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播音腔”

2018-03-27 14:40闵曦贤
传播与版权 2018年7期
关键词:播音员受众

闵曦贤

谈到“播音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这与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的了解程度、受众认知的角度、播音工作者的态度和水平都有很大的关系。而如果要讨论如何看待“播音腔”这一概念,首先就要秉承一个专业和严谨的态度对“播音腔”下一个相对客观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讨论,更辩证深入地研究播音工作。

一、“播音腔”的定义

在张颂先生的《播音与创作基础》当中,对于播音腔是这样定义的:“一谈到播音,人们爱用‘播音腔’这个词儿。本来这个词儿是可以使用的,它包含着播音语言的特殊性,稳定性,一听就能分辨出来,不应同相声、评书、角色语言、日常语言等混淆,也不应同聊天、座谈、讲话录音、口令等混淆,它有它的褒义含义。”由此可以看出,在播音事业发展之初,为了能够体现出播音员播报的特点,所谓“播音腔”这一概念的所指是更倾向于专业的体现,有其正面的褒义含义。

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例如《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就曾这样叙述过“什么是‘播音腔',由于理解不同,认识差异,反对者说播音腔就是装腔作势,居高临下,是高、平、空播音的典型表现。”《新闻传播》一刊中也有将“播音腔”视作具有被人所广为诟病的“官腔”这样的看法。甚至张颂先生自己也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不同方面的阐释:“可是,目前却给这个词儿增加了许多贬义内涵,把‘播音腔’同‘八股腔’,‘固定腔调’作为同义词了。在实践上,便生出了许多误解来。”对于张颂先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脱离了现实的播音工作,追求一种形式上的自然,误解了“生活化”真实的含义,把艺术的表现当成了随意,枉顾播音工作自身的丰富含义。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受众对于播音工作的理解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认为好的“播音腔”指的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由老一代播音工作者探索出的字正腔圆、庄重大气、感情充沛的语言风格。而贬义的播音腔则是指播音员不经过思考,一味地追求所谓技巧和形式带来的视听感受,忽略了播音工作本质,形成机械的“假、平、空”的语言风格,大大影响了播音作品内容的发挥,也使得播音工作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二、“播音腔”的发展历程

播音与主持是一门有着很高专业要求的学科,也是一门影响力极大的语言艺术,有着跨越不同历史阶段的长时间的发展。在横向的时间轴上,经历着历史政治背景、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程度等各方面变迁的影响;在每一个时期和阶段都有着极具特色的呈现,同时在发展进程中不断解决着出现的问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各个方面完善和补充着播音事业。我们对于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应该追根溯源,通过时间轴上横向的比较,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该问题的形成、走向、变化。只有通过与以往的对比,才能更清楚和深刻地认识到核心与本质。

我们经常会听到“播音员、主持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样的说法,它直观而清楚地体现了广播电视播音工作的特殊性质,是与政治生活、国家方针政策有着紧密联系的。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进行的播音工作,尽管前后持续并不长,但依然被视为是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的开端。这一时期的播音内容大多是中共中央的会议精神,重要的纲领文件,国际国内当下的时事,革命的英雄故事,抗日歌曲,等等,甚至还直播了开国大典。初期的播音事业服务于非常浓厚的政治氛围,以宣传和鼓舞抗战为主要任务,这样的内容和情绪就要求播音员的播音表达上有非常强的鼓动性,有高涨的激情,以及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在这样的表达诉求下,早期的播音员大都形成字正腔圆、激情澎湃、情感充沛的播音语言样态,这也被视为播音腔最早的雏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政治经济环境逐渐开放,社会观念发生了转变,播音事业在承担着政治责任的同时,也开始了其他方面的转型,对于经济和社会这些人民逐渐重视的问题也有所反映,那种传统的播报方式已经不再适应于社会现实的需要,因此播音腔风格再一次发生了变化。不同于以往的高高在上,这一时期的播音员在诠释稿件内容的时候加入了柔和的处理,增加了亲和力,树立了一个对受众平等传播的形象地位,这对于传统播音腔而言是一个进步与完善。到了21世纪,广播电视这样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走入了发展缓慢甚至衰落的境地,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层出不穷的互联网移动终端涌入人们的生活,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提高,大众形成高速的碎片化信息接收模式。播音工作也不仅仅局限于广播室、电视镜头前,一部手机,一个app就是一个播音创作的平台,各种非专业的但对于播音事业抱有极大热情的、拥有良好的音色优势的普通人也开始加入播音工作的创作中。诸如李阿花电台这样接地气的、体现受众需求、积极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的广播公众号受到了受众的极大喜爱。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微信、微博甚至抖音这样的传播方式冲击着主流媒体的固有体系,受众的接受与喜爱成为播音工作的检验标准,将受众置于主体地位。因而受众接受心理的转变自然给播音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要从听众的角度去思考,对内容进行阐释,表达更加活泼多样,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与风格,播音的语势腔调不再只是标准和规范这么简单。

另一方面,经济文化水平的进步提高也直接影响了播音腔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早期的物质条件极其匮乏,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远大于精神文化的诉求,因而对于鼓舞士气,调动积极性发展生产的广播作品自然是喜闻乐见,非常容易接受,普遍对于播音腔的表达没有太大的挑剔;而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的经济实力逐步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的欣赏和渴望日益增加,造成我国曾经长期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反映在广播电视播音领域,表现为人民开始需要更加丰富和优秀的播音作品,对于语音语调,音色韵律的要求也开始提高。播音作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类比戏曲、歌曲的诠释,有自己独特内容和呈现的优势;新时期的百花齐放,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就开始主动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和需要的播音作品,这对于播音工作者无疑是更大的考验,既要充分兼顾字正腔圆、规范标准的专业素养,又要融入多元的、有趣而独特的表达元素。综合发挥各种传播媒介的优势,既有自身实力又能创新,才能更加符合新时代下播音腔的要求。

三、固定“腔调”形成的原因

回顾了播音腔的发展历史,再对比当下。不难发现,今天所被人诟病的“播音腔”无非有如下的原因:

首先,播音创作者不动脑子,没有深入体会,而是一味地套用现有形式;有些地方台领导专业不到位,不懂播音却胡乱指挥,任意决定播音员的去留,使一档节目甚至一个台的播音“模式化”。为了追求与央视或者其他主流媒体相同的风格,把模仿作为常态,把相似性作为要求和标准,结果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得其神韵者虽有,邯郸学步者甚众。其次,播音员对播音事业不够深入了解,播音技巧贫乏,手法单一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一些播音工作者在作品创作中,没有良好的基础,没有从内容出发,对于所播报的稿件,没有清楚地划分出层次,主题概括不明确,找不出重点,不能确定正确的基调,不能够很好地把握内部和外部的技巧,形不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机械的朗读和播报,呈现的效果大打折扣,没有专业精神。再次,受众认知的偏颇而造成的审美偏差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于播音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要求,对音韵、音色、表达的理解这些方面,在传播过程当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双方,都有着不小的差距。表达与理解出现偏差,因而播音腔中的美感并没有被发掘出来,更不可能得到很好的普及。用较低的欣赏层次判断播音腔是好是坏,既不够深入也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我们的广播电视,还应以国内受众为主体,从这个中心出发,牢牢把握好方向。研究国内受众的心态和心理趋向,是向前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所在。

四、对于“播音腔”的看法

播音事业的规范性和丰富的个性特点,是前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多年的工作当中积累经验,研究探索的成果;是这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文化丰富的产物,是有声文化传播的一部分。播音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拥有着区别于其他表达形式的独特风格,例如传统的播音腔这样的有魅力,能感染别人的样态处理,这是一个行业长期发展下来,在实践中求真知,专业规范化积累的体现,是一个令人赞叹的成果。然而,我们不能一直固守前人留下的财富,不动脑子地生搬硬套,使之成为一种固定的“腔”,这样就使其失去了本身所富有的丰富含义。受众对于这种腔调的反感和不接受,会大大降低播音工作对于公众的影响力。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态度来看待问题,任何的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对于播音技巧的运用和美感的追求,应当是建立在对稿件内容情感的正确把握上;对播音事业要保持正确认识和深入的了解,打好基础,不断学习,开拓创新,坚持播音员的职业操守和素养的同时,将自身风格融入其中,真正地从受众的角度去思考,做好党和人民需要的播音创作工作。

播音改革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只有在继承中开拓创新,结合着时代的大背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专业基础,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不断探索符合规范且适合自己的表达风格,用真诚和专业的态度去审视新时代下的播音要求,真正从根本上推动播音艺术的前进与发展。

猜你喜欢
播音员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浅谈县级播音员的定位方向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