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深度报道的发展困境和创新策略

2018-03-27 12:34李孟冉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现场感阅读者报纸

李孟冉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一、纸媒深度报道的现状

深度报道面临着经济上的困境和压力。这些年传统媒体遭遇的经济压力、技术压力及用户习惯改变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曾经,深度报道是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家媒体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的代表;也曾作为媒体异质化的代表产品,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它带来的社会影响转化成媒体机构直接的经济效益的链条太过漫长,在某些意义上,它就被视为奢侈品。特别是在媒体机构遭遇经济压力之后,这样无法带来经济效益的部门,自然难逃被压缩空间的命运。

二、新媒体环境下纸媒深度报道的发展困境

(一)深度阅读者的忠实受众在减少

如今,深度报道面临的一个困境是深度阅读者的忠实受众在减少。在大众传播时代,我们把在纸媒上看新闻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如同现在起床刷微博刷微信一样,我们吃早饭的时候看报纸,晚上回家看晚间新闻,仪式化的新闻阅读带来的效果是,我们其实不知道马上要看到的新闻是什么?但还是会在固定的时间,沿着固定的习惯去看。而随着上一代忠实受众的老化和新的年轻受众的崛起,现在的人们都喜欢在手机上看新闻,看报纸的人已经非常少了。

(二)无法带给受众事件的现场感

文字作为报纸的主要载体,与新兴媒体上的图片、视频相比,显得有点单调、乏味,同时也不够生动形象,无法带给受众事件的现场感。尽管近年来有些报纸已经在慢慢创新和改善,在新闻中加入了图片,但其影响力和传播效果都远不如网络媒体和电视。

(三)与新媒体相比,其不便性

在这个快时代下,悠闲地坐下看报纸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大多数人会选择在空闲时间在手机或电脑上看新闻,在坐地铁或在外面的餐厅,这些空余的时间,人们不可能随手带着报纸,此时拿出手机看看新闻就是很方便的事情。所以与新媒体相比,纸媒有很大的不便性。

三、促进纸媒深度发展的创新策略

(一)在深度上做文章

纸质媒体想要寻求突围,就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进而努力凸现纸媒的优势。那么纸媒的优势是什么呢?俗话说:“少而精”。既然不能在广度上与新媒体相比,那就在深度上做文章,提升自己的优势。

如何做到“深”呢?就是不能只孤立的分析事件本身,而应该将其放在它所处的社会背景中,更深一层次的是将其与历史结合来思考。这样才可以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和理解事件,进而道出蕴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刻含义。

(二)用细节描写带给观众现场感

为什么大多数人们喜欢通过看视频了解新闻,而不愿意通过读报纸呢?可想而知,视频有声音,有画面,这些都可以满足观众的现场感。显然这些都是报纸所不具有的。想要带给观众视觉的满足感,报纸显得有些艰难,但并非没有办法,即通过大量细节描写,描绘生动的画面感和故事情节,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特别感觉。这样的报纸还会有人不愿读吗?

(三)创造“微”报纸

传统的报纸版面大,信息量多。既不便于携带,又不容易很快读完。想反,受众看到琳琅满目的文字,会产生压力感。那么在这个人人都有压力的时代,人们当然不会选择这样的获取新闻的方式。那么此时旧有的大报纸可以摇身变成“微”报纸,这里的“微”,不是微信,而是小。制作小的报纸,既便于携带,又易于阅读。也可以将新闻印刷到卡片上,这样的新形式无疑会吸引一大批阅读者。这样纸媒就可以有新的发展了。

(四)采用“报纸+”模式

效仿互联网+的模式,我们也可以采用报纸+,来增强报纸的传播力。将报纸放在任何一个有人停留的地方,例如咖啡馆,地铁,公交车站牌等等。这些零碎的时间,大多数人都用来玩手机,如果出现了报纸,大家应该也会看报纸,了解新闻的。

在运营“报纸+”模式的初期可以采取免费阅读模式,以宣传和推广为主,不计盈利。等到阅读报纸被大家接受,继而形成阅读报纸的习惯时,再采取部分报纸免费,部分收费模式。从而纸媒可以获得收益。

(五)共享报纸

新闻具有时效性,我在此称其为“一次性”。一次性而且不便宜的东西购买的人少也在情理之中。而且现在获取新闻的渠道不只报纸,像电视、电脑、手机,即方便快捷,又省钱,所以人们当然会弃前者而择后者。那么如同“共享单车”,如果现在引出“共享报纸”,即可以减少报纸被人看过一次就扔掉了的不充分利用,对个人来说,也是方便与实惠的选择。

[1]时统宇.深度报道的另类优思[J].青年记者,2015(25).

[2]王辰瑶.深度报道如何适应新的需要[J].新闻记者,2014(05).

[3]刘建明.“报”将永存,纸或有变[J].中国记者,2013(01).

[4]孙志刚.吕尚彬.《纽约时报》付费墙对中国报纸的启示[J].新闻大学,2013(03).

[5]戈广安,李瑜.深度报道-报纸的重生与坚守[J].中国报业,2011(10).

[6]李芳.张超.论深度报道的理念创新—以《南方周末》“肉感写作”为例[J].当代传播,2010(01).

[7]张志安.30年深度报道轨迹的回望与反思[J].新闻记者,2008(10).

[8]韩永青,李勤燕.中国深度报道百年发展轨迹探析[J].新闻界,2006(04).

猜你喜欢
现场感阅读者报纸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报纸
阅读者
强化新闻记者的现场感 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