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袁春子
独山县中等职业学校 贵州黔南州 558200
目前,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完善,传统的职业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基于此类现象,我国教育系统逐步应用校企合作于职业学校,意在加强校园师资力量建设,从根本上提升职业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校企合作是指部分社会企业与职业学校间进行合作,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践的系统化培养,和统一的技能训练,企业安排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系统化的技能培训与职业水平提升。此外,企业将专业技术人员安置于职业学校作为技术顾问,在进行专业技术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合理的指导,充分发挥企业与职教的理论知识与技术资源的协作功能。进行高频率、长效化、专业性的技术培训。其目的在于帮助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根据实际社会需求对学生展开专业技能培训,使学生学有所用,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完善职业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后,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实习、评价后能够充分满足不同岗位的需求。
根据对以往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师资力量的系统化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当前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病在于,职业学校教师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教学环节偏重理论知识忽视实际操作等方面。职业学校教师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使我国技工教育环节中最为首要的问题。部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实际操作学习,也需要学校强有力的设备支持,也不单是专业教师个人能力问题。除此以外,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大多由年龄相对较低、实际经验较少的高校毕业生组成,以及部分曾在企业中任职的专业技术水平过硬但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较差的专业技术人员。二者之间或缺乏实际操作技术或缺乏实际教学经验。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双师素质”师资队伍,是实现职业学校良好发展、完成职业教育任务的根本保障。校企合作为做好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给职业学校教师提供了深入生产实际的实践机会。
职业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建立一个实训基地,这个实训基地可以建立在职业学校之内,学校提供场地和理论教师,企业将业内最先进的设备放在校内基地,并提供技术人员全程指导、培训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这样一来,职业学校教师的技能得到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也得到巩固和深化。
首先,职业学校要定期安排不同专业教师带着不同的培训任务到企业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和新工艺,进行实践锻炼,依托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的设备,根据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建设“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其次,职业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实践性培训,由于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企业的技术人员等,和一些半路转型的职教教师,这些人员很少能够兼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技术水平,所以,职业学校要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多样化的师资培训形式,如挂职实践、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独立看管机器设备进行生产、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等,总之,学校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师资培训。
“双师素质”教师是职业学校的骨干力量,更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决定性条件,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之间决定了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学研结合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重要途径之一。校企共同研发科研项目,将科研重点定位在应用技术的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服务之上,就是充分利用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教师到企业中找科研课题,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既有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职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加深校企双方的紧密联系。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职业教育改革逐渐深入,职业教育发展业已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但是,纵观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环节,其效益、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深化改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质量,是实现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的重要条件。
[1]高婷婷.校企合作技工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5.
[2]李秀香.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师资队伍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