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敏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在中国,“90后”青年是一个相对来说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没有“70后”的文革成长的背景,也没有“80后”因受中国改革开放影响而具有的转型期特征,在“多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成长的“90后”,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他们是时代影响下的一代人。在这过程中,他们更多的便显出“个体主义的倾向,更多的是关心个体的诸多问题,对集体生活的关注方面却逐步淡化了。“90后”是当今社会生产的主体,对中国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个人主义倾向作为“90后”的一个突出而普遍的现象,对于剖析时代发展趋势,规避社会发展出现不良后果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在市场化逐渐推进、综合国力不断发展的状况下,“90后”青年的个体化倾向表现越加突出,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国家观与政治观、个性特征、价值取向等方面:
“90后”青年被普遍认为个性突出、“自我”,他们追求独特性,个性特征的多样化、对未来目标的预定普遍较高;在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90后”青年并不是拒绝群体合作,相反他们可以通过分工协作获得更高的效率,但是实质上他们对群体的依附感弱化,更加注重在群体中的尊严和获得感。集体的进步不能否认个体的贡献,个体的利益并不能被集体所掩盖,这越来越成为“90后”群体的共识。
他们追求公正、自由、民主,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因而他们的国家观更加地趋于“西化”,人们对国家的理解更多地趋近理性化——国家存在的目的恰恰是实现个人自由,因而人们对国家的发展现状更为关注,对于社会现象有了直接的剖析,而非盲目崇拜。
“90后”青年是更具有浪漫气质的一代,他们对未来的预期趋于乐观,物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然不是生活的羁绊,因而当代青年更多的出现了对精神世界的关注和对艺术世界的回归现象。并且,他们对“美”的理解也越发多元化,艺术创作也逐渐实现了“解放”。
“90后”青年的需求更趋向于“个体化”,价值取向方面也逐渐的多元化,他们不再以大众的标准以及社会期待为唯一的选择标准,而更趋向于关注自我,从“心”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完成。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因其选择过于独断而无法吸收前人经验而多了更多曲折的人生经历的后果。
在当代社会交际的扩大化和信息沟通的便捷化趋势愈发明显,人们接受的信息越发多样化,对于事物的理解就越发参差不齐。在繁杂的信息面前,青年阶段的独特心理使得他们对于世界的变化敏感而但觉得新奇,因而在最佳学习阶段获得的信息知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90后”价值观的多样化离不开社会逐渐开放的整体环境,我们不再仅仅依赖于他人的评价,而是更多的回归自我: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条件,人们的学习、职业选择趋向于多样化;另一方面社会评价机制多元化是推动青年价值观多样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更使得“90后”青年更加重视个人利益和权利的实现,法律的不断完善使得“90后”青年群体对文化发展趋势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相对来说他们也是远离文革的一代,加之东西方文化的逐渐交融使得这一代在拥有更多自由与闲暇的条件下对于文化的关注加强,尤其是在如今发展愈加注重人才的情况下,文化学习的自觉性更高,其对政治领域的关注相对较少或者较为被动。
“90后”家庭多是三口之家,家中多为一到两个孩子,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这一代的孩子少有挫折,并且受到各方的抚爱,周围的在上一代看起来如珍宝的事物,对他们来说获取是容易的,因此相对来说爱人的意识就大大减弱了。物质条件的不断完善也同时使得他们增加了更多其他的可能,有了更多反思自我的时间,但也更为强调个体。
“90后”青年在现今社会中是最为主要的年龄段群体之一,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动向,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群体。“个体主义”倾向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90后”群体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正是对时代变化的一种反映。在避免“个体主义”倾向带来的过分自我、自私自利心理等不良后果的过程中,我们的社会交往互动模式、文化发展、经济发展模式等与起相互作用,从而塑造时代的整体新面貌。
[1]崔岩.“90后”青年社会认知特征和社会评价分析[J].青年研究,2016(04):38-46+95.
[2]王芳.“我一代”典型特征及其社会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17(03):24-29.
[3]李其荣.个人主义与自我驱动——美国人的自我观[J].学海,2005(03):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