。因此,必须不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是甘做工匠,精益求精,提升编辑加工能力。要具备精雕细琢的品格和能力,这种品格和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匠精神。要重视每一篇稿件的加工,边干边学,留心观察、感悟、沉淀和提升,不断拓宽眼界,更新知识结构,夯实文字功底,优化审美素养。我们需要一点匠人的精神,那就是专注,善待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要有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

三是办成好栏目、名栏目。一个刊物没有好栏目、名栏目就立不起来,一个好栏目、名栏目没有好稿的支持也立不起来。一个栏目,必须坚持几年,办成好栏目、名栏目。因此,党刊要继续倾力办好原有的一些大家熟悉认可的栏目。要全力以赴做好深度报道,要力争把某一问题做深、做透、做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所有新开设和原有的栏目,都要注重增加刊物的原创稿件,更加注重文化品质。对于书画作品和摄影作品,要更加精美,具有收藏性;要增加图片的数量,提高质量,使版式更加清新流畅,满足新时代读者生活的快节奏,增加引题、要目、重点的标识,适合快阅读和轻阅读。

四、转变作风,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指出:“提高专业素质,弘扬战地记者优良传统,努力成为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要加强队伍教育管理,严肃各项纪律,强化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确保队伍可靠、干净、过硬。”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也应该成为全体党刊编辑记者的新闻观和方法论。

一段时间以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都在提质提速提效。在这样一个大的形势下,党刊编辑部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在完成繁重的组稿编稿任务的同时,要多抽出一些时间,多到基层走走,把最鲜活的文章带回来。只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越来越多,千人一面、千文一面的文章越来越少,我们的杂志才能以精彩的故事吸引人、用深沉的情感打动人。

讲好中国故事,就得坚持贴近基层党员干部,转变文风,多讲管用的短话,多讲淳朴的实话,多讲富有活力的新话,以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文风增强刊物宣传报道的实际效果。

五、结语

新时代的发展速度可谓是日新月异,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传统媒体的党员教育杂志更应与时俱进,既要拥抱媒体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更要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传承几十年来党刊人的光荣与梦想。要始终坚信,原创和严肃的、符合新闻价值的新闻永远存在,要在内容创新上辛勤耕耘,为党刊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齐文进.地方党刊融合发展的难点与路径选择[J].中国记者,2017(8):71-73.

[2]文妮.浅谈地方党刊的办刊之道[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6(3):42-44.

[3]甄真. 强化“五种意识”提升地方党刊影响力[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6):54-55.

[4]杨蕾歆,杨树弘.“党刊+”:全媒体探索的中国地方党刊透视[J].中国记者,2015(5):35-37.

猜你喜欢
党刊栏目供给
关于栏目的要求
新时期扩大党刊影响力的实践与思考
栏目主持人语
新形势下党刊如何提高传播力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以“四个牢牢坚持”履行好党刊的职责使命
党刊编辑要与群众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