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思 远
(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三给片区相关规划已经编制过多次,因此本次更新研究以现行规划与现状实施的差异性为切入点,总结现阶段规划控制存在的问题。以问题总结为导向,通过不同案例的经验、教训,对比,寻找片区规划的突破方向,制定更新策略,并在策略的引导下,提出重点要素的更新方案。
本次研究范围即为JCP-01(三给)片区的规划范围:北起北环高速路(规划红线宽度50 m),南至北排洪沟南侧的抢险路(规划红线宽度30 m);西起西环高速路(规划红线宽度50 m),东至滨河西路(规划红线宽度50 m),研究范围总用地24.22 km2。
三给片区城镇化任务是从农业集镇直接向城市片区的进化,自身或周边地区都不存在明显的城镇化化动力核心,这种城镇化动力核缺失,没有大事件引爆的规划现状,成为区域发展的最大的瓶颈之一。
作为城市边缘地区,三给片区的交通存在明显的瓶颈问题。一方面,三给地处带型城市拓展的两极方向,与城市东北、东南、西南边缘相比,三给片区的对外交通条件相对偏低,直接联系的地区在城镇群、都市区的地位偏低;另一方面与城市核心地区的联接通道也趋于全市最低水平,并且与核心地区中间间隔的“消极空间”居多,自发性城镇化拓展的可能偏低。
现状三给片区人口密度偏低,活力不足的形象对区域未来发展极为不利。规划开发项目的类型、空间尺度、建筑风貌等,受新区开发定位的影响,反而进一步强化了活力低的印象。
三给地区产业现状到规划的跨度过大,是高度依赖上位政策支撑的发展模式,与自由市场建设的现实差距显著。现行规划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困难,城镇化质量与空间建设明显脱节,城乡之间一、三产直接衔接的产业结构缺少了正常城镇化进程中二产的应有的角色和地位。
作为城市上风上水的水源地,三给片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贯彻力度不足,选煤厂等有环境影响的企业尚未搬迁,地表水系没有环境治理,市政廊道没有统筹迁改,使得三给片区应有的生态区位优势难以得到公众的认可,土地价值和环境品质大打折扣。
本次发展条件研判主要结合太原市三给地区的场地特征,找寻针对性强的案例进行分析借鉴。JCP-01片区从宏观区位上位于太原市中心城区核心区外围地区,属于城市向外围拓展的重点地区。区域内大部分土地已经建设、在建或已出让,北部还有近1/3土地属于城市的生态田园空间。所以本次研究着重从“田园地区”“城市更新”“滨水地区”“城乡结合部”“铁路穿越”等方面进行规划案例研究。
以田园东方为代表的田园综合体,并非适用于所有中国乡村地区,也并非是乡村发展的唯一方式。它主要适用于发达地区的乡村,这里城乡差距很大,而城市反哺乡村的动力很足。因其注重保护原有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营造人居环境,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属性,因而是发达地区乡村现代化、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较好的模式选择。本案的太古岚以北的村庄地区,因处于汾河滞洪区,同时内部包含西张水源地,属于城市限制发展区。但其区位条件优越,紧邻城市中心区,各项基础设施发达,适合发展田园综合体。
三给地区相较于南部地区,在城市整体战略中缺乏属于自己叫得响的“驱动力品牌”是制约三给地区发展的最核心矛盾。所以规划建议区域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提升三给地区在整个城市的战略地位,强化外部推力;其次就是要充分挖潜自身潜力,利用各类资源,提升自身的内部活力。相较于南部板块,三给地区的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上风上水的区位优势。中心区用地日趋紧张、环境污染凸显、交通拥挤不堪,城市风貌陈旧等问题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居民的生活要求。三给地区应当立足新区新形象、高品质高标准建设新城,“强化其区位优势,打造环境优势”,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公共服务、精致宜人的生活环境、时尚现代的城市形象,营造区别于老城的新生活空间。
规划围绕城市发展战略,落实尖草坪区城乡统筹等上位规划要求,强化三给地区的区位优势,极化三给地区上风上水的环境优势,坚持“生态优先,产城融合,滨河引领,绿环共享”四大发展理念,织补城市功能,缝合城市空间,有机更新城市。规划立足资源和问题导向,以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和民生功能完善为主线,强化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资源体系建设;立足社区,缝合城市生活网络,形成具有文化内涵、环境优良、服务便捷、活力奔放、特色鲜明的“宜居宜业乐居乐活”北部新区。
1)功能复合多元、产城融合共生。
三给地区的现状建设以住宅先行启动,发展相对缓慢,随着省人民医院、市外国语学校等公共设施的落地,三给片区发展相较以往有所提升,但是与城市南部地区的发展速度相比还是相对滞后,根源在于缺乏具有核心带动作用的“动力引擎”,缺乏区域品牌。规划立足区域,与区域发展定位相契合,围绕北部地区的大型军工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阳曲综改示范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依托上风上水的区位优势,北靠西山、东临汾水的生态优势,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提高环境品质形成北部地区高品质的尖草坪区域中心。
空间上北部地区融合生态旅游大格局,重点发展田园综合体,沿汾河形成滨水商务核心区,沿金桥街形成公共行政服务区,围绕南部家居市场形成现代时尚商贸集中区,预留西部产业发展区。通过生态休闲活力环廊串接各个功能组团,形成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产城高度融合、功能复合多元的宜居宜业新区。
2)道路交通优化、构建步行街巷肌理。
在现行规划中处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道路网密度约5.1 km/km2,因西南环铁路的阻隔,选煤厂以西地区的路网密度偏低,造成整个区域的道路网密度仅能达到国家规范低限要求。
在现行片区规划中,主干路与次干路的密度相对较高,道路间距为300 m~500 m不等,整个区域的支路网的密度偏低,规划建议在有条件的区域适度加密支路网,进一步提高区域的路网密度。
现行片区的大部分土地已经建设、正在建设或已准备建设,规划充分考虑现状土地权属的关系,尚有条件进行城市支路网加密的区域主要集中于选煤厂地区与柴村镇两个区域。
目前老旧城区正在进行传统街巷的城市更新,重新恢复城市真正属于人的行走空间。三给地区作为城市新建地区应当尽量预留公共街巷空间,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安全可达,提供给人的短距离的,慢速的交通出行。现行片区的大部分土地已经建设或已出让,规划充分考虑现状土地权属的关系,建议通过虚线规划等方式强化对适宜人行走尺度的“街、巷”等慢行道路空间的控制。三给片区是以居住为主的生活型组团,规划建议街区尺度为150 m~250 m。规划充分结合土地权属界线、现状建设情况、河流水系、铁路等各种限制因素综合确定慢行街巷走向。
3)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片区全覆盖。
在现行片区规划中,片区中规划有五处市、区级公共设施,市区级公共设施配套相对比较完善,片区进一步完善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即可。现行片区中的市区级部分公共设施布局存在一定问题,规划建议对其区位进行调整,将摄乐街北侧的医疗用地调整至金桥街南侧,服务更均衡,规模适度缩小,将摄乐街南侧的文化用地调整至现状区政府位置,调整以后,在摄乐街与和平北路的道路交叉口,作为临近轨道站点的地块,土地价值能够有效利用。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心服务半径以人的步行距离800 m为标准,并集中设置于西干渠与大黑水河绿道周边,利用公共游憩绿道将公共服务中心进行串联。
4)构建绿色慢行网络,加强城市活力空间。
以大黑水河、西干渠两条水系为脉,串联整合生态资源,将铁路用地及周边城中村改造的废弃地整合起来,形成连接西干渠绿道、大黑水河绿道的生态环廊,提供友好的慢行交通环境,完善城市绿地结构,建设成以绿道为核心更健康、更生态的城市慢行网络。
以环状绿道为基础,延伸至各条慢行街巷,串联商业服务、公共设施、运动休闲、历史文化、个性创意等不同功能属性的城市节点,将有效地联系周边居住生活区,极大地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质量,形成点、线、面全覆盖的城市生活网。
5)强化城市设计,塑造地区特色景观风貌。
城市设计应当充分结合地方传统审美,融“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时尚要素”于一体,塑造三给地区特有的城市景观风貌。太原北部之地历来是产业工人与农民的功能组合,农村传统院落、苏联援建工业区及其配套的生活区、一五时期的公共服务设施,北城的居民一直生活的空间,是历代建筑匠人缔造的空间,无论何种尺度之下,空间环境营造的美学已经刻入当地居民的感知。
作为最早工业化的地区,又是大型工业企业的集聚地,历史上,北部居民的聚居规模较为庞大,对于建筑群体的空间布局更习惯于对称、齐整等烘托庞大气势的序列之美。
北城城镇化初期的建筑虽然没有现代都市建筑华丽的装饰质感,但确很好的展现了传统建筑工艺的美学:裸露但充满造型美感的结构构造、建筑材料特有的肌理与质感、充斥着人本理念的纹理细节。
汾河地区的城市设计应遵循建筑多样性、空间亲水性、绿化渗透性和交通可达性原则,主要道路两侧的住宅建筑外立面宜符合公建化立面设计要求,建筑布局宜结合自然环境、道路水系等灵活布置;建筑形式宜体现多样性,突出地域特色。