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

2018-03-27 12:28刘恩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生物学通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物学课程标准观念

刘恩山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5)

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将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作为课程宗旨,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研究和社会责任作为生物学课程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组成。这是高中生物学课程发展中标志性的变化,对我国生物学教育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发挥引领性和推动性的作用。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4个组成中,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及社会责任都具有自然科学领域的跨学科属性,而生命观念则是独具生物学学科特点的要素,是本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和关键。本文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研讨5篇系列文章之一,聚焦生命观念在生物学课程中的价值、地位、内涵,以及课堂教学的建议。

1 生命观念在生物学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

提及生命观念,有学者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请一位资深的生物学专家仅用几句话陈述全部生物学的精华,这位学者应该如何陈述?这其实不是面对一个资深学者的提问,而是一个学术问题:什么是生物学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内容?这样的问题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课程设计都至关重要。如今在学术界已有了明确的本课程答案,这仅限于用百余字回答的结果就应该是对生物学的重要观念的陈述,即“生命观念”。

对于科学家而言,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生命观念是他们学习生物学课程后获得的标志性的学习成果,是衡量学生是否受到了良好生物学教育的标尺。所有的生物学课堂都会向学生传授生物学事实性的知识,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在传递这些细枝末节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发展生命观念。从当今科学教育理论和已有研究成果的视角分析,发生在生物学课堂上的这种不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业成就。因此,将生命观念作为生物学核心素养之首,就是要凸显这些观念在生物学课程中的地位及其育人价值。

与细枝末节的生物学知识不同,生命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较大范围的生物学事件和生命现象,在面对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挑战时具有更好的解释力和决策能力。这样的学习结果在发展问题解决和实践能力方面,就远远胜过仅局限于记忆“书本知识”和背诵“标准答案”习得的学业成果。生命观念也是一个人随着时间的冲洗、逐渐忘记了那些彼此孤立的事实性知识后,留在头脑中关于生物学现象和问题的想法和观点。因此,从知识保持的特点上看,生命观念是学生可保持数10年甚至是一生的学习成果。从大的时间跨度上看,这当然是很“划算”“有效”的学习成果。

生物学课程中期待学生接受并掌握的生命观念,是科学家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是“专家”型知识的重要组成。这些观念汇总了生命世界中的自然法则,体现了人们对生命世界理性的认知和科学的视角,是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在生物学课程中的具体展现。生命观念也是学生讨论生命现象和研究生命现象时需采纳的基本思想方法,有助于区别和排除封建迷信、伪科学等干扰,作出理性的决策。课程标准对生命观念的要求高度体现了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2 生命观念是贯穿本课程内容的主线

生命观念是本学科中为数不多但可以贯穿全部课程内容的重大观点,反映了科学家对生物学主题或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因此,生命观念也对应着生物学中的核心概念(key concept)或大概念(core idea,big idea)。许多教师和研究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和大概念的表述及关系产生困惑,其实,大概念所陈述的理解和想法是对核心概念理解的具体表述,是生命观念的组成。

既然生命观念如此重要,哪些观念可以“入选”就显得十分重要。生命观念的选择标准不仅对于课程设计人员来说是重要的选材标准,对于生物学教师来说也是日常教学中判断教学内容重要性和优先级的量尺。在了解了生命观念的含义和价值后,教师也需要了解它的入选标准。具体地说,生命观念(或核心概念)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每一个观念能够贯穿于生命科学全部课程;

·所提出的观念应该能够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保持较长时间;

·相应的观念对于理解生物学主题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观念能对课程有很好的覆盖;

·全部生物学课程可由这一组生命观念所代表。

上述标准可帮助教师和教材研发人员进一步理解生命观念在本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可用于教学内容分析、把握教学重点和要求。

3 生命观念的建立以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为基础

在生物学课程中,使用了一组生命观念构成本课程的内容框架和逻辑体系,例如以细胞学说为基础的生命基本结构的观念、进化的观念、生命体系稳态的观念。这些都是生物学课程所特有的、需要在本课程中逐一落实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主线。当简称一个生命观念时,可使用“进化的观念”或“进化观”这样简短的术语指代。但作为教学要求和教学指导,课程标准对每一个生命观念都有具体的表述,并以陈述句的方式具体描述学生需要理解相关观念(或概念)的范围和水平,例如“进化观”在高中生物学内容标准中对应了必修模块的概念4,具体的描述是“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这样,高中生物学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中用个位数标记的概念都是本课程的核心概念,也可称为生物学的大概念或生命观念。生物学课程标准采用这样的表述也是提示教师,学生对生命观念的建立要以概念性知识的教学为基础。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呈现方式,是贯穿本学科不同内容的主线,也是高中生可以学习和能够理解的学习内容。事实上,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接受一个事实性知识时较为容易,但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或多个大概念是相对困难的任务,需要教师的持续努力,用一个或多个单元的教学安排逐渐完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用学生学习经历或生活经历所提供的直观、细碎、具体的事实性知识为基础,引领、提示学生概括生成为抽象的重要概念和大概念。为支持教师开展概念性知识的教学,内容标准采用了“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的陈述方式,例如:

概念4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4.1 地球上的现存物种丰富多样,它们来自共同祖先

4.1.1 尝试通过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事实,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4.1.2 尝试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说明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其中,个位数的内容是大概念,也称核心概念或生命观念;2位数的是重要概念,是对大概念的支持和具体描述;3位数的是次位概念,是形成重要概念和大概念的基础,常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可以完成。所有概念性知识的学习都高度依赖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重要概念的理解和生命观念的建立不能靠记忆和背诵完成。

除了高中生物学内容标准中具体表述的本学科特有的观念之外,本课程中也涉及跨学科观念的教学,例如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这些观念是自然科学课程共有的概念,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学的课堂教学中都会给予同样重视。结合本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这些跨学科概念,有助于他们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并实现一些跨学科内容的融会贯通,是深度学习的标志。

4 生命观念的教学需落实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

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有赖于日积月累的课上和课下的主动学习。以生命观念为目标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以科学探究、工程实践、积极求索、合作交流为特征的主动学习,学生应在这些参与性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并能用这样的大观念解释生命现象,不断地探讨和认识生命世界。对于教师来说,实现这样的教学任务是一个新的挑战。为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建议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是在备课的环节要注意以下要点。

首先,教师要重视研读课程标准,阅读相关的教学及研究资料。此次课程标准的研制中,贯穿了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的指导思想,运用了学习进阶、概念教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课程标准在呈现方式上有了阶梯式的跃升,在课程目标、内容要求、教学建议和学业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更为详尽的要求,对教师把握教学要点有直接的帮助。研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是教师集体备课首先要完成的工作。

其次,教师要进行模块课程知识结构的分析,根据学期的教学计划做好模块中不同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以及生物学大概念、重要概念在单元中的分布和逻辑结构(或认知结构),并基于这样的分析,完成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进程的安排。在单元教学设计环节,需在集体备课中完成的讨论,是教学中指向重要概念的问题,以及课时计划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模块课程目标的关系。

再次,在课时教学计划阶段,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机会,这是最难、最需要投入的工作;其关键是学生的参与和高阶思维都要指向相关概念的形成或理解,指向特定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要素。

最后,是要设计并积极采用形成性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旨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提供持续的反馈信息用于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便于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以及需要更加努力的部分。教师在评价环节和教学环节的努力同样要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在生命观念的维度上,淡化对“标准答案”的记忆和背诵,聚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教学实践层面的要点。

当教师在有效地帮助学生在生物学课程中理解并接受了生命观念后,作为学科的核心素养,可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持久的影响。根据有关学者的建议,一个具体的期待是学生在头脑中对生命观念和“大概念”的保留和应用时间为40年,对“重要概念”的保留时间建议是40个月,对“次位概念”的保留时间是40周或更长。

生命观念可被学习者用于科学地解释生命世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课程标准中使用了数个最重要的生命观念(大概念),统领整个生物学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不同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以期达到“少而精”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师的努力,生命观念应成为学生可长时间保留并终生受益的学习结果,用于现实生活中对生物学问题的思考和决策。用最简明的方式来说,即学生对生物学观念和大概念能“吃得透、记得住、用得上”。

猜你喜欢
生物学课程标准观念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维生素的新观念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健康观念治疗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