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阁霞
传统的管理会计认为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动呈现出对称的特征,然而 Malcom(1991)、Banker和Johnsto(1993)及 Noreen和 Soderstrom(1997)的研究表明这种对称性并不存在。而后Mrk C.Anderson,Rajiv D.Banker和 Suryan.Janakiraman(以下简称ABJ(2003))以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SGA)与业务量变动之间的关系,首次通过大样本实证检验得出业务量增加1%,费用增加0.55%;业务量减少1%,费用仅减少0.35%的结论,并将其定义为费用粘性。在此之后,Chandra Subramaniam 和 MarciaL.Weidenmier以 ABJ(2003)的研究为基础,以1979-2000年在美国上市的9592家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企业成本也存在粘性;Calleja等(2006)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至此成本粘性的概念也得以被提出。
自2003年以来,关于成本粘性的文献资料已经越来越多,而且研究热度持续高涨,截至目前仍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国内外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进展如何?有无新的突破?基于这些问题,本文着重从成本粘性的存在性研究、成因以及影响因素研究、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研究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述,最后谈一谈未来的可研究方向。
近十几年来,国外学者们从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和所处的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展开了对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的探究,例如Banker等(2008)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成本粘性,Calleja等(2006)、Balakrishnan和 Gruca(2008)以及 He等(2010)均认为宏观经济环境也会对成本粘性产生影响。尽管在这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直至今天,关于成本粘性成因的文献仍很匮乏,并且学者们对在这方面仅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尚未达成共识。Banker等(2010a)通过对已有成本粘性文献进行梳理,将其形成原因归纳为调整成本、管理者乐观预期、代理问题。
企业为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会根据收入变动情况对成本费用进行调整,以此来满足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而企业对成本费用的调整是通过改变投入资源的多少来实现的,投入资源水平的变动便导致了调整成本的产生。
调整成本观认为:企业向下调整成本高于向上调整成本。在业务量增加时,为满足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管理者会加大资源投入力度,而当业务量减少时,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尽管目前会出现资源闲置的现象,但管理者仍不愿意或者仅以较小的幅度减少资源,由此便导致了企业成本粘性的产生。
Stickney和Brown(1999)提出资本密集度和劳动力密集度会影响企业的调整成本,且密集度较高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向下调整成本,因此这类企业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具有较强的成本粘性,之后ABJ(2003)首次通过大样本实证检验的方式证明了他们的观点;Subramaniam和Weidenmier(2003)提出业务量变动幅度也会影响调整成本,因为业务量变动幅度的大小决定企业是否需要改变现有的成本结构,在业务量大幅度上升时,企业为了满足扩大的生产经营规模的需要,会考虑改变现有的成本结构,同理,当业务量大幅度下降时,企业也会通过调整成本结构来削减过剩的生产力,因此,当业务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时,较高调整成本的存在会强化企业的成本粘性;之后Subramaniam和Weidenmier通过大样本实证证实了该观点;Banker和Chen(2006a)提出劳动力市场特征也会对调整成本产生影响,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在企业工会谈判能力和员工法律保护程度不同的国家,企业调整人力资本的成本也是不同的,这些国家的企业表现出不同的成本粘性;继ABJ(2003)之后,学者们不再只将目光聚焦在销售和管理费用的研究上,而是进一步扩大了研究范围,研究销售成本、研发支出以及特殊行业、特殊部门的成本粘性,发现不同类型的成本会表现出不同的成本性态;Porporato和Werbin(2010)、Balakrishnan 等(2010)、Holzhacker等(2013)以及Banker等(2014)认为固定成本在成本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向下调整成本越大,企业的成本粘性越强。
持该观点的人认为,管理者的态度会对决策产生影响,在业务量减少时,乐观的管理者会认为该变动只是暂时的,所以他们通常不会因业务量的下降而立刻去减少资源投入,原因在于,一方面,如果现在减少部分资源投入,会产生较大的调整成本;另一方面,一旦业务量上升,必然要重新购置这些资源,到时会发生一定的重置成本。管理者的这种乐观预期会导致成本粘性的产生。
ABJ(2003)表明较为稳定的宏观经济增长态势可强化管理者对未来业务量的乐观预期,从而强化成本粘性;Banker等(2010b)和Chen等(2013)均发现管理者的乐观态度也可强化企业成本粘性;Blue(2013)和Banker等(2014)进一步证实了管理者乐观预期的观点,他们通过研究发现若连续两期收入的变动方向相同则会增强管理者对未来的乐观预期,进而强化企业的成本粘性;反之,则会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
代理问题是伴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而出现的,它的存在使得管理者的目标与股东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分歧,管理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进行决策时会产生自利行为,从而可能会使成本习性与企业的最优资源配置不相符,进而出现成本粘性。
Kama和Weiss(2010)表明代理问题会导致成本粘性。例如管理者为实现短期业绩目标,在业务量下降时会通过过度削减资源投入量来保证业绩的实现,在业务量上升时,会通过限制资源的投入量来尽可能取得更好的业绩,即管理者会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实现业绩目标,这种代理问题会起到抑制成本粘性的作用;Dierynck和Renders(2009)、Dierynck等(2012)以及Kama和 Chen(2013)均支持盈余管理动机的存在弱化了成本粘性的观点;Calleja等(2006)和Chen等(2008)则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发现不完善的治理结构会强化企业的成本粘性。
孙铮、刘浩(2004)的研究首先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随后孔玉生等(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营业成本也存在粘性,曹晓雪(2009)以上市的国企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国企也存在费用粘性,并且不同行业的国企所表现出的粘性程度不同。
边喜春(2005)将费用粘性的成因归纳为:契约观、效率机制和机会主义观,他指出成本粘性的产生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自2004年以来,我国学者以调整成本、管理者乐观预期、代理问题以及契约观、效率观和机会主义观为理论展开了对成本粘性的研究。通过对前人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梳理,总的来说可以将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行为。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宋华雨(2013)、王娅婷(2014)、韩静等(2016)以及戴子礼和罗玄(2016)的研究结果均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增强企业的成本粘性,陈宏明和黎紫红(2015)研究发现管理者的悲观预期会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甚至最终会出现反转。聂建平(2015)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代理问题中管理者的自利行为以及为实现短期业绩目标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也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粘性。陈磊等(2012)发现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对企业的成本粘性产生显著影响;江伟等(2015)研究发现管理者具有的向上进行盈余管理动机会弱化成本粘性,向下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会强化成本粘性;马广奇等(2017)以2009-2015年A股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数据为样本,实证证实了真实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杨武湖(2017)的研究表明,盈余管理动机的存在会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且在国有企业中,这种弱化的效果更加显著。
2.公司属性。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度会影响调整成本的大小,因此不同类型的企业其成本粘性的特征应该有所不同。孔玉生等(2007;2009)、刘彦文(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具有更强的成本粘性;喻凯等(2017)通过大样本实证检验的方式分别证实了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对成本粘性均存在正向影响。
公司治理、公司战略也会对企业的成本粘性产生影响。刘武(2007)、马景涛(2008)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会对企业成本粘性产生影响,完善的治理结构可以起到弱化企业成本粘性的作用;江伟、姚文韬(2015)研究表明在国有上市公司中,高管任期与成本粘性具有正相关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中,企业的成本粘性随高管离职时间的接近而减弱。戴子礼、罗玄(2016)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增强企业的成本粘性,董事会治理可以直接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江伟、涂柳媚(2014)指出差异化战略可增强成本粘性,而成本领先战略会对其起到弱化作用;段然、韦宇飞(2017)发现一个企业所采取的战略与该行业内的常规战略差异越大,其成本粘性就越显著,且该现象在国企中尤为明显,他们同时还证明了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弱化战略差异所造成的成本粘性问题。
政治关联度、融资约束的影响。张金若、罗琪(2017)指出公司具有的政治关联度越高,员工的成本粘性越弱;段然、韦宇飞(2017)也发现政治关联可以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江伟等(2015)发现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强,其成本粘性越弱,梁上坤(2015)的研究也基本上支持该观点。
3.外部因素。刘彦文(2009)实证检验发现宏观经济因素对不同行业的费用粘性作用不同;韩飞(2011)研究指出宏观经济增长有利于弱化制造业的成本粘性。陈灿平(2008)和崔亚男(2012)发现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成本粘性就越弱;龚启辉等(2010)按产权性质分别研究了市场化程度对国有和非国有成本粘性的影响,发现所在地要素市场化程度对国有控股公司的成本费用粘性作用更显著。刘媛媛和刘斌(2014)的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强化了企业的成本粘性,江伟等(2016)的研究表明«最低工资规定»的出台对其具有弱化作用。王荣梅(2016)从外部治理的角度着手,研究发现外部审计质量越高,成本粘性越小。
此外,一些学者还从其他方面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王雄元、高开娟(2017)从企业间关系出发研究供应链上企业间的"敲竹杠"和"合作"效应对上市公司成本粘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客户的"敲竹杠"效应可增强上市公司的成本粘性,而"合作"效应会对其起到弱化作用。刘晋、赵丽萍(2015)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竞争市场中的企业而言,寡头市场中的企业表现出更强的成本粘性;郭葆春等(2017)的研究也表明市场竞争程度与成本粘性具有负相关关系,同时还指出管理层权利与其具有正相关关系。
自Banker和Chen(2006b)提出成本粘性可以用来帮助预测企业盈余后,学者们展开了对成本粘性经济后果的深入研究,如今,成本粘性在预测盈余、评价企业价值、衡量公司绩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Banker和Chen(2006b)是首个利用成本习性和成本粘性建立盈余预测模型的两位学者,至此拉开了学术界关于成本粘性经济后果的研究,之后Banker等(2010b)在Banker和Chen(2006b)的基础上将管理者乐观因素引入该模型后发现其预测能力有所增强;Anderson等(2007)研究了成本粘性的信息传递作用,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成本粘性可以用来传递未来盈余增加的信息;Weiss(2010)则考察了成本粘性所传递的盈余信息质量问题,他指出成本粘性越强的企业,其所传递的盈余信息质量越差。
Palepu等(2000)、Wild等(2003)研究表明销售和管理费用占收入的比重(以下简称成本费用率)可以用来评价企业价值,而Anderson等(2007)认为该结论只有在忽略成本粘性和固定成本时,才会成立,他们通过考察成本费用率与企业盈余变化的关系,发现该比率上升时传递的是企业价值被低估的信息。王红军的研究发现,费用粘性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业绩目标的实现;何莉华(2015)的研究发现企业的成本粘性与长期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证实了费用粘性对企业业绩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王钰、肖露璐(2017)研究了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与企业风险的关系,发现成本粘性会加大企业风险,且该风险的大小与股权集中度呈正相关关系;王钰、王明丽(2017)研究了成本粘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本粘性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成本粘性研究进展的梳理,可以发现国外的学者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更加丰富,但同时也发现,他们的研究存在着一些不足:(1)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是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而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外部监管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所以基于上市公司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非上市公司;(2)国外已有的文献主要是基于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其经济后果的研究还比较少。我国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虽然自2004年以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整体来看还有待进步,而且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是基于对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的探究,对于成本粘性的成因以及经济后果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突破。目前一些学者仅从微观层面研究了成本粘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主要研究了对企业价值以及企业风险的影响,未来我们可以试着突破企业这个个体,将研究范围扩大到整个行业甚至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研究成本粘性对行业发展和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