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传统婚俗礼仪文化的生态旅游开发

2018-03-27 06:28:32
成功 2018年1期
关键词:婚俗鄂尔多斯蒙古族

塔 娜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蒙古族传统的婚俗礼仪仪式隆重、步骤分明。传统蒙古族婚礼由择吉日、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属宴”、“沙恩吐宴”、“新郎受掰羊脖考验”、送嫁、陪送嫁妆、母亲的教导与祝词、“刁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婚宴、大小回门等多个环节贯穿,整个过程既热烈庄重,又诙谐有趣,表现了草原民族古朴而又充满生机的独特风情。蒙古族传统婚俗文化礼仪与宗教和祭祀文化相融合。如,婚礼全程都伴随着宗教活动的进行。祭祀方面,蒙古族的婚礼上有祭天祭火的祭祀习俗。蒙古族传统婚俗礼仪文化的游牧文化特征显著。蒙古族婚礼融礼仪风俗、歌舞服饰、饮食文化、宫廷文化于一体,仪式充满游牧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反映了蒙古族在草原与大漠中的生存之道和遵从物竞天择的客观规律。然而,蒙古族传统的婚俗礼仪因部落众多,地域辽阔而不尽相同。而且随着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给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带来了很多变化。多元化的生活和价值观念,使传统蒙古族婚俗礼仪不断发生着变化。社会文化快速变迁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挖掘、开发祖先智慧结晶的传统婚俗礼仪文化,唤醒广大民众的婚俗礼仪文化记忆,让传统婚俗礼仪有效延续下去,并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已愈来愈成为当今社会关心、思考的问题。

蒙古族传统婚俗礼仪文化是发展内蒙古地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将富有特色的蒙古族传统婚俗文化与旅游业紧密结合,不仅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本民族婚俗礼仪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充分利用蒙古族婚俗文化资源与自然生态的优势和积极推动蒙古族传统婚俗文化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在当前国家积极推进生态旅游的形势下使蒙古族婚俗礼仪文化与旅游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走经济与文化相融合的经济发展之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等多种方式把蒙古族婚俗礼仪文化推向市场,解决蒙古族婚俗文化的保护及旅游开发利用,逐步使文化转变为财富,并发展成为文化经济的支撑点。比如,我们可以借助《蒙古族传统婚礼》舞台婚俗文化表演,把文化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挖掘和开发蒙古族传统婚俗礼仪文化,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作为旅游资源的鄂尔多斯婚礼,近年来已经进驻某些较完善的旅游景区,已有专门团队开始对其进行开发和包装。这种自然风景观光游与民族文化体验游相结合的形式得到广大游客的高度认可,并逐步形成了以鄂尔多斯婚礼为代表的“鄂尔多斯草原旅游产品”。经济文化的发展,使旅游业越来越为人所重视。政府的倡导、旅游景区的牵头、各大艺术团队的承办,使鄂尔多斯婚礼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发展机制成功的建成了。2005年,将蒙古婚俗成功推向全世界的一场大型民族舞蹈《鄂尔多斯蒙古大婚》对鄂尔多斯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包括鄂尔多斯婚礼在内的蒙古族传统婚礼商业化、市场化程度仍然不是很高,群众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影响了蒙古族传统婚俗礼仪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打造蒙古族婚礼文化品牌的同时在各种重要场合向外界重点展示;构建蒙古族婚礼旅游商业街区,重点营销蒙古族特色商品;修建蒙古族婚俗博物馆以充分展示各部落婚俗风情。各地市可以打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蒙古族婚礼品牌,吸引年轻人举办蒙古族婚礼并努力成为颇有特色的新婚旅游胜地;各地区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蒙古族婚俗主题公园,公园可包括蒙古族婚俗观赏区、蒙古族工艺展区、蒙古族服饰展区、蒙古族特色饮食展区、蒙古族音乐舞蹈展区、蒙古族那达慕娱乐体验区等。

综上所述,蒙古族传统婚俗礼仪文化特色鲜明、开发潜力大,经过适当的旅游开发可转化为品位极高的旅游产品。当前社会环境下,蒙古族婚俗文化作为弘扬和培育本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体现了蒙古族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视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将富有特色的婚俗文化与旅游业紧密结合,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强省,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婚俗鄂尔多斯蒙古族
鄂尔多斯走进通用技术中纺院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海外星云(2021年6期)2021-10-14 07:20:20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3:46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幸福(2016年9期)2016-12-01 03:08:53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幸福(2016年6期)2016-12-01 03:08:33
锐意改革 打造健康鄂尔多斯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